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集集团四季度巨亏 停产风波仍在继续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212/07395846098.shtml


中集集团集装箱停产“风波”仍在继续。

金融海啸令中国出口放缓,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简称中集),受需求放缓影响,干货集装箱制造业务已全线停产。

整个集装箱行业也一片萧条,订单不继、裁员停产,寒风吹彻整个行业。

“中集的寒冬或将持续整个2009。”一位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说。

中集,如何突围?

全线停产

2月6日,时代周报记者先后走访了中集在深圳的两家公司基地:位于蛇口码头的南方中集集装箱制造公司、位于龙岗坪山的南方中集东部物流装备制造公司。

虽然已是农历正月十二,两家基地尚未见开工迹象,厂区内也看不到员工身影。南方中集集装箱制造公司员工告诉记者,“停工两个多月了,坪山的集装 箱生产也停工了,大家轮休回家,发800多元的工资”,“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放假”。“原因是金融危机嘛,没有订单了。”当被问及何时可以复工时,该员工称 现在还在等通知。

去年12月4日,道琼斯通讯社发表一篇文章称,中集干货集装箱部门2.2万名员工,正放假在家,不过,中集仍在向这部分员工发放薪资,并且为部 分员工提供换岗培训,中集目前的员工总数为5.8万人。东方早报则在第二天刊登文章称,中集的干货集装箱业务已停产两月,该公司的放假人数,相当于员工总 数的38%。

2月6日,中集总裁办媒体关系主管刘敏娜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每年淡季都会有工人放假轮休,停产也是周期性的。”不过刘敏娜对时代周报肯定地说:"集装箱业务是中集最早的、也是最具优势的核心主业,尽管短期内缺乏订单而停产,但中集绝不会放弃集装箱业务。”

刘敏娜对记者说,集团的集装箱制造业务,尤其是干货箱制造业务是一项季节性变动业务。通常自第四季度到第二年的一季度都为传统的生产淡季,淡季工厂一般会由于开工不足而会有部分工人放假。

然而,对于中集停产的消息,接受采访的券商研究员多半并不吃惊,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当前整个国际海运业处于历史低潮,作为集装箱制造行业全球老大的中集受到影响实属正常。

中集集团在12月8日发布的停牌公告中解释,2008年第四季度,由于全球金融海啸造成中国外贸出口急剧下降,集装箱贸易量下滑,影响集装箱的 新箱需求量。因此相对于以往年份,干货箱制造业务更早进入淡季,整个中国干货箱制造行业也基本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同时还表示:“中集已在近年主动调整 产品结构,公司收入与盈利已不再单纯依赖于干货箱业务。”

“中集集团10月份的订单只有1000个标准箱,而去年10月份的订单数是10万个。如果是在六年前,这场金融风暴可能让中集一蹶不振。”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此前在一个内部会议上公开表示。

六年前,中集集团80%的销售额来自干货箱。经过多年产业布局调整,现在集装箱制造的利润只占集团总利润的50%。

尽管如此,中集四季度亏损仍可能直接受累于集装箱业务。

四季度巨亏

与员工放假带来的成本相比,中集旗下生产基地大面积停产后,市价高达93亿元的库存钢材如何消化更令人头疼。

据中集公告显示: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集团钢材存货金额高达93.5亿元,比2007年底的78亿元,新增超过15亿元。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2008年8~9月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急剧下跌,许多地区的线材、螺纹钢、热轧卷板、冷轧板、中厚板的价格几乎跌至 2008年初价位。集装箱主要原材料为热轧板,其中3mm热轧板从2008年年初的近4500元/吨,涨至年中近6000元/吨的高位,9月后就持续下跌 至近3700元/吨。

中集的高额库存将面临巨大“浮亏”压力。

2009年01月23日,中集集团发布2008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净利约15亿元左右,与上年31.6亿元相比,下降40%~60%。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6.7亿元。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17亿元。 但在四季度,公司亏损2亿元。

中集集团将四季度亏损归咎于外部因素,公告称,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全球航运市场及国内经济下滑的影响,第四季度集团主要产品—干货集装箱基本停产,道路运输车辆需求下降,使公司相关业务盈利下降;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亏损的2亿是否来自集装箱停产和库存的“囤钢”?中集总裁办人员对此语焉不详,但同时对时代周报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集装箱订单减 少,中集集团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但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装备、海洋钻井平台都是需要大量用钢的业务,因此中集库存的钢材会很快消化掉。

转型图变

尽管集装箱业务目前已陷入困境,但中集坚持未来仍以该业务为主营方向。刘敏娜向记者表示,当中集把集装箱业务做到极致之后,三年之前就开始了开拓新利润增长点的工作。公司发展了两大非支柱性产业—车辆和装备行业,它们成为公司抗击冬天的利器。

实际上,中集一直在不断扩展自身的业务领域,以求减少在营收等方面对集装箱业务的依赖。此举被外界理解为中集集团的多元化,而且中集集团一直也被认为是一家成功的公司。十几年间,它将中国制造业的各种优势做到了极致,成为集装箱行业的世界霸主。

2002年和2003年,中集分别收购了扬州通华和济南考格尔两家企业,并以此迅速搭建了中国华南、华东以及山东、华北大部分的专用车生 产,2003年5月,集团又购买了美国一家半挂车企业,拿下美国公司技术,并将国内零部件直接配套其在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现在,中集集团已占据美国集 装箱骨架车60%的市场份额—其进入该市场的时间不过是3年。

刘敏娜告诉记者,通过并购,除集装箱业务外,无论是专用车辆还是能源装备,公司都希望打造“全系列”产品线,来赢得行业比较优势。

截至2007年,集装箱、车辆和装备业务产品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69.82%、19.9%和9.2%。尽管从数字上来看,后两大板块未能比肩集团的核心业务,但其发展速度却甚为惊人。

以专用车辆为例,2002年刚刚起步时,该领域的收入仅为1805万元,截至2007年,销售总额已达到97.24亿元人民币。目前,中集集团的集装箱半挂车、栏板半挂车已实现国内销量第一,混凝土搅拌车则位居全国第二。环卫车、消防车、混凝土泵车项目也在启动之中。

现在,全球经济恶化已势无可挽,中集集团主业已受到波及,公司推行的“多元化转型”能否挺身而出,成为中集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亦是中集正在寻找的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75

24 Mar 2009 - 投資組合回報重上100%,惟走勢陷阱仍在!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24-mar-2009-100.html


筆者繼續從陸東「智者傲行」一書,選出了一些值得細味的段落!筆者工作持續忙碌,最近只能勉強抽點時間寫Blog,希望下個月可抽多點時間研究一下個股!

投資成功需要分析與耐性,前者大部分都有,後者十居其九個半都沒有。分析可從書本學到,耐性是性格問題。(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於投資上仍被耐性凌駕,現正在學習及培養真正的耐性,尤其是現時這個未有方向的市况。

學懂獨立思考,就會學會堅持,養成獨特的性格。(陸東「智者傲行」)

不要盲從集體意志,獨到眼光,才是高低之分。(陸東「智者傲行」)

除了樂觀時過分樂觀,悲觀時過分悲觀,大部分人還犯了一個毛病,就是欠缺遠見,永遠被一個個框框限死着。(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先前已討論過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只懂隨波逐流,大眾樂觀時過分樂觀,大眾悲觀時過分悲觀,以為自己是The Special One,現在就算贏錢,最終亦會輸掉!

