📖 ZKIZ Archives


我強勁,但我不派股息-DBA電訊(3335)


在下偷用蔡東豪兄引用海域(1220)的標題介紹這隻股: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890


公司盈利增至11.98億,上升74%,因毛利率由約40%降至約35%,純利率相應下跌,導緻純利隻增34%,因上市關係,每股盈利增22%。

但現金劇增,淨現金由三億五千萬增至四億二千萬,卻無理由發行可換股債籌集現金三億三千萬(年一厘,換股價2.08元),又減派息由上年中期1仙加末期4.33仙,至今年末期3.88仙。

此公司發行可換股債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06/LTN20071106381_C.pdf
招股書的主席、董事及高管資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426/03335/CWP114.pdf
公司的歷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426/03335/CWP113.pdf

歷史及發展
俞龍瑞先生、楊誠先生、俞龍輝先生、楊雅華女士、俞強先生、楊敏勇先生及莫開飛先生於一九九七年透過成立中外合資合營企業福建締邦實業開展本集團之業務。福建締邦實業於成立時分別由福建締邦集團及 楊誠先生擁有68%及32%。當時,福建締邦集團分別由俞龍瑞先生、俞龍輝先生、楊雅華女士、俞強先生、楊敏勇先生及莫開飛先生擁有其77.6%、 6.86%、5.49%、4.57%、2.74%及2.74%權益。有關福建締邦集團之詳情,載於招股章程本節內「福建締邦集團」分節。

本集團之生產設施位於福清市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之兩幅毗連地皮,建造工程已於一九九八年竣工,該生產設施佔地合共約14,361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約16,254平方米。生產設施包括多層高之工業大樓、多層高宿舍、工場、倉庫及配電室。生產設施於一九九八年七月開始投產。

福建省福清市以造假聞名,如超大、華翔等都是該等地區的產物。

公司盤數太靚,但派息減少,又在現金充裕下發行可換股債。此公司一缺乏/無財技經驗,一是就是盤數有一點問題,否則無理由會發行這樣的可換股債。暫打入中性/持名單。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18/LTN20090318306_C.pdf


本年情況更劣。


公司營業額盈利不受金融海嘯的影響,再逆市創新高,增加35.7%,至16.25億人民幣,惟因毛利率再下降至28%,故公司毛利只增加24%,至4.7億人民幣。另外,亦導致公司盈利率相應下降至15%,令盈利只升約4.2%,至2.58億人民幣,但以製造業來說,毛利但仍屬「超高」水平。


公司現金仍維持7.96億(以1人民幣=1.1港幣計算,即8.736億港元),和去年相若,但是生意做大了,公司手持的現金應有大變動,但公司的現金量沒變,非常離奇。


公司的營業額增加,但在金融市場差的情況下,數期應該增加,應收帳款竟不增反減,數期而只有20天,另外,以其擁有大量現金,應有可能把應付款拖長,加上營業額增加,應付款應該會上升,但是又是下跌。


公司的存貨期只約20天以內,收款也只是20天,加上超高毛利率,可見公司產品真的非常有競爭力,但是中國這樣大,賣貨、收款這樣快,更全無壞帳,他們是否有一個全國性的系統來加快收款速度呢,我是不知道的。


 


最奇怪的是,公司收、付款缺口大約都是10天以內,以公司營業額16億計算,只需約6,000萬現金,可換股債券亦約3.5億元,即共4.1億。以公司擁現金接近8億,隨時可以全部償付可換股債券及支持營運所需,派息是綽綽有餘,以香港代表筆克遠東來看,情況如其一樣,盈利有增長,就算他持有大量現金,都只是減少約一半末期派息,但這家公司竟稱:



鑒於商業環境及資本市場不明朗,董事會擬保留更多資金以把握擴充的機會,並議決不就截至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


大家可以少看一隻股票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17

我賺錢,但我需要錢-勤加緣(2366)


記得前一陣子,有位人兄和我打賭。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861


謙仔:


greatsoup兄,

你的意見有參考價值,亦值得細味.但話時話,大牛市中,大部分股票都升十倍八倍.

事實勝雄辯,我揀2366和你鍾愛的533比較,看看哪隻的升幅較好.以09年底為限.533現價:0.98元;2366現價:1.27元.

兩隻股票都係華資富豪,股東背境相似,主要業務亦集中內地.

輸咗請飲茶,如何?


greatsoup:


.....
這兩隻股有一些分別,2366股權分散,大股東持股隻有約30%,股東背景有華資大亨及外國傳媒巨頭,加上缺水,另外要錢做大,未來派息定不會太高,或會有集資需要。

但533略嫌保守,但現金充足,現金流強,大股東家族有錢,加上股權集中,如果價格合適,未來私有化機會較高,但是增長空間絕不會較2366多。


....


結果讓我猜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117/LTN20081117128_C.pdf


公司盈利大增56%,至2.18億港元,現金稍增,但銀行貸款劇增,亦可見錢流入無形資產上。


另外不派息,改以10送1紅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9/LTN20090429089_C.pdf


公司向兩批人等發行本金額共1.5億港元可換股債,換股價同為1.71元。並附有有認股權證,可以以2.06元認購本金額一半的新股,即7,500萬元,若不計認股權集資,公司以此可集資1.448億元。

其中第一批由Smart Peace認購,分為兩批5,000萬港元的債券,即共1億元,利息5%,以手上所有無形資產抵押。


第二批債券由星匯認購,本金額5,000萬港元,其中70%以手上物業抵押,30%無抵押,利息則按抵押及無抵押資產以hibor加0.5%或3.5%計息。


另外,公司配售3,330萬新股,每股1.39元,扣除手續費,集資約4,467萬元。


兩項淨集資額約1.95億元。但是公司以值錢資產抵押,可見得購買債券需要的保障很大,但亦可知其無議價能力。


另外,公司的一位非執董歐陽龍瑞先生轉任為執董,,相信和領導層極有關係,並為未來集資的橋樑。


其經歷如下:


歐陽先生自二零零三年起出任永固紙業行政總裁。永固紙業為於一九六九年成立之印務及包裝公司,服務跨國客戶。永固紙業由黃博士及梁博士控制(greatsoup:即是主席兩夫婦。)。於加入永固紙業前,歐陽先生自一九九五年起在荷蘭銀行及富通任職交易員及金融產品設計員等職位,銀行及金融業經驗豐富。


由此可知,公司現時以集資為當前要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0

"我一路領先,但我一回頭,就喪失金牌了"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1912


巴黎:

這是一個本屆加拿打冬奧雪山速度選手回述她在都靈冬奧比賽時所犯的錯,她說:"我決不會再犯同樣的錯"

我經常看到 有一些Blog文,認為投機與投資可同時兼備,先不要說這些寫Blog的朋友在這二者的獨立造藝如何,我很難想象索羅斯與巴菲特二人能在投機與投資兩者間 可以成功兼顧游走而又能擊退對手。就像那都靈世界級選手,只是一次的回頭看隊友,金牌便與自已刷身而過。是否太殘酷?但如果上帝對這偶然心靈不集中選手仁 慈,那它就對另一些一心一意,勇往直前的其它選手殘忍了,投資亦是一樣。

能夠了解錯誤,作出改正,我們的先賢不認為那是過錯,夫子說,一錯的不能算錯,一而再,再而三者才是。

現實是這些朋友一而再的錯誤,將提供非常好的機會給你,投資的殘酷事實是快樂必須要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之上。

只要你能夠明白投資本來就是要尋找價值,明確了這個目的,踏上這條比賽道路後,即使你是處於落後或是領先,一直往前,頭不能回,不要想投機這等事,不要想現在是熊市還是牛市,不要理會有多少其它選手在身旁跌下,眼前只有一個追逐的目標------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68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畢勝:我是失敗的,但我畢業了 牛牛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456da0102e93h.html

「錯了,所有的人都錯了。電商真是賺不了錢的一個行業。」
作者 虎嗅 評論(111)2012-8-3 15:53


2011年11月21日,是個週一。樂淘網CEO@畢勝 一早打開微博,發現居然有14萬人@自己,粉絲也劇增好幾萬。他一瞬間愣了。接著明白怎麼回事,是媒體將他上週在中歐商學院一個活動上的演講發到了網上。
那篇核心主題為「電子商務就是個騙局」的演講,由這個垂直類電商CEO口中說出,在圈子裡一時引起不小反響。
畢勝說,他當天的演講並非處心積慮、有所謀劃,只是「念頭一晃,就把最近想明白的事講出去了。」
結果,據他說,樂淘網副總裁陳虎看到那演講當時就怒了,罵他「他媽的你不告訴我,就在外面惹出這麼大的事來!對員工我怎麼說啊?!」
他的「騙局論」不但打擊了自己員工的士氣,也成為電商圈中的「公敵」,「無意識地得罪了好多人」。畢勝告訴虎嗅,一個電商老闆喝了酒,在微博上私信他,在私信中對畢勝破口大罵,說他毀了整個電商行業、也毀了他們公司,有的員工看了這演講,立馬辭職不干了。

大半年後,畢勝仍然堅持那個觀點:「錯了,所有人都錯了。電商真是賺不了錢的一個行業。」
與此同時,樂淘宣佈轉型鞋類品牌商,截止2012年6月,它一連推出了5個鞋類自主品牌。
這時,樂淘距創業已近四週年(2008年6月樂淘上線,賣玩具;2009年8月,轉型賣鞋)。

虎嗅問畢勝:做了4年,才發現垂直電商做不下去,不過你又慶幸比別人醒悟得早,那麼你過去4年算成功還是失敗?怎麼個定性?
遲疑了兩秒鐘,畢勝說:
從行業角度看,我算是提前畢業了,對嗎?因為只有我交了答卷,所有的人都還沒有。我覺得我畢業了。但這又怎麼樣呢?你看有多少大學畢業生畢業了還不如農民工掙得多。
我覺得我不算成功,是失敗的。那天我還在跟我的老婆聊天說,這四年過來,因為我自己也是投資者,從錢的角度,我算虧了幾個億。
此時的「畢勝」,不是「完勝」的意思,成了「畢業生」的簡稱。

以下,就是「電商畢業生」畢勝的「畢業感言」:

算個賬,兩眼一漆黑

錯了,所有的人都錯了。做生意就是要賺錢,而電商是賺不了錢的一個行業。淘寶,是網絡交易平台,有「電」無「商」,所以不叫「電商」,除此之外,就「品牌」還有機會,是唯一的一條生路。
很多人在聽了我的「電商騙局論」後,都嗤之以鼻,很多人罵我害他們融不到錢。其實我的演講還沒有那麼大的威力。真正你能不能融到資,還是你的財務報表說了 算,對吧?如果你的虧損面在隨著你的業務量發展在減小,那證明有一天你會掙錢。但是你的虧損面隨著你的業務增長,保持在一個恆定值,不再增加和減少了,但 永遠還在虧損,也就是永遠都是負數——你怎麼融資?投資人,他不是傻子。你的財務報表證明了一切,如果你是掙錢的公司,那就沒有所謂的資本的冬天。如果你 不是一個掙錢的公司,你什麼時候都需要融資,什麼時候都會遇上資本的冬天。

當時為什麼會做電商,是因為「不懂」。一股熱潮嘛,就進來了。沒從生意的角度考慮,只覺得它是個事。這麼說吧,把中國電子商務創業公司的CEO都叫來,他們中把這當成一個生意去算、列全下面我要說的這些東西的人,沒有幾個。

真正算賬,電子商務的成本大幅高於線下,高出20%—30%的成本。
首先,電子商務要比傳統企業多物流成本。傳統企業是在店面提貨的,電商需要配送,而物流成本佔到多高呢?佔10%左右。
倉儲成本,10%。傳統企業的倉儲叫做流轉倉,用來把貨物分配到店面。電子商務的叫做銷售倉,也就說我拿來是等著賣貨的,不是走過場,所以傳統企業的倉儲即店面、店面即倉儲。
還有一個叫「反向物流成本」,3%。反向物流是什麼?比如,你到東方廣場去買一件商品不合適,需要退貨,你就來東方廣場退,電子商務的話,是商家要寄回去,這費用大部分是企業承擔的。再一個,如果你給的是第三方物流來做的,中間就有損耗,我們叫做「貨損」。
還有,傳統的線下零售,不存在「呼叫中心」的概念,因為他們任何員工就是一個銷售員。而在任何電商公司裡,就有一個叫「Call Center」,每個電話訂單成本是多少呢?大概是1%。
還有,你電商企業必須有大型服務器及機房吧?這我們叫做「Technology cost」,技術成本大概佔到4%。
再有,任何一個公司,其人員管理,10%是個正常合理的數字。
你還得花錢買流量。連淘寶現在是不是都在買?這叫「流量獲取成本」,任何一個電商在這個成本能控制在10%已經非常不錯了。
電商還有一個叫「跌價損耗」。傳統零售跟商場有協議,你東西沒賣完,後者是不收你錢的,支個攤兒可以在商場邊兒上減價傾銷了,但你在線上賣東西,你照樣還要花錢去買流量促銷。
還有,貨到付款的代收款手續費,比如說,你在我這買了一雙200元的鞋子,你選擇的是貨到付款,我要給宅急送商品價格2%的費用
電商與傳統相比,還有一個叫做「包裝成本」,比如賣雙鞋,傳統企業不會在鞋盒上加一個物流包裝成本就鞋盒包裝就有1%。
以上全加上,有差不多50%。

假設你賣別人的東西,毛利有30%,那你減去以上50%,就是負的20%。這還只是「假設毛利值」。為什麼是「假設」呢,因為網民用戶習慣於比價,在這個 比價的過程中,品牌商的毛利必須下降,就是所謂的「價格戰」,毛利能到10%就已經很不錯了,那麼你的淨利就成了-40%。

我忍著虧本,殺出一條血路來行不行?也不行。因為上面我說的是正常成本、剛性成本,就算你當了老大,就算你流量成本降下來了,你還是虧。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說「電子商務是騙局」。
當我想清楚這一點,我兩眼一漆黑——其實到現在也是兩眼一漆黑。

糾結
但包括我在內,大家一直都是被行業大勢、被資本「脅迫」著走。到現在為止,一大幫人還是在看「那個是排名是多少?那個日訂單是多少?」我的回答「那有蛋 用?!」一單虧近20%,流量越大虧的越大,你現在流量越小,訂單越小,才是生存之道。你賬上還有多少錢,除以你的虧損,馬上可以算出你活的天數了。

我去年年初就開始想轉型。
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做電子,要麼做商務。做平台的,你能記住幾個域名?你最多記得淘寶和京東,別的基本你都不記了,對吧?你不可能再幹出一個淘寶、一個京東來。所以就只能做品牌,做互聯網銷售的品牌,這是唯一的路,沒有第二條了。
我想明白這條路,用了七八個月。
用時這麼長,是因為有糾結、有困難。困難在於,你做一個新品牌,你的推廣、營銷費用可能比40%還高。隨著你的品牌成長,這部分成本會下降,但這要很長的時間,是一個曲線成長的過程。這需要多少年呢?也許是五年。那麼,手上的錢除以五年,夠嗎?

再則,轉型是好,說起來很容易。但真正的轉型是思維模式的轉,就像當年慈禧太后雖然修鐵路,但她到死都沒有轉變火車比馬車要快的思維。我說服自己很快,一 個月就算清楚賬了,但就算說服自己之後,你還要說服團隊,要讓他們認同你的(轉型)路線。但當時,全中國都在玩那一套,你能另闢蹊徑,標新立異說「他們都 是傻子,你要玩這套」?所有的團隊、中國電子商務出來的,都是玩(以前)那套——我不掙錢,我先沖訂單的邏輯,要說服他們是很難的。你把訂單調下來,有些人接受不了,業績怎麼看、工資怎麼算?
我從去年年會就開始在內部講轉型,到今年年中會我都在不厭其煩的跟他們解釋,但仍然還是有人不理解。
他們有的人總「假設」,「假設」規模做到很大很大了,物流成本可以平攤到6%、倉儲成本可以平攤到4%,市場成本可以平攤到5%,種種加起來,還有兩個點 的淨利,他們說零售有兩個點的淨利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我認為,比價行為永遠還會存在,所以你永遠還是只能得個負值。你可以假設你大到把對手全耗死,但那 要花多少錢?你賬上有多少錢可以去做?按樂淘之前的打法,理論上我們可以做10年做到老大,但你最少還要燒10億美金,我沒那麼多錢。亞馬遜融26億美金 的年代是天時地利的年代。京東也是,它賬上有15億美元,誰想再造一個京東,太難了。
我不可能做第二個京東!沒戲!我還是有忽悠能力的,但我不願意去忽悠投資人的錢。

投資玩法跟經營玩法不一樣
我去年年中跟投資人就坦白了,我就說這東西這樣做賺不了錢啊,永遠都賺不了。投資人說「啊,賺不了錢啊?」
我去年那個演講,被翻譯成好幾個國家的語言,老虎基金的大老闆注意到了,讓手下把老虎投的全世界電商的報表那給他看,結果都是不掙錢的。其中,印度的電商市場成本是70%。我估計他們看著都哭了。
但其實投資人不是傻子。我自己也是投資人,我投10個死9個是很正常的。投資邏輯不是經營邏輯。他們是投了好多個,讓企業們加油去打吧!能成一個他們就成 了,翻多少倍的收入,死了九個無所謂。現在投資人為什麼都(從電商裡)撤了?因為對他們而言,這遊戲已經結束了,他們要奔到下一波去了。

融資與找新團隊
去年年中開始,我內心裡想的一直是做品牌,所以之後就有意嘗試做了下「憤怒的小鳥」帆布鞋,結果很成功。
去年年中時,見李彥宏,他對資本與市場很敏感,跟我說,趕緊融資、找錢!我沒做。我其實很糾結,一方面不能不要錢,但要了錢,我又該怎麼向投資方交代呢? 接近年底,老李都有點生氣,覺得我不聽他的。眼看資本冬天要來了,我得準備過冬糧。11月份講完「騙局論」,12月份就做了新一輪融資(第四 輪),3000萬美元。
我跟投資人說,「你們先拿錢來讓我的公司先活著,以後才有機會幹。」其實我拿到那筆錢的時候,我還沒想清楚我要怎麼幹呢。但我們投資人,以雷(軍)老大為首說,「畢勝,我們相信你!不管你幹什麼,拿錢去放心幹!」

我從想做品牌這事開始,花了4個月的時間去找能做產品與品牌的那批人(在廣州建了一個設計團隊)。我不懂做品牌,我必須找懂的人來做。我把我個人的股份出讓一些給五位品牌總經理,告訴他們樂淘要開始第三次創業。設計、代工,全由他們來定。
2012年的春節,我是最安心的,錢也到賬了,做品牌這條路也定下來了。

畢勝的講述到此為止,以下是虎嗅報導
從2012年4月份開始,樂淘在兩個月內陸續推出了恰恰、樂薇、茉希、邁威、C+等五個男女鞋品牌,並登陸各個電商平台。
1、為什麼要一氣做5個?
畢勝的解釋是,除了最頂端的奢侈品定位不做,樂淘的想法是,用不同的品牌,去「填滿」與細分毛利較高產品的潛在購買人群;以投資與「放養」手段,看哪個品牌能夠跑得快、跑得長久,最後哪個賺錢留哪個,不賺錢的砍掉;另外五個品牌在一起可以做關聯銷售。
在外界看來,這有冒進的嫌疑,畢勝也承認這樣會精力分散,但在「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與「養豬策略」之間,從未做過品牌的樂淘,決定選擇後者——或可分散風險。
據他說,樂淘會對幾個品牌投以均衡的資源。

2、品牌營銷怎麼搞,成本怎麼算?
對營銷,畢勝與樂淘方面表現得保守。畢勝透露,上線一個月,品牌鞋的收入到五百多萬,而取得這個收入的背景是「營銷成本幾乎為零」。
目前,樂淘請徐靜蕾與楊冪來為其中兩個品牌代言。據畢勝說,由於他與徐靜蕾私交關係、及他是楊冪所在公司美亞娛樂的董事,兩人給樂淘的代言費都是友情級別。
畢勝表示,現在在營銷方面不做大的考慮與投入。據某電商平台內部人士稱,樂淘與它們談合作與推廣,主要以資源來做交換,而不是投現金廣告。
畢勝稱,現在樂淘做品牌最關注的還是產品與供應鏈磨合。「我理解的品牌就是,只要你把品質、價格、款式、定位做好了,做好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接受認可的時候,自然就形成了品牌」。

3、試水狀態
關於樂淘做品牌,虎嗅採訪了兩位電商觀察者的意見。分列如下:
李成東:目前電商做自有品牌成功的,以服裝為主,以及少數箱包。做鞋的自有品牌在國內很少有,淘寶上唯一還算不錯的MRing(羊皮堂)已經面臨成長的瓶 頸。當然,鞋類自有品牌是有市場需求,但市場的主題需求還是重視品牌,而不是像服裝一樣重視款式。樂淘團隊有互聯網經驗,知道如何去營銷推廣,但可能對 「鞋」的瞭解還是不足的。做出產品來沒有太多問題,因為代工廠很多,關鍵是能否做好「品牌」,因為用戶認品牌,做不好品牌,就沒有溢價能力,就無法盈利。