小投資者的眼光往往太過短淺,而企業家的目光着實長遠。(陸東「智者傲行」)

很多小投資者去分析一間公司,其實所知少少,亦沒有企業家的素質,但這卻不是問題所在,試問有幾多投資者有企業家的素質,又會清楚知道公司的全部資料!最緊要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玩一個資訊不平等的遊戲,要看重風險管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95

「傳媒」仍在不斷「傳霉」!比「財經演員」更「財經演員」的「財經演員」!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6/7-jun-2009.html


筆者說過,云云投資評論家中,近期只信陸東及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龔方雄。不明白為 何有些投資者還在留意那些「財經演員」的所謂評論,天下烏鴉一樣黑,有些 標榜自己和其他「財經演員」不同的「財經演員」,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矣,說自己怎樣灑脫,何不直認自己亦是一個「財經演員」!

最近看傳媒訪問兩位近期爆光最多的所謂新晉投資評論家,一邊鬧「財經演員」說話毋寧兩可,一邊又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其實自己說話更取巧,無論他們幾有料,可是他們比那班「財經演員」更「財經演員」!

可惜的是,「傳媒」為了取閱觀眾、聽眾及讀者,金融海嘯後,仍在不斷「傳霉」!

近 月陸東對大市沒有進一步評論,但回顧他的著作「智者傲行」,他於去年尾金融及投資環境惡劣時,堅持至今的恒指20,000估值,在很多投資者(包括筆者) 不信不信還需信下,現時其實和測中已沒兩樣。他對香港樓市的預測「2003年開始的地產牛市,在2008、2009年的大調整後仍會繼續」亦測中了一半, 另外一半「傳統一線中產屋苑樓價可升到1997年高峰期......2011年新供應開始增加,風險則越來越大」相信大家(包括筆者)仍半信半疑,但又好 像不可不信。

至於龔方雄,他最近接受了不少中港傳媒訪問,值得參考。
-------------------------------
國內將有兩次降息過程,而其降息的基點分別為0.27%,但會是不對稱的降息,也即是降存款利率,而不降貸款利率。對於中國銀行業和上市銀行股價,其盈利和股價都未見頂。

在 目前全球通脹的情況下,通脹預期是對股市最大的利好。現在全球央行要防的是通縮預期,寧願冒通脹的風險而不願冒通縮的風險。現在是通縮的環境,大家有通脹 的預期,覺得通縮是暫時的,這樣就有利於經濟複蘇,有利於不斷的買房、買車。但如果未來真正出現通脹的情況,那個時候就不一定有利於經濟和股市了。那個時 候,各國央行可能就要改變政策,可能就要開始緊縮了。

國際形勢正在穩定下來,系統性風險極大降低,國際經濟和市場都出現了複蘇和回穩的初步跡象。如果國際經濟和市場只是出現初步回穩的跡象,那中國的複蘇就是在加速。中國已經遠遠逃離了底部。

中 國經濟複蘇正處於加速過程中,A股市場已經轉入牛市的初級階段。中國消費者的表現比預期想像的要好得多,這是中國經濟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中國經濟最困難 的第一季度,中國的消費者大量購房、購車,超出了市場很多人的預期,也是這波股市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消費+投資引起市場估值的重估是市場上漲的動力。我們 一直認為,H股包括A股都處於牛市的初期,現在是高點越來越高,這種估值就回到了歷史的正常水平。

下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就是私人經濟主導的投資。年底之前房地產庫存會消化完畢,預計下半年開發商會加大購地及投資,房地產企業的資產回報率和盈利能力也會上升。他同時還看好汽車及耐用消費品板塊。

目 前車市不是短暫複甦,而是歷史上的「第三次汽車浪潮」,中國汽車牛市已出現。目前,中國的城市人口有6.6億,一綫和二綫城市人口加起來不過2億左右,剩 下全是三綫城市人口。龔方雄認為,三綫城市的居民收入已經達到了可以買車的水平,以及對汽車需求強勁,故他相信這一波汽車牛市持續時間將較以往長。

今年以來消費者購房踴躍,使得全國範圍內的房屋住宅庫存消化時間,從原本的兩年縮減到了7個月,很多城市的房產將從「供給過剩」轉向短期「供給不足」。另外,在信貸激增、通脹預期加強的背景下,現金充裕的開發商買地,一定程度上也出於抵禦通脹的考慮。

短期之內,港股和內地股市會繼續上升,但中期則需要關注美國經濟的一些風險。若美國經濟下半年無法出現反彈,則海外股市很有可能進行調整,A 股將會受到影響。
-------------------------------
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的持股過去一週沒有什麼特別新聞,除了下列一則有利於魏橋紡織(2698)的業務及生意。
-------------------------------
魏 橋紡織(2698)是中國最大的棉紡織製造商,主要從事棉紗、坯布及牛仔布的生產、銷售及分銷業務。內地紡織業經營狀況好轉,4月份出口紡織品服裝達 124.9億美元,按月增長2.7%;加上發改委為穩定棉花價格,決定向市場投資一萬五千二百噸國家儲備棉,以滿足紡企需要;種種迹象顯示,紡織業次季有 復甦勢頭。
-------------------------------
持股中,宏華集團(196)及新奧燃氣(2688)股票呆了一輪,有起步跡象;若要筆者於現有持股加注,會選宏華集團(196),石油價格持續上升,有關開發油井的生意亦谷底反彈,於相關股票中,宏華集團(196)算是落後的一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75

麥先生之發展(仍在更新)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176


註: 多謝Louis兄之提醒。


 


麥紹棠,一名商人,有二子,大子為香港雜誌Milk之創辦人,二子為大家熟悉的明星麥浚龍先生。

 

 


麥先生在1991年中建電訊上市,上市後不久,曾洽力寶和龔氏地產爭奪的,已故前和黃大班、曾和劉鑾雄並為華置大股東韋理掌舵的前稱藍寶石、亞洲證券、華人地產、的丹楓控股(271),最終失敗,其後搞搞財技,購入不少東西,股權逐步攤薄。


1999年至2000年間,公司憑著「電訊」概念,公司和信和置業換股,並合作在信和管理物業中,提供網絡業務,又和劉德華合作搞網之刺激,股價一度炒上5元(即未合股前的50元,除權後的20.5元)。

另外,公司在2000年購入經營幼兒電子產品業務偉達燊(1169),易名中建數碼媒體,之後和海爾注入無線電話業務、網站及出版業務,易名其海爾中建集團,並購入原上市的資產幼兒電子產品業務,在2005年正式退出,成功使十多億的空氣變成大量現金,並因此派發68仙股息。其後欲再把該等幼兒業務在創業板上市,但最終告吹。

中建電訊在2001年左右,重組前稱,陷於財困的誠德國際集團、浩宇科技的中建電訊科技(261),在後期幾年逐次以高價、低換股價,把變壓器業務、無線電話業務,之後把公司土地賣掉給母公司,又後來2次私有化不成功,中建電訊最後以保證回購價把部分股份賣給惠理基金(806)及德意志,減持以恢復上市地位。


2002年中建電訊宣佈,10合1,之後4供1,每股5元,又1送5股,即是2供3,每股83.3仙,獲得大量資金,以這些資金作為認購中建電訊科技(261)之本金。

2006年中建電訊認購蔡先生在文中暗中提及的,聲稱為朋友開的易貿通(8163),其後,麥先生逆向收購,以一個東南亞林由相對控股,變為絕對控股權,後來代價稍降,又批股集資,在2008年正式成功購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3/GLN2007102308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114/GLN2007111421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30/GLN20080330009_C.pdf


最後中建電訊在2007年個個炒「仙股」高峰期時刻,學達利國際(608)賣掉榮暉國際(990)股權一招,把中建電訊科技大批股權減持,取得大量現金。次年,公司最大客戶不再下單,故發盈警,不久又想合股,然後注入業務,惜失敗。


2009年,大股東以50仙作出局部回購,大股東無本增加了自己的持股量,也可以絕對控股此公司,這些就是財技了。

前幾日,公司聘請前中信高人王先生坐陣,估計又再重演點石成金之歷史,但現時是等待套現,並不是有概念可炒,這是需要留意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809/GLN20090809001_C.pdf


如果需要更多考證,可以告知,我會儘量找出舉證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65

為甚麼會有老千股?(仍在更新中)


應takeout兄近日認為小弟的東西可以做教材的啟發,我就在這兒嘗試探討為甚麼會有老千股。在談談為甚麼會有老千股之前,先在此重新定義甚麼是老千股。


老千股指是經常以集資為導向,且大股分作出的收購/出售項目,均是極大地損害股東權益,但對大股東的有利的股票。


他們常用的手法包括:


(1)以「供一般營運用途」不停集資,但公司並無明確指出集資用途或有一定的集資需要,但發行新股的價格顯然低於公司實際的價值。

(2)以高息貸款為名,向大股東的關連人士借款,其後因種種原因抽取公司資金。


(3)以各式各樣的概念,以一個非常不合理的價值,向大股東或其關連人士收購一些完全未具商業價值或是回報率低的資產,或以低價出售一些極具潛力或回報率超高的資產。


(4)利用公司資金,購買各種不具商業價值的私人飛機、遊艇及豪宅、會藉等,以供個人享樂之用。


(5)大股東的薪金水平和他們的表現不相稱。


他們特徵包括:


(1)大股東看來持股大部分約10-20%,甚至無明確的股東: 因為大股東佔的權益較少,賺的錢對他們的身家益處甚少,反而直接地把資產注入或是向公司拿取福利,取得利益更大,所以他們較有誘因去搶奪股東財富。


(2) 通常和財資界和傳媒人士有極緊密的關係,甚至自身有證券行: 因為他們集資頻密,如果沒有足夠的概念、宣傳和集資管道,就不能成功集資到足夠資金作他們使用,所以他們的股票會經常出現在傳媒中,或需要和財資界多作溝 通,方便集資,又或是大股東本身已是證券行控制人,因財困取得控股權,故些需要用非常手法集資,以確保最重要的上市地位不致失去。


(3) 與部分上市公司各有互控關係:因他們本身控股權不穩,故此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會和其他老千股合作,互相控股,務求以最少資金控制最多的股 權,或是互相作出表面上不關連,但實際上交易雙方都明白的交易來製造賺錢的機會,以達致以最少資金鞏固控股權的作用。


為甚麼會有老千股?


其 實老千股的來源,其實主要都是因為大股東或上市公司財困而起,需要用各式非常手段去籌資解決問題,部分成功後發覺這樣是一種財路,少部分懂經營之道的,其 實都有成功的機會,但大部分就此放棄經營,終致被財技人士控制不自知,終致失敗,被財技人士接管,但財技人士也是不懂經營之輩,故此屢屢虧損,亦繼續不停 以該種非常方式去集資,終致常態,又或是本身只當上市公司為集資工具,導致被人定義為老千股。


那大股東財困的原因,有以下各端:


(1)大股東有不良癖好: 因他們可能因為經歷中,有自卑心態,看見上市後自己身家大增,信心增大了,亦在上市過程中或其後和金融界接觸中,發覺他們很容易賺錢,就很容易把持不住,投入加入他們的行列,例如喜歡賭博、炒賣股票、樓宇或槓桿式工具。


(2)借貸過大,時勢不就破產: 在好景時,因受部分投資銀行誘導提高槓桿水平,又或是因多種因素導致頭腦過熱,加大投資且大量舉債,導致在逆境時防守性不足,陷於財困。


(3) 本身已在夕除陽行業,經營困難: 該行業本身已到競爭激烈階段,落後者已無獲利,且大股東本身的財務資源已不足支撐公司,故寧願出售業務予財資人士表演,又或是予財技人士包裝公司上市,目 的乃在上市地位,賣掉上市地位後以高價售出上市公司地位套現,作退出投資養老及增加私人業務投入之用。


(4)大股東本身業務過多: 由於他們投資行業過多,或是資金需求過大,但回報尚未能夠體現,故此面臨財務困難,有必要利用上市公司的集資功能及股權不集中的地位,來作出對大股東有利的安排。


至於為何股東們會誤墮老千股,最後不能自拔亦可能有以下原因:


(1) 資訊不對稱,甚或有誤導,又或是未曾過濾資料接受


(2) 投資心態問題


(3)沒有能力去處理大股東的魚肉


鑑 於大股東財困或財力不足以救公司,導致資金鏈破裂,又或是本身目的只在吸納市民的資金供私人投資用途,導致需要以非常手段集資,但其後因各種關係,演成常 態,加上小股東和大股東資訊相對不對稱,加上投資心態不足,故此誤墮老千股,且愈陷愈深,加上公司連連虧損,需經常集資,並因自身對法例認識不足,故此終 被財資人士吸光所有投入,此亦是老千股吸乾股東資產的由來。


此為老千股序。


若有任何改善之處,請隨時留言告知,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29

一次非常不超值的收購-十友控股(33)(仍在更新中2010/4/25@11:45pm)


(註: 謝鱷兄提醒及tsebbb兄更正。)


(1)

關於早期的文章已一大堆,請看此 處

總的來說,他們的一元店是有競爭優勢,但經濟酒店需要的資源甚多,但公司資本甚少,其實不適分做這 一個行業,而證券行 在人脈已先天不足,況且搞這些前期費用甚麼,其實是浪費金錢。

至於遼寧項目,其實個人認為,如真的有心做,其實可以以人力資本代出 資,但是我認為做這些低成本高效益的業務,偶一為之則可,但長期則是對大股東的心力是挑戰,影響本業經營。

小弟用心經營這個股票博 客,就只是寫股票圍繞的人知事,如果叫我寫其他不擅長東西,也許就沒這樣的成就了。

但我最初的文章已談及公司已賣殼,結果 不幸言中。



 

 

這家公司肯定心虛,今次這份文 件pdf是鎖了,轉成Microsoft Word也不成,所以打也花時間,但我可以剪圖啊,哈哈。


(2)

今 日公司宣佈向一位本博常客熟悉的唐乃勤先生購入Market Season Limited(即圖中提及的目標公司),其控制和協海峽信用投資有限公司90%股權,作價3,243,750,000元,即32.4375億元,即整體 作價3,604,166,667元,或36.04億。


至於這32.4375億,係全數以無息可換股債支付,換股 價1.25元,可換 25.95億股,較停牌前1.68元,折讓25.95%,至於其架構如下。

如以4月22日價格計算,作價則為81.483億,整體估值為90.54億。




至於其餘10%股權是由北京實業總開發公司 持有5%及鄭逢時先生持有,我們稍後會談談這些公司及人。

至 於持股量變化如下:



(3)

關 於該公司的 描述如下:


http://www.12312.gov.cn/swxy/xydb/634140.shtml

和 协海峡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是由大陆、台湾、香港的三家股东发起,在北京注册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 亿美元,主要经营为信誉良好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融资担保及相关的投资和咨询服务。

和协海峡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是大陆第一家建立境 外资产补偿 机制的合资担保公司,将成为两岸三地联合创办的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融资担保机构。

至於公告有更詳細地談及:



 (4)

至於賣方的唐乃勤先生,其實在談駿新能源那些貼也談不少,在此轉貼至此,其實他是一個金融掮客,只是做刁,亦有不少麻煩在身。 他旗下的駿新集團(91,前德榮投資、駿新能源,不是今次的賣方之一),和譚木匠(837)主席的哥哥因一些關係鬧翻,所以現在出現不少問題。

他也是損害股柬權益的剋星。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03/21/zt0903210005.htm