魯振旺:賣鞋的渠道成本比較高,搞自有品牌可以獲取高毛利,至少在5成以上,這相比樂淘過去的10%左右的毛利率有了明顯提升,可運作空間更大一些。但另 一方面,同樣是高毛利率的凡客運作艱難,供應鏈管理失控,這說明自有品牌的B2C模式也不容易走,主要是品牌塑造和供應鏈管控方面有難度,所以樂淘不一定 會成功。不過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因為在大型電商也做鞋子、在百麗運作B2C之後,渠道類鞋子B2C已經沒有發展空間。

最後,虎嗅問畢勝
Q:你覺得你是做品牌的人嗎,可以慢慢的磨?
A:不是,我覺得我不像。我是做快生意的人。
Q:今後也不是?
A:人總會變化的嘛,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前樂淘成功的幾率是負數,現在好歹是個正數,其它B2C還是負數。
Q:你現在有一種翻過山的感覺啦?
A:沒有,還在翻山呢。什麼時候翻過山呢,還要看12個月以後,等到盈利的那一天。


畢勝演講:電子商務是個騙局

其實週末的時候,這邊同事問我說我的演講題目是什麼,我一直在想,我能有什麼跟大家一起做分享和溝通的,那想來想去講講我所身處的這個行業吧。我是做電子 商務的,樂淘是賣鞋的,號稱是國內最大的。我最近其實聽到電子商務這四個字就比較噁心,為什麼噁心呢?我太太問過我一句,我說噁心的原因是男怕入錯行,女 怕嫁錯郎,我覺得我入錯行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做樂淘之前我是做搜索引擎的,剛才周鴻禕一直提百度,我以前是做百度的。當時百度的時候我記得非常清楚,說我們當時大概有170個人的時候,我記得非常清楚,170個人的時候,就基本上創造了一個接近100億美元市值的一個公司。

那會兒真的感覺是非常爽,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姑且先不去講社會理想,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原因是覺得170個人去分100億美元還是比較爽的一件事。從百 度退休之後我有兩年的時間去思考,說我下一步做什麼,突然有一天我碰到我生活中的導師,就是非常著名的雷軍。雷軍說兄弟你做電子商務吧,我說行,做電子商 務,我說賣什麼,他說賣玩具,我說反正我沒做過電子商務,那我就賣玩具吧。賣了六個月之後,我發現突然有一天我們的一個副總給我們發一個郵件說我們今天的 營業額過萬,一萬塊錢我都快哭了。我說六個月之後我終於成了萬元戶了,其實真的沒有什麼意思的一件事情。

因為什麼呢?就是說我一直希望互聯網能夠做的事情是能夠用少數的人,通過一個廣闊的平台也好,新興的科技也好,是創造更大的利潤價值的東西。但是當我做了 六個月之後,我發現才賣了1萬塊錢,刨掉給供應商的貨款,我估計剩到手裡也就幾百塊錢,還不夠一頓中午飯,好不容易盈利了大家慶祝一下發現虧了。這個也不 是一個笑話,其實在我們同行一個公司做的很大的,

我不能提它的名字,上個月果然盈利了,稅前的,然後全公司上千號的人出去玩一下,回來之後花了十幾萬,一算虧了。

所以說我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很多人都說電子商務能賺錢,亞馬遜花了26億美金,然後做出了一個全世界電子商務的鼻祖。上個季度淨利潤我一看千分之三,還有 70%是來自云計算服務,賣貨沒有多少錢。所以我先跟大家提個醒,如果大家畢業了,或者已經是公司領導了,想做電商慎行,三思、四思、五思而後行,我今天 所講的主要是血的教訓。後來我覺得這個東西是不對的,

後來發現玩具這東西買單的人和需要的用戶不是一個人,買單的是父母,用戶需求是孩子,所以兩個不在一個服務界面上沒有辦法做。
後來我就說到底做什麼,全公司開始決定轉型,要不轉型成功,要不就早死了脫生。當時做了這麼兩個決定,後來大家就開始分析,說從頭到腳去分析,發現衣服被 凡客做了,凡客又是兄弟公司,我們兩家投資公司一樣,我跟陳年又住一個院,不能兄弟競爭。往下看說鞋還沒人做,於是乎我就做了鞋,怎麼做鞋我也不知道,反 正覺得這個做了。做了之後感覺就對了,我從一天一萬塊錢變成一天十萬塊錢,用了三個月,從一天十萬塊錢到一天一百萬,用了一年。現在我每天營業額是100 多萬,但是只是營業額。

我就給大家拆一下成本,大家聽完這個之後發現電子商務都快哭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從事過網購,從網上買過東西,都買過,都是我的用戶,我的網址是樂 淘.COM,歡迎大家去買鞋。你們覺得網上的東西便宜嗎?很便宜,是不是覺得不打折還不過癮?其實所有電子商務公司都在割肉,手底下在割肉,臉上在微笑的 歡迎大家。我給大家算一下,可以透露幾組樂淘的經營數據,樂淘的毛利是30%,大家學MBA可能知道經營性毛利30%是非常非常高了,樂淘的毛利在整個電子商務行業裡不低,應該是偏高的。

第二樂淘的營業額有多大呢?前兩天艾瑞 research出了一個報告,不算淘寶,樂淘在全中國排第九,在鞋裡面排第一,算上淘寶,樂淘在前十,把夢芭莎給擠下去了。我再給大家接著講,你們希不希望買鞋的時候免物流費,希望。好,我告訴你們,物流成本佔我成本的11%,毛利率剩19%了,營業成本佔到我毛利的8%再給大家講退貨成本,退貨成本佔到2%,為什麼叫退貨成本?就是說大家都是很喜歡網購的,我教給大家一些整死電商的辦法,就是你看上同樣一款東西兩個網站都有的時候,你選貨到付款兩個都訂,然後哪個先到要哪個,把那個退回去。

有大批這樣的用戶,有多大一批呢,樂淘去年賣掉了100萬雙鞋子,有10萬人是干這個事的,已經2%不見了,11%減2%剩9%了。我再給大家繼續講,包裝成本佔1%,一個包裝盒要2塊錢,多少了?剩8%了,還不算稅。我再跟大家講,去年的時候營銷成本是多少呢?去年的時候我做了一輪融資,我的投資方是全世界鼎鼎大名的老虎環球,Tiger Fund,他在中國不投別的,投了京東、噹噹、卓越、凡客和我,他一共投了這5家,全是國內頂級的電子商務公司。他問我說畢勝你的營銷利潤佔比多少,我想了想我覺得太高了,佔30%。然後老虎基金合夥人樂了說太低了,別人都70%。

大家用8%減掉30%剩多少?負22%所 以大家看一下,雖然大家都網購,雖然大家覺得網上的東西很便宜,雖然大家覺得還對電子商務的服務有時候很不滿意,但是你發現電子商務今年樂淘的營銷成本是 50%以上。為什麼呢?因為廣告費高了。同樣一個位置我就跟大家講一下,百度上的位置,我那天跟我的董事說,全中國電子商務沒有比我拿的更便宜。因為什麼 呢?百度華北區的銷售副總以前是我的秘書。我能拿的貴嗎?去年的時候那個位置是35萬一個月,人民今年年初的時候漲到70萬一個月,大家覺得已經不可行了 這個事。然後我就把我以前的同
事叫來了,我說不能漲,太貴了,他說你必須得漲,別人都漲了,要不你就參與競價。我說我去參與競價,不給面子,我就參與競價。

參與競價的第二天下午我就回來了,我說我不參與競價,因為什麼呢?因為成交價是800萬一個月。同樣一個問題,所以大家看到百度的股票猛漲,我也在受益,但是這個生意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紅海了,沒有辦法做了。雖然最近兩天我提出來的一個東西,我說聽到電子商務開始噁心。於是乎大家還沒講到一個問題,說樂淘的毛利是30%,今年是多少呢?我告訴大家今年是17%,為什麼這麼少呢?是因為當樂淘做鞋了之後,後來出了七、八家做鞋的,兩年時間。然後大家就開始惡性比價有 的人真的是,打比方他是50塊錢進的鞋子,就賣30,賠本賺吆喝。現在中國賣鞋的有多少家呢?據不完全統計,我知道的是不低於10家,每個人都號稱自己是 最大的,每個人時不時逮著我打一頓。因為逮著我打就能出名,時不時僱人罵一頓,然後讓我怒從心頭起跟他打一架的時候出名了。

所以你還面臨巨大的紅海的競爭,這個競爭,我前不久跟21世紀的老闆周蕊吃了個飯,吃飯的時候他表示了很大的羨慕,說你做這麼快,漲這麼好,今年比去年漲 了500%。我很開心地跟他吃了飯,實際上內心在哭,大哥,你這頓買單好不好,其實那頓我想讓他買單。因為真的做電子商務的非常非常的窮,大家也許覺得我 說的有點危言聳聽,你們都是做EMBA,肯定關注財經,關注最近的經濟大勢。2008年的經濟危機我覺得是去槓桿化的調控,調控完了之後,今年經濟危機實 際上就是2008年的危機,2008年只不過是一個皮球拍在了水泥地上,快速彈起來了,今年是一個皮球拍在沼澤地上彈不起來了。

大家看一下,其實我們中國電子商務的鼻祖噹噹網,大家如果能上網可以打開看深個季度的財報,噹噹網我記得上市的時候,它做了十年了,一個季度還是一個月我 忘了,應該是一個季度,更慘應該是一年,淨利潤是100萬美元,然後上市之後呢虧了。第二個季度財報虧了,它從10個億美元的市值跌了應該是4點幾億美 元,為什麼虧了呢?說是因為促銷抵價。還有一個電子商務公司叫麥考林,上週五的時候,我跟我們一個董事在一塊吃飯他說我腦子進水了,為什麼呢?麥考林上市 的時候最高價是18.5元,我說我作為中國電子商務從業人士,為什麼不支持中國電子商務第一股呢?於是乎我就花了一大筆錢,在18塊左右的時候買進了麥考 林,最近它的股價是1.76元。我開始在跌到6塊的時候我跟我的理財分析師說,我說全當價值投資吧。我說我看長遠再看半年,從6塊跌到1塊多,是非常非常大的一筆錢,我投入大概幾百萬去買這個股票,結果就跌成這個樣子。