來港奮鬥 人生轉捩

 唐乃勤早年在內地 接受教育及生活,由於父親早逝,全靠母親艱苦地撫養他和姊姊弟弟,後來唐乃勤趁 79年毅然隻身偷渡來港碰運氣;由於在港舉目無親,所以投靠一位朋友。

 「1979年是我 人生的轉捩點,從家鄉三水偷渡來港,希望謀求更好的生活,自75年中學畢業後,我 便出來工作,還記得那個年代在家鄉工作,每個月只得十多二十元,生活非常艱苦。」

 當年來港短短一星 期,唐乃勤在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一間塑膠工廠工作,「我可算是幸運的一群,來港一 星期便有工開,暫時解決了當時生活的問題,那時白天工作,晚上睡在一張帆布床過著『朝拆夜鋪』的生活,由於煮食亦在工廠內,生活簡單刻苦,所以每個月九百 元薪金剩下五百元作儲蓄,以寄錢回鄉,幫助改善家人的生活。」

自強不息 小本創業

 「大陸改革開放 後,我雖然人在香港,但仍與舊同學保持聯繫,他們有的已經在家鄉市政府當官,記得我 向當時的三水外貿局的處長求助,表示自己擁有塑膠加工技術,但缺乏資金,想找伙伴借貸創業起家。」唐乃勤道出自己的成功之道!「做人一定要有信心,我在香 港塑膠廠工作期間,已掌握了塑膠業的生產,碰巧有廣州市做外貿生意的朋友在內地開工廠,他終於提出合作開辦塑膠廠,由朋友出錢三十萬,他則負責技術及管 理。」

 唐乃勤 深信每個人 勤奮工作是有回報的,回憶起早年奔波的日子,他娓娓道來:「我的第一桶金便是憑這 次機會賺取的,故此繼續利用賺回來的錢與朋友合資開廠,最高峰時我與拍檔在廣州及三水共有六間塑膠廠,業務範圍包括製衣、家庭電器、塑膠、鈕扣及皮具等; 由於在內地開廠,人工及廠房皆比香港便宜。」

 當年一個月有二十 多天上內地廠房,其餘時間則在香港公司聯繫採購原料。

 個性堅強、自信十 足的唐乃勤稱,當年已深信自己將來可成就一番事業,「這個處長被我的誠意打動借錢 給我,我承諾憑一台機塑膠機器在兩個月內為他賺回六十萬元,成功打響塑膠生意的門路;當時塑膠原料大旺,工廠的生意非常火紅,因此在這段時間已可年賺數百 萬元。」一年間他的身家已達三千萬元,那時只是1982年的事。

置業啟發 轉攻房產

 1985年是另一 個令唐乃勤難以忘懷的年份,當年他人生第一次置業令他明白香港地少人多,對住屋的 需求量大,加上中國人傳統觀念有安居樂業的心態,均令他感到投資地產行業比投資其他行業的利潤更高。

嘗盡甜頭 全情投入

 有見及此,唐乃勤 決意將事業轉攻投資香港房地產,那時他為了專心物業投資籌集資金,便將大陸的六間 塑膠廠賣掉,全力留意樓市,其後他又與另外的中資集團組成興達集團,那時唐乃勤在半山豪宅及港九甲級寫字樓的多項投資均獲利甚豐,在1995年後有段時 期,他每天工作就是睇樓。當時只要有單位放盤,漏夜也會驅車前往,更瘋狂的是有過億的豪宅唐乃勤未曾看過就決定購入,所以他靠投資樓市發達的故事,早年不 斷被媒體刊登。

眼 光獨到 獲利甚豐

 九十年代樓市風光 無限,後來唐乃勤也將資金轉到房地產方面作投資,由於他眼光獨到,能令賺回來的資 金增長,使公司進帳了豐厚的利潤。令唐乃勤最引以為傲的買賣,是炒賣九龍行,當時他以五億元購入,連建築圖則都未看過就簽約,其後不足一年內以九億元售 出,利潤接近一倍。

其 後唐先生在1999年左右認購接近破產的德榮投資(91)的可換股債券,在 2000年,宣 佈和當航天科技工業系統投資2,000萬元合作投資科網業務。 這位

唐 先生

並 聲稱需要10億之資金,前已與「數名策略夥伴」就聯合投資及營運若干可能進行之項目進行磋商。


4月,德榮投資更取 得當 時陷入破產廣東信託投資背景的廣信企業(340,後易名創富生物科 技、中國礦業)32.2%股權,但半年後即購入

臍 帶血業務

, 並逐步退出公司。


其後因航宇數碼科技又陷入財困,故其以債務又成功取得控股權,並演出其後

故事




鱷 兄所稱,在2007年10月25日,已易名駿新能源曾經宣佈向唐先生簽訂一項有 條件框架協議,內容有關建議收購一個位於阿根廷的石油資源權益的Jade Honest,經多次延遲後但其後於11月11日

失 效




次日,即11月14日的公告中, 同一家Jade honest竟是新時代能源(166,前太平洋興業、新時代集團)收 購標的,其後也演 出官非。亦可見這位唐先生只是做交易賺錢,不是真做實業的。

(5)


至於其全部公司的註冊資料,可看到他是 先成立香港駿新能源,才後成立盈昇控股,可見這老闆也是原本可能是注入上市公司駿新集團,但因為發生那些事情,故其後改變計劃把概念轉至十友。


上市公司駿新集團:





今次控制的爺爺公司香港駿新能源:





盈昇控股有限公司:





稍後有一些東西補充。


(6)


在兩位股東方面,分別為鄭先生及北京實業開發總公司,介紹 如下:


1.鄭先生:


圖像如下,因時間關係,稍後補充。





至於其資料如下,還有些軼聞,是粉紅色的:


http://www.ly.gov.tw/ly/01_introduce/0103_leg/leg_main/leg_ver01_01.jsp?ItemNO=01030100&lgno=00196&stage=5


http://mypaper.pchome.com.tw/ybonbon/post/2450513


 


2. 北京實業開發總公司

 


 





 


至於其網頁如下:





 


http://www.bedc-china.com/bedc/chn/about_us.jsp


(6)


 


至於其真實價值是否值36-90.54億 呢, 我給你看公告的一些東西,按計算其成本只是1,600萬,平均成本是約0.61仙,較現時股價3.14元高509.26倍!


 


若以一般中國金融保險 股約2-4倍P/B計算,以其資產值1,600萬計算,僅值約3,200至6,400萬,況且其未獲得盈利,並呈虧損,資產更大部分為現金,作價還要打折。






(7)


總的來說,其實在買這件東西時 已給了評價:


對於公司來說,當然是好事啦,因為擺明是擴充太多計劃沒有 錢,所以做一些資本運作來製造賣點賺錢 嘛,但成敗當然難料。

在短期來說,只是對股價有助,並不是對股東有利的行為。在長期來說,更不見得這是好事,因為這些東西年年虧錢,未來仍需大量資金支撐,要印好多公仔紙,試 問股價如何會好?

對於大股東來說,隻股咁乾,做成至少30億的刁,唔炒上一兩倍點得?大股東趁機炒高減持,退出上市公司,並買回業務,唐先生又可把垃圾變成賺成幾十億,這 樣不好嗎。

對於小股東來說,這是破壞股東價值的行為,把空氣變成幾十億,完全是掠奪公司的行為,應該反對。

對於股價來說,因股票確實是乾,很易打上,你買了,確實會贏大錢。但這名唐先生是破壞股東價值的殺手,經常做一些肥自己,害股東的行為,我對他的所作所為 非常討厭。

對股價有利的事,並不是對股東有利,反而是未來失敗的催化劑。股價始終會反映表面的基本因素的。

希望你明白,這只是公認的好消息,並不是真的好消息,真的好消息是令股東所佔資產增值,不是破壞股東價值。

所以我認為,對上市公司來說,這是壞事。


故 我建議,反對這單交易。賣了就走,不要幫助這些人。


購入資產後,4月23日市值是87.763億,估計資產值是約1.86億,折每股7.16仙,是現時股價2.28%,即有機會跌97.72%,敬請留意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20

新長鐵路:16年後仍在還債的集資窘局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29/xMNDE3XzQ2MzQxMw.html

被外界稱作貫通江浙的「黃金線」——新長鐵路,只能依靠輪渡「乘船過江」的方式慢悠悠的通過長江,而這已一直延續了7年。

新長鐵路尷尬遭遇的背後,是一場鐵路投資的窘局。16年前,鐵道部與江蘇、浙江共建新長鐵路有限公司,迫於財政壓力江蘇省下屬的鹽城、江陰等縣市向民間集資,而至今過億元集資款已逾期4年,今年7月才開始啟動還本付息工作。

掩蓋在新長鐵路尷尬債務的另一面,是運營的艱難。面對中國不斷提高的列車速度,這條鐵路單行線至今只能以1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運行,此外經濟發達蘇南部分只能貨運,無法客運,而且過江還只能依靠鐵路輪渡。

這條目前長江上唯一一條通過鐵路輪渡過江的鐵路,雖然提速已經列入規劃,但為其建鐵路橋卻遲遲沒有動靜。

16年後的還款

「7月2日起,鹽城會向債權人償還本金和利息。」6月28日,鹽城市委宣傳部官員向本報記者介紹稱,新長鐵路債務償還的具體方式這幾天將在本地報紙刊登。

上述官員介紹,6月底前完成此項債務的調查、核實工作,7月份集中兌付還款,9月底前基本完成還款工作。此次還款,除1.1億元的本金外,還有相應的利息,計息期限從2001年4月1日起至2012年6月30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檔利率計算。

而江陰市宣傳部官員也向記者表示,針對當年的欠債,目前當地鐵路辦已經研究好了償還方案,已遞送給上級部門討論,不久將會向社會公佈。

談 起這場「被集資」的陳年舊賬,鹽城市鐵路辦規劃處官員向本報記者回顧說,1996年,當時籌劃在經濟落後的蘇北建設新長鐵路,項目總建設資金60多億元。 按照當時部省共建協議,該鐵路項目公司江蘇省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30多億,鐵道部持股65%,江蘇省持股33%,浙江省持股2%。「該公司的註冊 資本金需要各個股東首先到位,而其餘建設資金可向銀行貸款。」

「江蘇省10多億的註冊資本金,對於當時財政而言是不小的壓力。」上述鹽城鐵路辦官員介紹,於是江蘇省與新長鐵路沿線的城市鹽城、淮安、江陰等縣市約定,該部分資金由省財政廳和地方財政廳各出一半。

這 筆融資任務分到沿線縣市,而鹽城、淮安、江陰等縣市採取了以借款形式完成籌資工作。據當時鹽城市政府下發的融資文件顯示:為組建江蘇省鐵路有限責任公司, 使新長鐵路早日開工,江蘇省政府要求當地完成籌集該項目鐵路公司註冊資金9200萬元,在1996年一季度解繳完畢,「所借資金在鐵路五年建設期間不計利 息,在鐵路運營後分三年還本付息」。

當時鹽城地方政府為新長鐵路的融資借款,幾乎涵蓋了當地所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最後借款融資1.13億元,這筆借款涉及10萬多人。江陰市也是相似的經歷,接到上級政府2000萬的融資任務。

而實際上,新長鐵路直到1998年才正式建設,比原計劃晚了兩年,2005年7月才正式投入運營,而直到2008年才正式開通客運,新長鐵路並未如預期般盈利,處於「持續虧損無利可分」的狀態。新長鐵路項目借款,無法向債權人兌換借款時的承諾,踰越期限已四年。

「坐船過江」窘局

新長鐵路,北起江蘇省新沂市,南至浙江省長興市,中間穿越江蘇淮安、鹽城、海安、江陰、宜興等22個縣市,經過了最發達的蘇南城市腹地,全線長共638公里。

該鐵路,結束了蘇北「走無寸鐵」的歷史,南北貫通經濟活躍的江浙地帶,被譽為「黃金運線」。這樣一條線路,為何陷入虧損的狀態?

「長江阻隔,阻礙了新長鐵路的快速運營。」6月28日,江蘇省交通系統官員向記者直言,一方面,新長鐵路為單線運營,時速限制為120公里每小時,這極大地限制了運營潛力的發揮。

而另外一方面,新長鐵路在通過長江時,並不是通過鐵路橋的方式過江,而是通過鐵路輪渡的方式過江,「簡單地說,就是坐船過江,新長鐵路運營到江邊時,要停下來,將火車分成幾段,用輪渡運過去,然後再繼續行駛。一列車全部過江,花費的時間大約1個小時」。

資料顯示,江陰鐵路輪渡線全長6公里,於2002年通過國家驗收,從北岸的靖江跨越長江至南岸的江陰,為新長鐵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兩條渡輪可一次渡運27節貨車箱。

「一般一列火車有50多節車廂。」鹽城市鐵路辦規劃處官員介紹,按照這樣計算,一列車要分兩三次運過江,「據我瞭解,這是目前長江最後一座鐵路輪渡」。

上述交通系統官員介紹稱,正是由於這樣的阻隔,新長鐵路北段單線運營,經營客運與貨運,而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蘇南城市,沒有客運,只有貨運。按照鐵路有關規定,客運火車不可輪渡過江,這導致新長鐵路的客運功能被大大限制。

「我們考慮問題不能跨過歷史,要考慮當時規劃的情形。」上述交通系統官員解釋,16年前,這條鐵路的建設資金60多億,而當時建設這樣一座鐵路橋也大概耗費幾十億,現在長江上面的鐵路高架橋,建設資金多達上百億。

而談及火車運營的速度,上述官員表示,1996年,中國火車行駛速度只有40公里左右,而到了2000年火車時速也只有70公里左右,直到2005年火車時速才提高到120公里。

而關於新長鐵路的提速,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事實上,新長鐵路複線建設和電氣化改造方案,已被鐵道部列入「十二五」規劃,屆時新長鐵路的技術標準將從目前的時速12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以上。

「什麼時候才能建鐵路橋?」鹽城市鐵路辦規劃處人士感嘆問道,現在很多鐵路都逐漸擺脫這種較為落後的方式。而《新長鐵路過江通道規劃研究》一文也直接指出,鐵路輪渡過江方式「嚴重阻礙了蘇南、蘇北區域之間的交流」。

為了改變鐵路輪渡過江方式,泰州等地區負責人曾利用全國「兩會」呼籲要加快建設新長鐵路過江通道。而江蘇省曾多次召開新長鐵路過江通道的規劃研討會,但至今尚無明確方案。

「鐵路輪渡過江的方式,是國家當時的規劃,沒有可討論的餘地。」上述江蘇省交通系統官員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94

證義搜查線2 第5集圍飛作歹步介紹(仍在更新中)

(筆者按: 筆者現持有浪潮國際(596)的股權,在當中資料或者有偏頗的情況出現,敬請見諒。)

這一集現時介紹可見這連結。這集的目的就是說上市因招股反應冷淡導致的圍飛情況,以利集中股權作炒賣,當中可能影射的公司可能是萬保剛(1213)主席洪劍峰先生為利上市成功,在上市時安排多名員工及親屬認購公司股份,並製造虛假成交的案件最終洪先生被判罰款及禁止出任董事2年