大家來看我現在講完這些之後,大家還去做電子商務嗎?如果有創業機會的話,我相信大家都不去了。因為你仔細分析一下市場就是這樣,我把電子商務的投資人形 容成是墊磚的,為什麼墊磚的呢?就是說一起跳到水池裡,水到這開始往下沉,沉到這的時候,一個投資人來投點錢拿磚一墊,浮上來了,還可以喘點氣,還可以繼 續往下沉。第二輪投資墊到這,又往下沉,第三輪投資往下沉,什麼時候這一輪投資沒有了,就直接死掉了。

前兩天我們公司一個副總問我,說你最近怎麼不發問了,對公司的營業數據不發問了,我說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整體營業報表還是挺好看的,還在漲,然後營銷 成本在下滑。我是今年7月份的時候感覺到這個市場不對,不是一個生意了,所以說我砍掉了80%的廣告預算,但是在這個情況下樂淘的生意同比還是增長了5、 6倍,還在漲。第二個是還在虧,我不能去看,我說我在想一個事情,想的時候是突圍,我就在想這兩個字突圍。

其實我相信,我今天跟大家共同溝通的最重要的其實是這兩個字,就是突圍。任何一個商業模式,任何一個商業公司經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如果大家哪天聽說樂淘從賣玩具賣鞋轉型,太快了,鞋類做到市場老大又轉型了,大家不要驚訝,因為再不轉型我就餓死了。

講到突圍這一點其實我腦子裡一直在分析,我怎麼才能突圍,怎麼在這個紅海中掙扎出去,怎麼在泥潭中掙扎出去,這個我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的一個東西。如果大 家已經是公司的老闆,或者說已經準備成為公司的老闆創業的時候,在你企業碰到最困難的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堅持突圍,不要想別的,就是堅持突圍,因為沒有 其他的路可以走。

最近我一直在想兩個命題,這兩個命題還沒有答案,我是希望把這個問題放在這,我的微博叫畢勝,那個叫周鴻禕,可以關注我,我們可以在微博上互動一下。我在 公司內部提出了一個命題,叫做「電子商務是個騙局」,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亞馬遜開始一直到國內所有的電子商務公司,沒有規模化盈利,對吧,沒有規模化盈 利。我們每個季度百度財報之前都會發給我們看,每次我看都想哭,40%幾的毛利、30%幾的淨利沒處說理,我覺得這才是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

第二個我又跟我的同事們提出另外一個話題叫電子商務是個生意,我為什麼這麼說呢?電子商務是騙局,但是電子 和商務拆開就是一個生意,所以大家發現馬云賺錢了,因為他只做電子。然後大家看到在互聯網上賣貨的,在我這賣的奧康,在我這賣的耐克他賺錢了,因為他只做 商務。所以電子商務是個騙局,但是電子-商務是一個生意,兩盤的生意都很大。於是我們公司內部做SWOT分析,說我們是電子強還是商務強,發現我是電子 強,很悲摧。電子很強,但是前面有馬云,但是起碼找到了一條突圍的路。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突圍主要是講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怎麼能夠尋找自己,屬於自己的一條路,未來樂淘是向電子方向突圍還是向商務方向突圍呢?這個還沒有定 論,我還在思考。那再回到今天講的這個話題叫浮躁的電子商務,其實是從2008年開始,2007年我和凡客的陳年有一個對話,因為我們是特別好的兄弟,所 以他那會兒還沒有創辦凡客。當時做凡客的時候我覺得他能夠行,因為他在卓越做了很多年。

後來他做這事情一年之後,我看著上癮,我也做了一個,我發現我不行,我覺得我進這個行業真的是很力不從心的時候,我發現後面有一幫比我還不行的人,也跟了 進來。去年的10月份到今年的這個時候,差不多一年時間,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增加了2.5萬家,大家都看到團購說增加了5000家,覺得很恐怖的一個數 字,其實電子商務增加了2.5萬家。然後更恐怖的是大家什麼都想拿來在網上賣,稱之為電子商務。我曾經有朋友跟我說,他是做家具的,我說家具床頭櫃、床、 櫃子、燈,他說我也想做電子商務。

我說我問你一個問題,你還做不做我就不知道了,我說新疆的用戶在喀什,買了一張2萬塊錢的床,選擇了貨到付款,拿到家之後發現不合適,門搬不進去,說無條 件退換貨七天,我給你退回來,你很開心說終於退回來了。但是運到四川的時候摔了一下,摔壞了,那你2萬塊錢就沒有。所以這就體現一種浮躁,電子商務物流不 規則的不能做電子商務,因為物流很恐怖。有個人問我你看劉強東同學京東自己做物流,大家真的照顧一下京東的生意,他的毛利只有7%。

強東為什麼自己做物流,是因為他那個大冰箱如果不自己運,用EMS運一下只賠5%,摔碎了,EMS的賠款只賠5%,所以一個2萬塊錢的頂多是賠100塊 錢。這是我們在行業內叫做貨損,在我們財務報表不良的帳,叫貨損,這個還挺大的。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說,樂淘如果說按照正常收退的話,每年收到的磚頭可以 壘一座牆,為什麼這麼說呢?除了買了退的用戶之外還有第二類用戶,第二類用戶是怎麼樣的?他把鞋拿回去穿了一個月,在質保期內的時候,他說我穿著不合適, 我要給你退回來。你要享受三包於是乎退回來,退回來的時候,到庫房我們叫做返貨入庫質檢,返向物流。打開之後發現是半塊磚頭,為什麼不放一塊呢?因為一塊 磚頭比一雙鞋要沉,所以放半塊周圍還要包點報紙,所以我每年收到很多磚頭,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還有一個更恐怖的是什麼呢?有些用戶真的非常好,他會採用在線支付,也不給你做拒收,他會花1000多塊錢買一雙耐克、喬丹的鞋,1500塊錢, 穿一個月之後又到質保期,他拿回家把電吹風打到最熱的一檔開始烤,烤到大概半個小時之後鞋底開膠了,他給你退回來了,說質量不好,開膠了。這種鞋有多少 呢?大家可以去我庫房看看,大概有兩萬雙,兩萬雙是多少呢?價值大概一千塊錢一雙,兩千萬,一年就損失掉了。這個真的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曾經有賣內衣的, 內衣穿了不洗,直接退回來的也有。

我們現在面臨的商業環境就是這樣,但是面臨的浮躁又很多,除了家具之外我再給大家講,除了賣家具之外有人說我要賣酒,網上一片鼓掌的聲音說酒是個好的商業 模式。咱姑且不講法律允許不允許它在線上賣酒,仍然是物流這個環境不能做,因為你還沒運到喀什呢,估計剛到大興就碎了。除了這個之外還有說我賣一個鑽石, 鑽石不是碎了,是這個物流員不會回來了,因為物流員一個月工資1000,一個鑽石幾萬,他隨便當做假牙往嘴裡一塞就不回來了。

但是即便是這種情況大家仍然前仆後繼地從去年的這個時候到今年,有2.5萬家新的從業者進來,把本來是一個能賺錢的行業,把本來是一個有生意本質的東西, 給打成了一個紅海,打成了一個讓我沒有辦法回答我投資人問題的一個紅海。因為我投資人問我一句話說,我曾經有看到同一款鞋你的競爭對手的比你的便宜。他來 問我的時候,我說賠錢是一種經營能力嗎?我問他的時候他也沒有辦法回答我。但是我的投資人就會這麼來問,甚至有周圍的用戶,我相信你們也會帶著同樣的問 題,說樂淘的鞋不便宜,但是對於我來說賠錢是個能力嗎?其實賠錢並不是我的經營能力。我今天把樂淘賣的鞋全改成一塊錢的價格,反而你不敢買了,你覺得是假 的。

第三個浮躁,帶來的是什麼呢?其實我也犯了浮躁的毛病,今年上半年我完全犯了浮躁的毛病,今年上半年我們在定公司經營戰略的時候定了一個規則,就是激進。 我們一個老美的投資人給我回一個郵件就是兩個字,「隨便」,然後連名都不寫,就給我寫兩個字,我說那就「隨便」吧。當我隨便的時候,就是不計成本的投入和 快速擴張,不計成本到什麼程度?就是所有的人都去瘋狂不計成本的要一個廣告位,去搶一個價格,所以才能從70萬漲到800萬。所有人都不計成本的把所有的 營銷模式打回到1999年,1999年我相信在座的年齡不大,那會兒中國互聯網剛剛起步的時候我們坐地鐵,那會兒人人都上中國人,然後汽車屁股後面背一個 億唐,那會兒有經驗的應該記得這件事情。人人都上中國人,對。今年大家又在公交車上看到互聯網的廣告,因為我是做媒體出身的,我做過一次統計戶外廣告已經 比以前效果大跌,為什麼呢?因為以前沒有移動互聯網,大家都抬頭東張西望,現在你看周圍坐地鐵的,坐公共汽車的是不是低著頭看手機,大家已經不再看廣告 了,還在被瘋狂地砸。一個公交車車身又被逼到了價格跟1999年一樣瘋狂,公交車買完了,買地鐵站,地鐵站買完了,包車箱,實在車箱包不行了,中央電視台 買黃金時段。

大家已經浮躁到這種程度,我曾經也浮躁過,我曾經跟徐靜蕾我們倆商量一下我投資你的電影,專門賣鞋的。後來想了想太不靠譜,徐靜蕾最近和黃立行一個電影要 上映了,類似於財經版的史密斯夫婦,後來我是那個電影最大的內植廣告商。後來跟老徐聊了幾次,老徐把劇本都給我寫好了,說你覺得怎麼樣,我說挺好,就是太 貴了,我自己想了想真是不敢投,因為這個成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收回來。我賣一雙鞋刨掉我的廣告成本,刨掉我的營運成本,刨掉我一系列成本的話,我其實不含 廣告成本賣一雙鞋,應該有幾塊錢的利潤。

當時花旗的那個,我們外號叫馮五塊,是因為他在中關村賣電腦的時候,加5塊錢就走,我後來想了想我連馮五塊都不如,頂多叫畢一塊,頂多賣一雙鞋,掙一塊 錢。那在這個行業,這麼浮躁的情況下,我希望大家在座的也好,還是我的同行們也好,能夠真正地冷靜下來,把所有的事情打回到生意的本質,生意的本質其實就 是要賺錢,不賺錢的生意其實就是故事,就是泡沫,不賺錢的生意在我的眼裡是早死早托生。