至於根據智富週刊的資料,其實指的是工商東亞(現稱東盛證券)在安排浪潮國際(當時創業板上市號碼8141,後轉板,現編號596)上市時,有一名負責人張小明先生,或者涉嫌指令其員工薛兆坤等人,協助88名工商東亞的客戶申請新股,佔申請人數116人的75%,其中87名為灣仔分行客戶,並於上市當日及第二日把股東以高0.5仙的價格出售予工商東亞的附屬公司,佔這兩日成交的86%及39.5%,以把股權集中於自己之手,方便未來炒作之用,後來某些報紙專欄作家當年不停在吹捧這隻股票,你可能會知道為甚麼他們會這樣賣力了,其實他們也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目的是把股票高價轉移至一些無知散戶之手,最終工商東亞被判罰3,800萬,並要求公司加強內部監控,如3年內再犯,則會被吊銷牌照。至於香港電台的節目如此連結,Youtube 片段如連結,亦可看下面。



這老闆和投資銀行有時候做事我也認為他做得太著跡,所以才出事。不過上一集以為但黃子雄當日可能在一個台入面為2個台做電視節目,但是最終的真命天子卻是在這集的韋家雄,在7時正扮演化身工商東亞的富榮證券的前輩張國雄(大雄),在9時半金枝慾孽2扮演幹練精明、但實質為人陰險卑鄙壽康宮太監馬新滿,不過如果有細心留意的話,韋家雄上一輯扮演莊家的樁腳汪大發(Tony Wong),最後判監5年,另外如果細心發現,本集飾演戴志偉上司的角色何華超,其實在證義搜查線是江華的老同事、老朋友,至於在Christina 在這一集是有延續上輯的角色,但是有所淡化。Christina 出現的話,邏輯上韋家雄應該以汪大發的角色出現,這就是繼第一集不知為何阮德鏘的扮演的角色重疊後,又兩個事實上粗疏的地方。如果故事改為汪大發(Tony Wong)入獄後表現良好,加上上訴得直,最終減刑至2年,後來為了隱瞞身份改名為張國雄,至於這位高志鵬(戴志偉飾演)就看見他以前的莊家背景,所以聘用,但是大雄卻因為這事已改邪歸正,不想參與這種高風險活動,但是又不能說他的背景,這個又是一套電影版的故事,所以個人證為以單元片集的方式拍攝實在有所不足,所以無論在甚麼情況下,個人認為這一輯都較上一輯遜色。不過特地找以香港一隻被人以一隻股票號碼為代號,即遠大醫藥(512,前太陽神、曼盛生物科技)的女星吳日言去做一個調查員阿文(譚俊彥飾)的女友阿詩,卻是符合這個講股票的節目的特色,是神來之筆。

關於這堆人物和股票,我們來作一個介紹。

先講股票,根據上面這一份法庭文件的中文版本,其實這隻「萬軍」,其實是浪潮國際(596,前創業板編號8141),當年這隻股從事電腦零件貿易,當年以36仙配發1億股,或擴大後股本25%新股上市,只是集資3,600萬。上市後由浪潮集團及兩位姓王的人人分別持有67.5%、3.75%及3.75%

但是,由於當年在2004年1月後股市轉弱,招股反應不佳,故認購配售的股份只是略為超額,故張小明決定為股價提供一直支持,並批出600萬予旗下的Postive Strategy Limited作托價之用,前授權其下屬陳瑋負責托價,,並安排少量利益,使他們去認購股票,從而造成認購活躍及交投活躍的假象,但他們沒有詢問過工商東亞合規主任李廣成的意思,於是造成此次犯法。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00

光伏仍在觀望

2013-08-26  NCW
 
 

 

光伏終端市場如何起死回生,關鍵還看電價及補貼政策如何落地◎ 本刊記者 蒲俊 文pujun.blog.caixin.com 從青海省西寧市往西,越過日月山,便從黃土高原進入青藏高原。這裡地表植被逐漸荒蕪,但是,同時也進入了中國光照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黃河中上游公司投資的一個30兆瓦(MW)光伏電站就位於這裡——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

這個電站年發電小時數能夠達到2000小時,從去年9月15日並網以來,已經發電接近6000萬千瓦時。 “這在國內是資源最好的電站了。 ”特變電工新能源事業部的一位高管在現場羨慕地說。

但是,這個電站的盈利情況並不像其擁有的光資源稟賦那般出色。其收益的主要制約因素是高投資和低電價, 一年多前約4億元的總投資比現在的成本造價要高出逾1億元;而當時這一電站是特許權招標項目,招標電價為0.73元 / 千瓦時,比隨後享受1元 / 千瓦時標杆上網電價的電站又少了近三成收益;同時電價補貼發放也並不到位。

除日常運行維護,中電投光伏電站的工作人員還需要時刻關注附近沙丘起風時可能會把一些組件掩埋。與這個地面電站隔路相望之處,分佈著14個光伏電站項目,其中不少正在建設中,光伏組件排成的陣列一直延伸到地平線的盡頭。這些在建項目還需要操更多的心。

在光伏製造企業產能過剩以及歐美雙反壓力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政策開始明顯向地面電站和分佈式光伏項目這類終端傾斜。今年7月15日發佈的《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發[2013]24號) ,對項目建設、並網以及上游製造業的兼並重組都給出了明確說明,並帶動了一系列具體政策出台,提振了光伏市場情緒。但由於分區標杆電價遲遲未出,補貼年限和補貼資金來源亦不明朗,終端市場對 政策的觀望情緒依舊濃厚。

至2012年底,青海已並網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超過1.5吉瓦(GW,即1000MW) ,今年計劃再增1.5GW。每年年初,青海省政府都會設置一個大致的總裝機容量,在這個盤子內,項目路條由先交保證金的企業先得。現在,在青海獲得優質資源也越來越困難,但是比起並網條件更差的新疆、甘肅等地這裡仍是地面電站投資的首選地。

目前,市場普遍的樂觀預期是電價政策能在今年9月或10月落地。 “預計年內出,要是再不出,大家都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了。 ”一家央企光伏業務負責 人告訴財新記者,過去一年裡,他飛了幾十萬公里考察電站項目。光伏終端市場要想起死回生,走上良性發展之路從理想到現實也還有一段關鍵的距離。

分佈式政策先行

隨著7月15日國務院文件的出台,與光伏終端開發相關的具體政策步入密集的出台時期。分佈式光伏項目的步子比地面電站更快。

7月下旬,分佈式光伏示範區項目的度電補貼確定為0.42元 / 千瓦時,高于曾徵求意見的0.35元 / 千瓦時,接近0.45元 / 千瓦時的補貼上限。補貼如能順利執行,分佈式項目內部收益率(IRR)可能達到10% 甚至更高(參見本刊2013年第29期“分佈式光伏時代將至” ) 。

與此同時,財政部明確了分佈式光伏項目的補貼方式是度電補貼——按電量補貼,補貼資金通過電網企業轉付給項目業主,中央財政根據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及項目預計發電量,按季向電網企業所在省級財政部門預撥補貼資 金。不過並未公佈具體補貼標準。

8月9日,能源局印發《關於開展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區建設的通知》(國能新能 [2013]296號) ,公佈了首批18家分佈式光伏發電示範區名單,分佈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廣東等地。據財新記者瞭解,示範區計劃今年年內實施約750MW,2015年規劃則超過1.8GW,這些項目包括了90個屋頂業主。

而浙江省發改委網站的消息稱,今年10月,能源局還將推出第二批全國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區建設。

“這個量不算少,今年也不剩幾個月了。 ”一位熟悉分佈式光伏項目的人士認為,未來的關鍵還要看融資環境以及地方再出台額外補貼的情況。

一家光伏組件企業的高管則透露,其分佈式團隊跟銀行打交道仍很困難,屋頂條件不好,仍有不少未及細化的問題, “銀行不認可,我們也不敢做” 。

國家開發銀行評審一局新能源評審 處處長譚再興在8月16日的一個行業論壇上透露,能源局和國開行預計在9月上旬發佈 《促進分佈式光伏發展的金融服務意見》 ,支持範圍將轉變過去大型地面項目的思路,將支持範圍擴大到電力企業、分散的分佈式發電項目和自然人。最低貸款額度為5萬元。

前述熟悉分佈式光伏的業內人士認為,國開行這個想法不錯,但這樣的機構要覆蓋細小瑣碎的個人分佈式光伏項目,還需要具體的落地方式和銜接。

電網方面,在一年前政府高層對光伏行業進行了密集的批示,以及去年9月能源局首提分佈式光伏應用示範區之後,國家電網公司出台了《關於做好分佈式光伏發電並網服務工作的意見》等多項文件。南方電網公司也在今年8月出台 《關於進一步支持光伏等新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 ,從並網服務、購售電服務、並網調度管理等方面表現出較積 極的態度。

能源局將分佈式光伏示範區項目的運營模式定位為“自發自用、 余量上網、電網調節” ,但實際上更加傾向于自發自用,自發自用的電量占比從70% 至100% 不等。因為余量上網在程序上更加複雜,同時 “上網電價 + 電價補貼”在經濟性上也差于自發自用的“銷售電價+電價補貼” 。

分佈式項目恐怕是民營企業在光伏終端的最好機會。對於大型國企來說,“我們覺得還是太瑣碎,有些 ‘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 ,國電龍源太陽能業務的一位人士表示。而具體項目操作的挑戰也不少。 “不怕有100個屋頂,就怕屋頂形式不一樣,安裝成本會大很多,業主複雜,單是合同就很可怕。 ”前述央企光伏業務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

此外,對個人分佈式項目如果要上網售電,發電營業許可證辦理、電力發票等問題已經在業內討論多時,但仍缺乏詳細說明。盡管政策出台不少,但行業咨詢機構NPD Solarbuzz的分析師韓 啓明認為,今年分佈式項目裝機比例仍將非常有限。

政策規範也不僅限于光伏領域。7月18日,發改委下發《分佈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 ,對包括分佈式光伏項目在內的分佈式發電項目,從定義、項目建設管理、電網接入、運行管理以及政策保證等方面進行了界定和說明。這一辦法自徵求意見到發佈也拖了兩年多。

電價是關鍵

國內光伏發電終端由大型地面電站和分佈式項目 “兩條腿”一起走——這已成為業內共識。短期內,擴大裝機規模仍需依靠大型地面電站。而投資者們都在等待電價的發令槍響。

工信部今年8月稍早公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2.8GW 的光伏裝機中有1.5GW 是去年金太陽示範工程的存量項目,1.3GW為大型光伏電站;同時預測全年裝機有望達到8GW,其中大型光伏電站5GW、金太陽示範工程2GW、分佈式發電示範區1GW。民生證券電力設備新能源首席分析師王海生預期今年全年裝機8.5GW,其中大型地面電站5GW,分佈式項目1.5GW,金太陽示範工程項目2GW。但這些預測均低於年初能源局設立的10GW總裝機規模的目標。

去年12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提出制定光伏電站分區域上網標杆電價。發改委價格司在今年2月推出了《關於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徵求意見稿) 》 ,對四類光資源區域分別給出每千瓦時0.75元、0.85元、0.95元、 1 元的上網電價。業內普遍認為,本來就不高的投資收益率將被這樣的低電價進一步壓縮,反對聲一片。

直到今年7月15日的文件也只提出制定光伏電站分區域上網標杆電價,上網電價及補貼的執行期限原則上為20 年,但未給出具體的價格和調減方式。

光伏終端的投資者對長期曖昧的電價政策已經滿腹怨言。 “電價怎麼給,給多少年,都不明朗。所以今年一些主要的投資商投的量也不是很大。 ”前述央企人士認為,投資回報模型不明晰,很難做出決定。對於在享受1元 / 千瓦時或1.15元 / 千瓦時標杆電價的現有項目,電價執行年限也是個不確定的風險因素,最終影響投資回報。 “大家都生活在這種非常不穩定的狀態。 ”這種不確定也帶來了競爭的不公平,打聽政策風向成了投資者的重要工作,也滋生了更多的桌下交易。

不少業內人士的預期是電價政策將在9月或10月出台。考慮到可能對並網時間的要求,冬季搶裝幾乎不可避免。

西北地區的惡劣天氣對施工極為不利,要保證質量,甚至需要用開水來摻和水泥。不過,也有項目選擇先期進行土建工作,等電價明晰後再安裝組件並網。

2011年曾發生過因電價政策而起的搶裝熱潮。青海省在當年9月30日之前建成的光伏電站能享受1.15元 / 千瓦時的上網電價,隨後全國性的政策是當年12月31日建成的能享受這一電價。 “這造就了一大批很差勁的電站,房子沒建好,電就發出去了,工程質量遠遠沒有保障,頭一年故障率能達到5% 以上,後期不斷整改。 ”中廣核太陽能一位人士回憶稱。

國電光伏的一位管理層人士則直言擔心電站大規模建設會不會走上組件的老路, “今年投資規模壓縮,火電不壓,壓的就是新能源” 。

除了電價,補貼來源和能否發放到位也是問題。來自銷售電價中0.8分 / 千瓦時的可再生能源附加,遠不夠支撐風電、光伏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國務院細則也明確提到提高附加徵收。有消息稱,可再生能源附加可能上調0.5分 / 千瓦時至1.3分 / 千瓦時,這樣每年能夠多出約200億元補貼資金。

財稅方面,今年4月就有傳言,光伏電站增值稅將從17% 下調至8.5%。按照申銀萬國的測算,這相當于上網電價增加0.02分 / 千瓦時 -0.04分 / 千瓦時,電站的回報率將上升1個 -2個百分點。

不少投資者對減稅充滿期待,但這一財稅政策仍未明朗。

除傾向于長期運營的傳統發電企業,包括組件廠商在內的投資者更多是將投資電站作為金融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一些海外資金及保險基金對中國的電站資產也有興趣,但由於電價不明以及補貼拖欠,投資者都不敢進入。

自 去 年 底 美 國 光 伏 租 賃 公 司SolarCity逆勢上市後,光伏電站的資產 證券化成為行業討論的一個焦點。但王海生認為,目前國內尚不具備資產證券化條件,20年期限的補貼電價下發才是真正意義上啓動市場的臨門一腳。

組件企業反彈

在公佈了今年二季報的在美上市組件企業中,晶科(NYSE:JKS)告別多個季度虧損實現盈利,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稀釋後收益為0.36美元,天合光能(NYSE:TSL)的虧損也從一季度的0.90美元 /ADS 收窄至0.47美元 / ADS。兩家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17.7% 和11.6%。

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兩家公司的 CEO 都提到了平均銷售價格的穩定。

“價格相對平穩,不像去年、前年一直往下走。在一個穩定的價格預期上,無論是客戶還是供應商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心態,可以把這個市場持續來做。從客戶質量、賬期和價格上來看,我們感覺現在都好了很多。 ”晶科副總裁姚峰表示。他還回憶道: “去年我們參加項目的投標經常是二三十家企業,而今年我們去投標一般都是三到六家。 ” 行業里的真正玩家正在減少。

韓啓明預測,由於上半年需求不錯,以及製造商傾向于組件的海外銷售,今年三季度一線大廠的組件可能會出現購買緊張;隨著國內一線品牌銷售價格的回穩,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組件行業將逐步扭虧為盈。今年下半年的組件價格大約在4.3元 / 瓦 -4.4元/ 瓦。而二線組件廠商的無效產能會逐步被市場淘汰。