所以我今天給大家做一個演講,我不想傳遞很多假大空的東西,我想傳遞一些比較真實的東西,能夠用數據算出來的,是1—0.8—0點幾,等於正0.1,還是1—0.8,最後減5,永遠是負數。我相信對大家以後,如果真的經營企業和想涉足電子商務的時候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09

公開向父母道歉趙式芝:「但我冇後悔!」

2012-10-04 NM



趙式芝高調宣佈和波爾錶太子女楊如芯巴黎結婚,令趙世曾使出一招五億招婿還擊,姚煒指責她們「愛有罪」,眼見雙親陷於痛苦,趙式芝說:「對於公開我同Sean嘅關係,我冇嘢後悔,但因為我倉促宣佈令父母受傷害,我要向佢哋道歉。」五億瘋狂

趙世曾決意棒打鴛鴦,上週一公開以五億招婿拗正阿女,引起國際傳媒如BBC、CNN、路透社、美聯社等爭相報導,姚煒嬲爆話:「成件事變成鬧劇,我唔想再 講嘢。」對於父母的過激反應,趙式芝坦認是她處理不當,「宣佈嗰刻係我有啲衝動,我對整件事要道歉,因為成件事太倉促,未得到父母嘅同意,令佢哋覺得突 然、難受。」趙式芝坦言與Sean的關係、性取向都光明正大,「傳媒對我哋嘅婚事、性取向有興趣,係來自兩位老人家多年嘅聲譽,我哋做嘅嘢令傳媒追訪佢哋 造成滋擾,令佢哋受傷害,我要向佢哋道歉。」Sean不想身邊人接受各國傳媒訪問,令事件變成國際的茶餘飯後話題,趙式芝卻另有看法,「傳媒覺得我會好嬲 爹哋,我唔想佢哋誤會,其實呢件事我覺得幾touch,呢啲係佢愛我嘅表達方法。」她在BBC訪問中大讚Sean,「我係因工作認識Sean,跟住我哋互 相瞭解,之後就係咁啦!Sean係個好重視家庭嘅人,所以佢好想我哋去教堂,戴上戒指。」

驚被綁架

趙式芝雖已表白心跡,趙世曾亦話:「一定要係中國人。」但五億招親經傳媒廣泛報導後,每日有上千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應徵者」,透過電話、電郵、 Facebook 等接觸女主角,累積至今已有近三萬追求者,令趙式芝不勝其煩,「秘書話有好多黐線人打嚟,搞到佢哋好煩,我根本做唔到嘢。」Sean接住話:「佢近日收埋 好多核突示愛email,外面又有咁多癲人,佢都驚俾人綁架,我已經幫Gigi搵緊保鏢。」不過趙世曾反而無有怕,「香港有五億嘅人大把,冇呢個擔憂。」

Sean除了擔心趙式芝的人身安全,最不滿是有傳她利用Gigi替波爾錶宣傳,「我知阿Gi媽咪好嬲,之後佢whatsapp我,話我利用Gi幫波爾錶做 宣傳,我知出面啲人都係咁睇,我覆番阿Gi媽咪話我哋每年用幾千萬做宣傳,唔需要咁做。」Sean更激氣是有傳媒盜用她的Facebook相,「當啲(結 婚)相登出嚟,我個人癲曬,個個都以為我周圍發相俾人,我已經出咗律師信追究。」事發後,姚煒只肯透過whatsapp與女兒通話,至上週六才肯相約午飯 和好。上月趙式芝與Sean代理的A.D.M.J.手袋,位於崇光和美麗華商場的門巿都已結業,有指Gigi要賣掉銅鑼灣四百多呎物業填數,她聞言笑說: 「Funny!」Sean代為解釋:「阿Gi層樓四年前已經賣咗,因為當時佢同我一齊住;我哋唔做A.D.M.J.係冇時間,加上Sogo要收番個位,美 麗華個場又太靜,我哋寧願蝕幾十萬訂唔做。」面對是是非非,趙式芝語重心長的說:「我係過來人,見過上一輩因傳媒挑撥離間,講咗啲有刺嘅說話造成家庭破 裂;我唔想我父母受傷害,因為我哋都好愛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44

【影戲眼】藝術電影賺不了大錢,但我熱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291

過去幾十年,我們多次嘗試建立藝術電影院,發行文化藝術電影,但總是堅持不了幾個月,就壽終正寢了。究其原因,是我們還不知其中的規律。

1988年2月,影片《湘女蕭蕭》在美國發行,我受邀拜訪“紐約人電影公司”,見到了經理登·塔伯特先生。我發現這是一個專門發行各國藝術影片的小公司。塔伯特1960年開始在紐約曼哈頓經營一家專門放映美國經典老電影的影院,1964年,他看到了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的電影《革命之前》,深受感動,決定買下它的北美發行權。從此,他開始向美國觀眾介紹歐洲、中南美洲、日本、印度等地的電影。

塔伯特對我說:“發行藝術電影賺不了大錢,但是我愛藝術,藝術電影是我的生命。”幾十年來,他的公司發行了近五百部各國的文化藝術電影,不僅在藝術影院放映,還用16毫米拷貝把電影發行到社區文化館、學校、電影社團、圖書館等非營利組織;用錄像帶、DVD將影片送入家庭觀賞群。據說許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成長起來的美國新導演,都是在他的影院里接觸到法國“新浪潮”、歐洲作者群以及日本東方風格等藝術電影的;有些人為了免費看片,還跑去做影院誌願者,為影院寫宣傳稿、說明書。在那個沒有錄像帶、DVD和網絡,影院放映是唯一觀看電影方式的時代,藝術電影發行公司和藝術影院是傳播文化與培養藝術新人的重要途徑。

聽說我在電影學院教書,他馬上主動地把《東京的故事》(1934,日本小津安二郎導演的名作)、《大理石人》(1965,波蘭導演瓦依達代表作)、《天譴》(1976,德國導演赫爾措格)等五部經典藝術影片發行富余的16毫米拷貝,贈送給了我們學院,“放在電影學校比放在我這兒有用。”他說。

1986年我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的時候,常去的一家藝術影院叫NUART,在著名的加州洛杉磯大學附近,是個有六七百座位的老式影院。它的排片不是一天或一周,而是每兩個半月排一次節目,提前發表在一張印刷的節目單上,60至70部經典或優秀新片,以各種專題、國別、大師展等逐日排出,天天換片,日日有新;這樣全城的藝術電影愛好者,當然主要是大學的學生們,就可以提前幾天或幾周安排自己的日程,去那里看到想看的作品。我在那個影院的大銀幕上,除了看了我的《湘女蕭蕭》,還看到過法國導演維斯康廷的《羅果和他的兄弟》(1960)、黑澤明的《蛛網宮堡》(1957)、瑞典導演伯格曼的《芬妮和亞歷山大》(1982)等名片,也包括在別處很難看到的日本導演大島渚的禁片《感官王國》(1976),至今記憶猶新。

美國有不少像“紐約人”一樣的藝術電影發行公司。有名的、規模大的有米拉麥克斯(MIRAMAX)和索尼經典(SONY PICTURE CLASSICS),《霸王別姬》(1993)和《搖啊搖,搖到外婆橋》(1995)就是他們在北美發行的;前者票房521萬美元,後者230萬美元。這是在1990年代初,世界興起“中國電影熱”時期所取得的,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藝術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

與主流商業市場娛樂電影集中時間,動輒三四千塊銀幕同時放映的方式不同,藝術影院常常是一個城市一個城市、一塊銀幕一塊銀幕地長時間逐步展開,有時只是一兩塊銀幕,最多也不過二十幾塊銀幕同時放映。因此,發行藝術電影的宣傳就分外重要。“紐約人電影公司”介紹1988年他們首次放映兩部中國藝術電影的情況:

“《湘女蕭蕭》的首映式定在3月,於林肯宮影院,我們為雜誌報紙、地方電視臺的采訪者們放了新聞專場。在通常為藝術片宣傳的報紙《紐約時報》與《鄉村之聲》上登了廣告,我們還雇了一個華人特別顧問,幫助我們聯絡華人社會。雖然《每日新聞》給影片打了三顆星,並寫道:‘去看吧,你會喜歡它。’《新聞日報》誇獎說:‘壯觀……一次視覺的享受。’但是,紐約的多數藝術影片觀眾只閱讀《紐約時報》與《鄉村之聲》,他們不會去理會紐約其他影評人的熱情與贊揚的評論。《紐約時報》的文森特·坎比則是最關鍵的。坎比的一個好的評論,是影片得到一定程度成功的保證,不論其他評論者寫了些什麽,反之,坎比的一支筆,也意味著票房的死亡。《湘女蕭蕭》就有了這樣的命運,迄今為止,坎比對中國電影只表示了很低的熱情,關於《湘女蕭蕭》他寫道:‘這部影片作為一個社會與政治文獻,少數民族的電影,比作為藝術與娛樂更有趣……它是個風俗的有意識的自我展示。’霍伯晏在《鄉村之聲》的評論對影片也缺乏熱情。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影片在紐約放映了五周,總共票房收入不足五萬美元,而發行租費將近一萬美元,加上宣傳費三萬五千多美元。紐約的票房也導致了影片在美國其他地區的有限的發行,只發行了不到20個城市。”

“紐約人電影公司”向中國買“湘”片很便宜,共二萬五千美元,發行期為五年,他們還在以後及其他錄像、電視等的發行渠道中得到收益,但大局是無法變化了。

“紐約人”與張藝謀的《紅高粱》的浪漫的故事是幸福的,1988年2月,登·塔伯特在柏林電影節第一次看到了影片,他感到眼花繚亂。“影片的視覺形象的壯麗是我未曾預料到的。”在各電影節獎中,金熊獎被認為是一個有威望的獎,對發行業務是一個極大的幫助。“紐約人”購買了《紅高粱》的發行權,並提議影片又參加了有影響的紐約電影節,在閉幕式上放映,為影院發行做了一次極大的宣傳。但是在紐約,一切還要看文森特·坎比的評論,在星期天的《紐約時報》上,他沒有僅僅談影片,而是寫了一篇間接否定影片的文章。評論的開頭,坎比寫道:《紅高粱》是一個外來的、陰郁的作品。他闡述說,第五代電影工作者的作品“粗野得可怕”,他把《紅高粱》描繪為“除了作為社會學外,並沒有什麽令人太激動的”。然而,《鄉村之聲》的評論可不一樣。霍伯晏寫道:影片“令人陶醉”。紐約所有其他的評論都是熱烈的贊揚。感謝口碑的宣傳與熱情的評論,《紅高粱》在美國七十多個城市的藝術影院映出;在有眾多華人居民的地方受到歡迎,在華人很少的地方,像聖·路易斯、堪薩斯城、丹佛,也受到歡迎。

現在,“紐約人電影公司”的創始人登·塔伯特先生已經退休。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在1995年9月的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上,他專程來看我和張藝謀的新片,後來他購買了我的《黑駿馬》的發行權。新世紀以後,他的公司還發行過賈樟柯的《任逍遙》(2002)、《三峽好人》(2006)、張陽的《向日葵》(2005)、李玉的《蘋果》(2007)等,他對中國文化和藝術電影的熱情與執著,令人感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425

我會感自豪...但我更希望

北京暴雨、香港風災,強國“反動”傳媒苦笑曰香港十號颱風損失性命的一個人也沒有,但北京暴雨究竟是如官方所言“只有”77人、還是如坊間所言的三百、二千甚至近萬還是搞不懂…

絕對人數還是其次,重要的是有沒有人為因素令同樣的天災下有不必要的傷亡:若已是盡了科技經濟能力內的功夫,就是難免有傷亡也是天意(Act of God),請單單找上帝老爺算帳;但如是主理基建的沒有造好下水道令情況惡化可叫人禍;

天災難免,人禍可避,香港八十後的年輕朋友可能不知道二十多年前大雨可令旺角如今日北京般水漫金山、十多年前也可令新界低窪地區成為澤國,但在三十年來努力下水浸已成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而再非在眼前;



     *          *          *          *


作為中國人,我不介意高呼愛我中華,所以我希望民生富足國家真正強大…

當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橫掃群夷、盡奪乒乓球金牌我會感自豪...但我更希望國民都體質壯健、有病都能接受可靠的醫療!

當說到中國八大菜系飽人口腹,號稱西方美食三頭馬車的英法意合起來有這麼好吃也沒這麼豐富多元時我會感自豪...但我更希望國民能吃國產食物吃得安心不用擔憂拉肚子!

當知道中國富得可將航空母艦整架買回來震攝南亞、嚇退倭寇我會感自豪...但我更希望國民都夠錢填飽肚子住得起堅固房子,不用住得比潛艇水兵艙還要狹小!

當見中國科技能令人上天下海我會感自豪...但我更希望國民享安全交通不用擔心坐在鐵路上會被撞屁股!



     *          *          *          *


天地良心,希望國民健康、豐衣足食、有家可依、出入平安可有丁點不愛祖國?說出希望不是不愛,只是不說出不認清問題便絕對不會改善,塗脂抹愛裝出來愛國實才是害國!


日本哲學家臼井儀人名句「說謊是當政治家的開始」,早對什麼意識形態木無感覺,只相信能真正顧念民生而不是一己權位的政府便是好政府(《蠟筆小新》中文版第4期第4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80

馬雲:我不網購,但我特別喜歡別人上網購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3/153751.shtml

導讀 : 馬雲表示,“我也不上網購物,但是我特別喜歡別人上網購物。我也不踢足球,我搞不清楚,但是我喜歡看別人為足球爭論。”

i黑馬訊 1月13日 昨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現身成都星巴克員工大會。

馬雲表示,“我也不上網購物,但是我特別喜歡別人上網購物。我也不踢足球,我搞不清楚,但是我喜歡看別人為足球爭論。”

在馬雲看來,“星巴克今天賣的不是咖啡,今天星巴克在告訴人們,新的服務,新的體驗和新的生活方式。”

以下為馬雲演講實錄:

特別榮幸,其實星巴克在我心目中是一個非常偉大了不起的公司。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星巴克就是一個神話。我記得去美國,我專門去了星巴克的很多門店,我看到很多店員的笑臉。我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這些笑是怎麽培訓出來?因為我看了很多公司的笑是培訓出來的。但是感覺星巴克的笑不是培訓出來,是發自內心的。

我自己不喝咖啡,但是不等於我不欣賞和喜歡看別人喝咖啡。我特別喜歡看別人在星巴克里面喝咖啡。這是真,因為我看見他們坐在里面的感覺非常好。我也不上網購物,但是我特別喜歡別人上網購物。我也不踢足球,我搞不清楚,但是我喜歡看別人為足球爭論。

其實我自己在想,剛才霍華德·舒爾茨先生在上面講的時候,我覺得是非常了不起的。把喝咖啡這門生意做得這麽大,像中國這麽大的國家,沒有喝咖啡習慣的國家,有近兩千家店,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什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我覺得星巴克是一個很了不起,學習能力很強的一家公司。

我們把每年的5月10日定為阿里日。因為在2003年,這一年,中國非典起來,我們有一個員工去廣州出差,回來的時候,突然發燒。發燒以後,那次是全國對非典非常的恐慌,就把這個員工很快送進醫院,說是非典嫌疑。那個時候我們有一個判斷,剛好是 5月2日,3日,那個時候只要有嫌疑就會出問題。我就把所有的員工叫在一起,幾百名員工整個樓層做好準備,我們公司可能會被迅速的關掉。因為我們所有人會被隔離掉。

互聯網開創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軍事戰爭中毀掉很多的電腦,使得電腦癱瘓。軍方做互聯網是為了防止癱瘓,我們公司有一個準備,我們所有的員工回家工作。我們工程師把線接到家里面。結果第二天,杭州市政府通知我們公司被隔離。我們不敢對外面講,阿里巴巴被隔離了,但是幸好我們把所有的網線電話線接到了家里面。那幾天,全世界的客戶打電話給阿里巴巴的時候,你會發現電話里面回答的聲音有老人,小孩,也有老太太,因為我們的員工回家以後,給爸爸媽媽講,第一聲提起來說你好,阿里巴巴。

其實我們在隔離的八天以內,幾乎沒有人知道我們公司五百多戶員工在家里面辦公,並且接電話的基本上是家里的員工。五月八號,政府說解除了隔離,但是那個女孩還在隔離。為了感謝所有的員工,感謝所有的家屬,感謝自由和陽光,我們就把 5月10日定為阿里日。這一天,所有年輕人,所有的人要懂得自由的可貴,感謝所有的家人為這家公司度過了難關。

我們在5月10日那一天,推出了淘寶網,隔離的日子我們推出了淘寶網,淘寶網那時候有一句話“紀念在最艱苦的時候堅持創業的人”。其實是在隔離的幾天我們推出了淘寶網。也感謝那次災難給阿里巴巴,給淘寶網的成立帶來了很有意義的一天。

沒有家人,沒有員工,沒有大家的努力不可能走到今天。所以我們每年會給家人,給所有的家人,朋友有一個報告。我其實很少參加投資者大會。但是我一定參加家人大會,因為我向家人匯報,我們去年做得怎麽樣,未來準備怎麽做。而且我們每年5月10日 搞一批集體婚禮,大批的年輕人到了阿里巴巴。將近有兩千對的婚禮。現在我們規定,每年只抽簽 102 對,因為婚禮實在太大了。

這樣其實很了不起,我覺得在星巴克做得比我們更好。剛才我在後面聽,看。非常的感動,感謝星巴克照顧我們的員工,感謝星巴克尊重我們的家人。因為一個好的公司,家人付出的代價是超過我們想象的。

但是同樣在星巴克里面,我也學到了很多,學會了什麽是堅持。有一次跟霍華德·舒爾茨先生在上海交流,他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我不只一次跟我的員工分享,我還是想講一遍。

霍華德·舒爾茨有一次到倫敦去考察,在倫敦最貴的一條街,非常昂貴的品牌街里面,看到里面有一個非常小的店在賣奶酪。這個奶酪是非常便宜的,根本掙不了多少錢的。他跑過去問他,看這個老頭臟兮兮的在吃奶酪,你怎麽可能在這麽貴的店里面,居然可以付這麽貴的房租。那老頭說你先買幾十塊錢奶酪,我再告訴你。他說年輕人,這條街從這兒到這兒,全是我們家的。我們幾代人都是賣奶酪的,因為我們熱愛奶酪,這條街這麽熱鬧。我兒子在賣奶酪,我還是在賣奶酪。

其實放棄很容易的。跑到 18 樓跨一步就行了,但是回來是多麽的艱難。我從星巴克里面,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星巴克賣的是咖啡,但是我不相信,人們是因為星巴克的咖啡好而跑到那個店里面去的。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人,我相信你跑到星巴克不是為了品嘗咖啡,星巴克一定放了很多其他的東西,是我們今天的人無法理解的。星巴克在我看來,帶來了無數的熱愛,很多關心,一種交流,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方式的變革。尤其是在中國。

我自己覺得在中國,去星巴克的人,基本上是對生活品質有需求的人,或者是有生活品質的人。而且在這里,你看到的是很多同類的人在這里面進行交流和分享。所以我感覺呢,這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只要在這,如果星巴克有一天只剩下咖啡的時候,那麽星巴克可能也就往下走的時候。如果只剩下銷售額的時候,只剩下開店數的時候,只剩下我們每天賣多少咖啡的時候,我相信星巴克就不會走得太久。

今天我們看到星巴克里面有熱愛,有關心,責任和分享,有把優秀的年輕人結合在一起,道理是和我們做淘寶和阿里巴巴是一樣的。

我們在2003年構思阿里巴巴,淘寶的時候,不知道怎麽做。中國人相信面對面的交流,反正所有人不相信的時候,我都比較好奇,為什麽可以不相信,我們為什麽不可以做做看呢。我認為電腦和電腦是冷的,電腦背後的人必須是溫暖的。淘寶賣的不是商品,是賣的信用,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是有信任的。

今天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在抱怨,我們看到整個社會出現了抱怨。大家覺得這個社會缺乏了信任,但是這個社會信任是存在的,只是你怎麽去關註他。你在網上買東西,你根本不知道那是誰,居然把錢匯了出去。現在中國有4千多萬筆的交易,在我看來不是交易,是一種信任。在我看來星巴克今天賣的不是咖啡,今天星巴克在告訴人們,新的服務,新的體驗和新的生活方式。

小時候,我們鄰居,出了居民區,還有派出所,另外就是雜貨店。雜貨店給我們感覺永遠在這里。我們聊天不可能跑到居民區聊天,我們基本上是在雜貨店門口聊天。雜貨店的老板知道街區里面任何一個人,關心街區里面發生的任何的事情。星巴克是時尚的中心,你看星巴克有人在上網,有人在聊天,有人在談判。所以我感覺到,城市里面需要很好的,而今天的星巴克正在成為強大的公司。我覺得這個是我自己在反思和思考,阿里巴巴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個交易。

第一天我們定位就像星巴克第一天不把自己定義為賣咖啡的一樣,我們從第一天就沒有把自己定義為賣貨的公司。賣貨的公司,其實你們想想看,你今天跑去任何一個超市,沒有一個女孩會在里面逛四個小時買了就走,那是賣貨的。今天女孩在網上待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什麽都沒有買。我也不知道在看什麽。我有時候很好奇,有時候看到我最麻煩參加的派對,他們拿到半杯酒可以聊幾個小時。這可能就是這個星巴克的獨特之處,你們真正的關心用戶,我們把員工當夥伴,只有員工有合夥人的感覺,只有我們自己有合夥人的感覺,我們才能把客戶當成真正的合夥人。

另外,我關註到星巴克員工的年齡,非常的年輕。阿里巴巴剛剛是28歲多一點點,我們女性是48%,本來是超過了60%,但是我們並購了幾家公司,男人比較多一點,就把我們搞下來了。我發現在這兒,在座的很多的女性特別多。這是星巴克了不起的地方。在我們公司,我們有近 50%的員工是女性,33%的高管是女性,我看星巴克中國區的的總裁也是女性。女人比男人更關心別人。

有人說,事實上我也是背後有很多女人支持我的。當然要。員工也要,因為女性除了老公,父母以外,照顧孩子以外,確實花在別人身上超過了自己。所以像這樣的服務性行業,講究體驗的時候,女性有獨到之處。所以人家講,阿里巴巴為什麽那麽多女人,我說不是很好嗎?另外一點,年輕人多,這是最了不起的。我看了看你們的統計,你們比我們還年輕,沒有比年輕更好的財富。

我剛創業的時候,我也覺得不公平,我要是生在比爾蓋茨里面那不一樣了。他24小時,你24小時,24小時誰更快,能做得更有價值,這是公平的。但是我覺得另外一點,很多人想,做首富,尤其是在中國做首富更倒黴,沒有好下場。做首富很核心的是負責任的負,首要擔當責任。你願意為自己負責任,就是一個員工,如果你願意為幾十萬的員工負責任就是霍華德·舒爾茨。

我們人要追求有福氣的人。有時間跟家人,跟朋友在一起,有時間可以去喝一杯咖啡,有時間可以聽音樂,有時間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慢慢的好起來,我認為這才是福氣。我們星巴克也好,阿里也好,今天的公司,我們這些年輕人,工作是幹不完的,錢是掙不完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享受人生的。我覺得在我們公司里面,我們提出認真生活,快樂工作。我們是不希望,認真工作,工作不用太認真。快樂比認真更重要。

我相信星巴克的員工是快樂的,我相信如果你們不快樂,你們是不可能有這樣的笑臉,如何讓大家快樂,就是剛才的房子津貼。但是光有津貼,光有工資是不可能快樂的,不可能有福氣。其實我可以保證比爾蓋茨一定不比大家幸福在哪兒去,他所受的壓力是大家難以想象的。所以我們每個人要想明白,自己有什麽,要什麽,放棄什麽。所以我是特別希望跟年輕人有交流。我自己剛跨過50歲,也老了。但是如果你到20歲,30歲的時候,一定要找一家好公司,找一個好老板。好老板比好公司更重要。當然,既是好公司,又是好老板更好。

我剛才走了一下你們的培訓體系,整個這麽多年獨到之處,說明星巴克是一家好公司,第二我更看到星巴克有很多好的店員和店長,這很重要。我們公司有一個星巴克的店,這個店一天賣1200杯咖啡,在我們公司里面。應該算是不錯,是不是。反正每天排隊。這個說明一個問題,一個年輕人,找一個好公司,找一個好老板,認真的學習怎麽做事,怎麽做人。如果到30歲,40歲,請記住,要為自己做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40歲到50歲,做自己最強的事情,不要強迫自己,而是做最強的自己。50歲到60歲要培養年輕人,讓年輕人做得更好。60歲到70歲,陪陪家人算了。多花一點時間跟孫子在一起,跟孩子們年輕人在一起。70歲到80歲了,就沙灘上多待一點。

我們每個人要把自己的時間定位好,今天我相信星巴克的所有的年輕人跟阿里一樣,今天公司不錯,不是公司領導者多了不起,而是所有的員工知道自己有什麽,要什麽,我們知道自己對社會是有貢獻的,我們的貢獻不在於自己的產品有多好,而在於我們的心有多強。這是我希望跟大家分享的。

最後,我想講,人們講科技改變世界。今天來看,互聯網的公司很厲害,當年我們說IBM很厲害,現在好象不高科技就很落後。其實不是科技改變世界,是背後的夢想改變了世界。理想是一批人一起做一件事情。理想是大家團結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情。我今天看到星巴克的夢想,星巴克共同希望用咖啡去傳載很多人的熱愛和關懷,對別人的溝通和交流,這個是相當的了不起。所以我想如果純粹是技術改變了世界,我今天一定不會站在這里。因為我對技術真的不懂。

我估計我對電腦的使用,你們有一千多號人,我肯定排在一千多名以外。我除了發發郵件之外,有時候看 DVD都不會,不懂沒有關系。不懂裝懂是麻煩。我覺得世界的高科技是為我們這些不懂科技的人服務的。現在 IT已經轉向DT,IT是讓自己越來越強大,我有的,你沒有,我的比你更快。DT,人們正在從 IT轉向DT,DT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是思想觀念的提升。DT 要求每個企業和每個公司更加透明,更加懂得分享,更加懂得擔當責任。DT更重要的是讓別人比你更強,讓合夥人比你更強,讓你的競爭對手比你更強。有人說競爭對手更強不是搞死你的。警察水平好壞與小偷水平好壞成正比的。你只要有遠大的使命,價值觀,永遠不要放棄了自己的使命,公司不管你最大還是最小的時候,不管你多大多小。不管是痛苦還是低潮的時候,永遠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自己的理想,永遠不要忘了自己做人的價值體系和援手。因為只有這樣,接下來的就是時間問題。堅持價值觀,堅持理想,堅持跟一批有情有義的人,一起做一些大家都覺得快樂的事情,接下來就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我非常榮幸跑到這里跟星巴克進行交流和學習。阿里巴巴是一家很年輕的公司,我看了星巴克是 44年,我們才走了16年,每天度日如年,如履薄冰。因為每個人,每家企業都不容易。別人看你好其實未必,即使像我們這樣的公司,包括每個店你覺得容易嘛,KPI 壓在頭上,容易嗎?不容易。

當你快快樂樂的工作,還是惡狠狠的工作,都一樣,還不如快快樂樂的工作。所以阿里是一家很年輕的公司,我們想走102。為什麽102,我們是1999年誕生,你們也是1999年來到中國。我們活了一年,這個世紀活一百年,下個世紀再一年,橫跨三個世紀。我們算了算,還有86年,實在是太難了。但是只有一批共同理想,共同價值觀,共同文化,共同氣質的人,合在一起,才會覺得時間其實過得很快。

阿里也希望跟星巴克這樣的公司一起共同。你們在2004年在中國100家店,大家一路走下來是一樣。我們阿里希望跟共同的路上的合作夥伴星巴克共同努力,共同提升,共同為中國的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是希望。改革中國很重要,但是培養中國的未來更重要。今天來星巴克的人,都是中國未來的人,我們共同給他們有更多的熱愛。你們給他們的愛越多,他們種的愛越多,未來釋放的愛越多。所以謝謝大家,謝謝全世界來中國的公司很多,你們很了不起。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22

江南春最新分享:學習互聯網,但我和互聯網相反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2/153725.shtml

導讀 : 黑馬會總會會長、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受邀參加“萬馬在線”分享,其以分眾傳媒為例,為黑馬會十三大行業分會會員群、全國100+地方會員群及黑馬營群共計40000+黑馬講述了他這些年的思考以及做出的創新變革。

江南春(黑馬會總會會長,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

以下為i黑馬整理的江南春分享精選:

存量:資訊模式在變,人的生活空間基本不變

十年前我一直在想什麽是傳播,最後發現傳播就是兩個方向: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主動是指人的資訊模式,被動是指人的生活空間。比如說,一個90後的資訊模式是QQ、人人網、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空間是寢室、食堂、教學樓、操場;二十幾歲到45歲的人,資訊模式是微博、微信、百度,生活空間就是寫字樓、公寓樓、電影樓;那年紀更大的人的資訊模式是電視,生活空間是社區、賣場。我認為“圍捕”一個消費者,就是左手抓住TA最主要的資訊模式,右手抓住TA最主要的生活空間。

我認為媒體業的研究不應該是從電視、報紙、戶外、互聯網等媒體形式上去區分,真正的核心區別在於消費者取得信息的模式不同,主動的是人怎麽去找尋信息,被動的是人怎麽在生活空間被信息所觸達。

“最好的方法是不折騰”

中國目前最大的挑戰是什麽?是信息多元化、碎片化,甚至現在媒體行業已經不叫碎片化了,叫粉塵化,已經連碎片都沒有了。因為這個時代的信息量太大,真正能夠記得住的信息太少,真正能夠記得住的信息只有重大的社會事件和娛樂事件,例如習-大-大訪美,南海危機了,亞投行成立了,或者是郭美美被抓了,王菲謝霆峰複合了,劉翔又有新戀情了...但是一個商業品牌很難在今天這樣大信息量的世界當中被廣泛關註到。

而多元化、碎片化(粉塵化)的資訊模式帶來兩個後果:

第一個後果是說一個新的品牌獲得消費者認知的成本點變得很高。十幾年前,如果你去投電視廣告,砸下幾千萬,很明顯的你就能夠看到效果,感受到自己知名度的大幅度提升;而現在,1-2億下去也不一定靠譜。這就對一個創業公司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

第二個後果是一個老品牌想傳播新信息也變得很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康師傅是中國一年花二十幾億廣告費的客戶,我相信你們一年當中肯定看到過康師傅冰紅茶、冰綠茶的廣告,但是你真的知道康師傅冰紅茶、冰綠茶現在的代言人是誰,廣告語是什麽嗎?恐怕有許多人不知道。這就是我們所經歷的一個時代,即使是一個老品牌想傳播一個新信息也都很難。對於一個老品牌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以前的品牌信息一直用到底,不要輕易去改變。比如說海飛絲,過去七、八年當中,它用的形式就是蔡依林代言,廣告語是去屑實力派。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對於很多知名品牌來說最好的方法是不要折騰,市場部門不要太勤奮,可能給品牌帶來的價值更大。

“賭對娛樂,依然可行”

另外,還有一個方法在今天是可以成功的,就是賭對娛樂。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認為賭對娛樂依舊可行。加多寶《中國好聲音》、立白《我是歌手》、伊利《爸爸去哪兒》依舊很成功。中國有幾千個欄目,大家能夠記得住的欄目大概也就是五六個,賭中國前五大欄目的冠名贊助商,我認為是靠譜的。在這麽多欄目當中必須賭頭部力量,賭最牛逼節目的冠名贊助商。我為什麽一直強調冠名贊助商呢?消費者消費的是內容,不是消費廣告。加多寶中國好聲音,立白我是歌手片中廣告都有幾十條,恐怕很大部分想不起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賭最牛逼的那個冠名贊助商才會有效。當然,這對創業公司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去年大概3-4億左右的王牌欄目的冠名贊助權,今年已經漲到了5-6億人民幣的價格,所以這就是伊利、加多寶等這些土豪公司的優勢所在。

關於娛樂,除了最牛逼的節目之外,還有那些最牛逼的電影。我們大概從2009年開始賭電影院,當時電影院大概只有幾千萬的收入,現在都是十幾個億的收入了,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這幾年電影也成了最核心的娛樂消費方式。

在主動資訊方式上,還有一個方法: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創造可以被傳播的內容。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但是可遇不可求。大家可以看到小米、褚橙這種成功案例出現。這種方式在微博火熱的時候往往容易成功,但是在目前的狀況下,以微信為主導的商業品牌傳播絕大部形成小圈子傳播,實際在整個社會上沒有引起廣泛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現在大家都很喜歡做爆款、搶頭條,但是要知道汪峰都經常搶不到頭條,對商業品牌來說,搶頭條就會變得更難。這不僅需要產品非常強的在社會話題中的融入能力,還需要CEO本身的影響力以及團隊的話題制造能力。這對公司本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個別成功的案例都很難被複制。

“在品牌傳播上我是和互聯網相反走”

剛才談了主動的資訊模式,我認為分眾做的是被動的生活空間媒體。一個人的資訊模式永遠在變化而一個人的生活空間很少變化。所以分眾的工作就是把廣告植入到消費者必經的生活軌跡當中,成為那個時空中他們唯一的選擇。為什麽要成為唯一的選擇呢?

其實我的內心是比較反互聯網的,互聯網在傳播層面上導致的一個結果是消費者取得信息的成本為零,但是選擇成本太高。我遵循的原則是我們可以選擇消費者,但是盡量不要給消費者太多選擇。比如說晚上大家有120個電視頻道,電梯口只有一個頻道,馬路上你一天路過一百多個公車車身廣告和一百多個候車亭,你不一定記的起那些品牌是什麽,而面對社區的電梯里的框架海報就沒有那麽多,平均是二部電梯六個海報,你早上你爬起來第一個廣告,晚上回去最後一個廣告,一二個星期上上下下這幾個電梯海報往往你是有印象的。分眾的廣告模型在碎片化的今天反而是聚眾的模型,就是說把1.5億到2億的都市主流消費者聚在了他們的必經的生活空間當中,形成大規模的品牌引爆能力。

分眾想解決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沒有人要看廣告。廣告是個招人厭的東西。廣告要被人看在內容資訊型媒體中必須植入內容成為話題,消費者想要看的是內容,大部分硬性插播的廣告往往沒人關註。而分眾是一種渠道型媒體,根本就沒內容,它把廣告放在了一個比廣告更無聊的時間和空間,這段時間中廣告就更容易被人接受。所以我認為世界上最難看的雜誌可能就是航空雜誌,航空雜誌就是一種典型的渠道性媒體,當你坐在飛機上你會發覺,在那個場景,在那個處境和空間當中,你會不自覺去看航空雜誌,內容記不住,往往消費者記住的都是廣告,像卡地亞,勞力士,奧米茄,像極草,龜齡集,半山半島。這是分眾一個很重要的存量,分眾抓住了消費者在必經生活軌跡中的碎片化片刻無聊的時間。

分眾第三個想做的事就是分眾。在創立分眾的時候我就起了這個名字,細分受眾的媒體,站在大眾媒體對面。CCTV是中國覆蓋最廣泛的媒體,我們不覆蓋那麽多人,但是我們把整個廣告聚焦在中國最核心的消費者當中。拿樓宇電視廣告來說,6億-7億的農民跟我們真的沒有什麽關系,再把6-7億都市消費者當中二十歲以下、五十歲以上的去掉,你會發現大概還留下三億人,其中一線城市月收入超過五千塊以上的、二線城市超過三千塊以上的受眾族群,大概就是一億多人,所以分眾牢牢圍繞這一億多人展開,雖然一億多人只占中國人口的10%多,但是它代表中國都市70%的消費力。而框架廣告表面上在社區中什麽人都有很難說分眾,其實它背後很早就建立了物業雲,根據物業數據去區分受眾精準投放。例如國美,蘇寧可以從樓齡選擇剛交樓入住率低的樓或交樓後十年的樓,奔馳寶馬汽車可以選擇5萬元以上的樓盤,而Polo汽車可以選擇2萬元左右的樓盤,家樂福可以選擇家樂福旁邊三公里左右的樓盤。

變量:智能手機對分眾業務有影響但有限

我認為以上就是我們的存量資產,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些存量會不會受到挑戰呢?

其實我們2010年就在研究,當智能手機產生的時候,會不會使我們的無聊時間變得越來越有聊了呢?以前在互聯網時代我們不會發現這個問題,因為人們不可能帶著PC走來走去,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如影隨形,會不會把我們的無聊變得有聊,從而讓我們失去舊有優勢呢?事實上過去五年,我認為手機影響了所有媒體的生意,比如說報紙受到了手機新聞端的一個很明顯的影響,呈現每年20%-30%的廣告收入下跌。再比如說戶外媒體,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原來你坐在車上沒事就是看看車外,就會看到各種各樣不同的媒體,但是現在不是了,郵件、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大量的坐車時間被奪走了。

事實上智能手機對分眾的業務影響我們也做了全面評估。首先它對框架業務,如電梯海報等幾乎沒有影響,目前3G、4G信號覆蓋沒有那麽好,70%、80%的公寓樓電梯一關門,基本上都沒有3G、4G信號,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只有兩塊海報陪著你。另外,這對賣場和電影院也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逛賣場目的推車購物,而電影院燈一黑,就開始進入場景,很少有人說利用這些場景和時間抓緊玩手機。

實際上,只有樓宇電視受到了一些影響,原來在電梯口看手機的人大概只有5%左右,但大概在一年半之前這個數據漲到10%一20%。分眾大概每天有1億多人在看樓宇電視,如果看手機比例從5%漲到10%一20%以上的話,對分眾產生大概一千多萬到兩千萬的影響,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影響但有限。

我總結了一下,各媒體受影響大小程度主要取決於三點:

第一點在於你無聊的時間有多長。譬如說你坐在車上或者餐廳里面,無聊時間相對比較長,經常拿出手機來看,而在電梯口可能只有兩分鐘,兩分鐘幹不了什麽正事,所以相對影響就小一點。

第二點是舒不舒服。比如說你坐在車上,坐著舒服容易看手機沈入進去,電梯口站著看手機沒那麽舒服,而在電梯口你還得註意電梯來沒來,所以這個時候你的註意力不會太集中在手機上。

第三點是狀態穩定不穩定。比如說你是在車上或餐廳里坐著的,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容易拿手機來看,而你在電梯口,一會兒要進去,一會兒要出來,狀態是不穩定的,看手機的人相對就少。客觀上講,整個分眾業務由於智能手機的產生、移動互聯網的產生,受到了一些影響但很有限,與絕大部分媒體相比而言,我們是幸運的。

增量:向上雲戰略,三雲合一,雲決定屏

一樣東西總有它的正反面。但是移動互聯網到底能夠給分眾帶來什麽增量呢?

這幾年我們也在不斷地學習移動互聯網。媒體未來最核心的問題是精準、強制、互動,精準是指你怎麽能夠鎖定更準確的目標受眾,更精準、更細分;互動是指你如何形成跟消費者之間更強的互動關系。這是分眾發展的兩個方向,因為分眾在強制這一點上做得比較強了。

在精準上,我們除了建立物業雲之外,我們也引進了百度雲,後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精準的打法,百度現在70%流量來自於移動端,一個樓里幾千人一個月用百度手機端搜索過什麽是同這個樓的經緯度綁定的,百度移動端可以研究分眾每個樓的數據來分析不同樓消費者,哪些詞語的搜索概率更高,對什麽品類、品牌比較感興趣,這形成了我們的百度雲,所以分眾不僅僅是LBS的,而且在背後研究了不同樓的消費需求。

在百度雲之外我們現在又在研究電商雲,今年開始在研究執行電商雲模式。我們發現百度也有一個缺陷,對於人生里程碑的問題,比如說買樓、買車、母嬰、出國留學這種人生比較重要的事件人們往往都會去搜索,但是對於快銷品很少會去搜索,好比你不太會去搜索康師傅、海飛絲,那麽應該怎麽獲取這些快銷品的消費需求呢?現在電商實質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通過跟電商合作,可以獲悉哪些樓宇都需要哪些快消品需求。

所以分眾在未來要形成三雲(電商雲、百度雲和物業雲)合一,用雲決定屏,雲端的數據來決定我們的框架,怎樣放置廣告更精準。

向下O2O戰略,從互動到交易

與此同時,我們還在互動上做了非常多的研究。比如電梯口的廣告,你只要對著廣告微信搖一搖,就可以得到這個品牌所對應的優惠券。但這也有一些阻礙,因為紅包搖一搖要打開藍牙,另外還受制於品牌商願不願意在某個位置給予大力度的優惠,同時還要求這個品牌商是知名品牌,才會激發消費者搖一搖的動力。

去年5月20日,我們做了一個圍繞分眾分享打造的玩法,只要關註分眾分享就可以在電梯口通過搖一搖或掃一掃,獲得一個現金紅包,人人有份,最後留下了三千萬左右的用戶群。所以在分眾打某個品牌廣告的時候,通過分眾專享推送,就可以推送出非常多的優惠券,特賣信息等,產生跟消費者在手機端的互動。

分眾專享的成立,使得分眾屏幕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形成了一個更有效的鄰近關系,但是未來更有效的關系是NFC,隨著APPLE PAY,三星PAY的崛起,未來NFC技術形成的互動可以直接走向交易。

對於分眾而言,可以將所有的屏幕、板位和一百多萬個點位都能轉換成“門店”,最終不僅讓消費者看到廣告,而且還能跟消費者形成互動和交易。

《萬馬在線》2016年一季度超級課表,除了江南春,還有......

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