在賬期方面,超過十個月的應收賬款賬期現在已很少看到。有一線光伏大廠甚至開始要求保證金之外的全款,部分原因也是製造商資金壓力較大,需要收緊賬期。

盡管出貨量一直不佳,無錫尚德的破產重整仍取得了新進展,行業的回暖令投資人恢複了些許希望。7月,無錫尚德進入戰略投資者遴選階段,第二輪確定了四家。目前,戰略投資者正在進行盡職調查。但107億元債務仍是一個大得令人難以承受的窟窿, “收購不過來” ,一家央企製造業務負責人表示。

尚德控股與5.41億美元可轉債的多數持有人已達成新的債務延期協議,考慮將 債券持有人的主要債權股票化。但這顯 然只是延遲風險。市場對地方國資無錫國聯入主的預期仍然較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23

第一份政府工作報告 本屆政府第一份工作報告「穩」「進」皆求,市場仍在觀察以何為先

2014-03-10  NCW
 
 

 

◎ 本刊記者 李雨謙 文liyuqian.blog.caixin.com

如果重新回到

依靠刺激推動增長的

模式下,短期之內經濟風險下降的同時,

其他風險就會爆發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帶有李氏風格的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都突出了求 「穩」 、求「進」的特點。 「穩」主要體現在經濟目標、經濟政策的連續性,「進」則著重體現在全方位改革上。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5% 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

從年度預期目標來看,各項指標都與去年的預期目標幾乎完全一致,展現出了 「穩」的意圖。其中,7.5% 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實現壓力較大。

除國際經濟整體複蘇緩慢、不可預測風險因素諸多,支撐中國發展的要素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深層次矛盾凸顯,中國正處於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檔期, 「到了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 ,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同時,產能過剩嚴重,結構調整緩慢;政府債務過快增長;出口競爭力有所下降,國際市場份額縮減;局部金融風險顯現等因素,也限制著經濟增長動力的提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向深化改革要動力,改革是最大的紅利。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 「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氣概,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 」但是改革紅利需要長期積累才能釋放,為保7.5% 的目標,短期還需要靠增加投資,因此如何才能避免走老路,還需要尋求穩增長和促改革之間的平衡術。

目標有壓力

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 GDP 增長目標仍然定在7.5%左右,與去年相同,也是2012年以來連續第三年將 GDP 增長目標設定在這個水平線上。但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這一目標並未被市場完全理解。

官方給出的解釋是,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 段,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 「經過認真比較、反複權衡,把增長預期目標定在7.5%左右,兼顧了需要和可能。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相銜接,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有利於調整優化經濟結構。 」政府工作報告還認為,穩增長更是為了保就業,既要滿足城鎮新增就業的需要,又要為農村轉移勞動力進城務工留出空間,根本上是為了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認為,這個數字背後的潛台詞是,政府仍會堅持去年下半年提出的增長 「保下限」承諾。考慮到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又重新面臨下行壓力,這樣的承諾對穩定社會預期,防止經濟增長硬著陸來說非常必要。

自去年四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增速重新進入了下行通道。而且,從今年以來的先行指標看,一季度的經濟走勢也可能繼續保持疲弱,這無疑會對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構成壓力。

數據顯示,2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1月回落0.3 個百分點,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受製造業產出和新業務減少的影響,2月匯豐PMI也繼續走低。

根據財新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投資、消費、出口等「三駕馬車」預計將無一提速。

當前諸多跡象顯示 GDP 增長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徐高判斷,今年一季度的 GDP 增速很可能會重新接近7.5% 這個下限目標,這樣的趨勢如果延續下去,今年增速目標極可能落空。因此,在今年上半年政府就應該會推出一些穩增長措施來托底經濟,即通過刺激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來穩定增長局面。

這一點似乎得到了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的確認,其在今年人代會的記者會上表示,經濟發生波動的時候,要想辦法使經濟保持穩定,經濟出現下行趨勢的時候,就應該果斷地予以調控。

而短期穩增長措施可能使得中國經濟重新回到「經濟下行、刺激增長」的老路,這或許會延緩調結構、促改革的時間。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今年早些時候就已經表達出了此種擔憂。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存在的風險因素是,面對經濟的下行壓力,中國政府是否會再次祭出刺激政策。如果重新回到依靠刺激推動增長的模式下,短期之內經濟風險下降的同時,其他風險就會爆發。

一些外資機構也表達出擔憂情緒:考慮到改革議程和環保制約,中國7.5% 的增長目標「有點激進」 ,這個目標可能將耗費大量公共支出。

在徐紹史看來,為了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國只要有7% 的經濟增速就可以了。受資源和環境瓶頸的制約,中國不能追求經濟增長的高速度。

全國政協委員、央行副行長潘功勝3月5日下午在參加小組討論時也建議,經濟運行中可能遇到各種問題,因此可以將「7.5%左右」的左和右的容忍度擴大,這樣有利於結構調整。儘管中國當前存在房地產、 「影子銀行」等風險因素,但是這不會對經濟運行構成系統性風險。

「區間」內調控

既要穩定增長,又要推進改革,同時避免已經存在的風險突然爆發,在此目標之下,今年的宏觀政策措施注定需要拿捏得當。

政府工作報告稱,今年經濟穩中向好基礎還不牢固,增長的內生動力尚待增強,財政、金融等領域仍存在一些風險隱患,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 「宏觀調控難度增大」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 穩定性,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保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完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守住穩增長、保就業的下限和防通脹的上限,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今年積極財政政策主要表現在,擬安排財政赤字13500億元,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9500億元,由中央代地方發債4000億元。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隨著經濟總量擴大而有所增加,但赤字率穩定在2.1%,體現了財政政策的連續性。

貨幣政策則真正回歸到「穩健」 ,要 「保持鬆緊適度,促進社會總供求基本平衡,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 。

今年廣義貨幣 M2預期增長目標為 13% 左右,與去年相同,貨幣政策延續穩健基調。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稱,本屆政府更加強調增長的「區間運行」格局,既不希望經濟破位下行,也不希望過熱上行,要想使得今年經濟增長依然維持在7.5%左右,總量政策將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和靈活性。

他預計,貨幣政策在執行層面可能更加靈活,公開市場操作將成為主要的調控方式;財政政策轉向實質性積極,財政支出繼續向環保與民生領域傾斜。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表示,上下限合理區間的宏觀管理方式是一種創新,保持宏觀政策定力十分不易。在潛在增速下台階,金融風險加大的背景下,不再頻繁改變政策,而是使用預調微調的辦法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經濟求穩,改革求進,穩是前提。

政府既不會容忍經濟大幅下滑,也不會主動放水刺激,經濟運行將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

政府工作報告還要求, 「過去一年政府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要在今後的實踐中繼續堅持、不斷探索與完善。 」同時,要加強財政、貨幣和產業、投資等政策協同配合, 「做好政策儲備,適時適度預調微調」 ,確保中國經濟這艘巨輪行穩致遠。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這意味著,由於今年形勢的複雜性,注定今年的政策會根據形勢變化進行微調。

今年仍會按照基本相同的方式進行宏觀調控操作——只要 GDP 同比仍在7.5% 以上,就 「不採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擴大赤字,不超發貨幣,而是增加有效供給,釋放潛在需求」 ,主要精力用於推進改革;只有在 GDP 增速存在跌破可能的情況下,才會考慮讓財政投資暫時精準發力,加大對一些領域的投資。

本屆政府依然把投資作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報告提出,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間投資示範項目,優化投資結 構,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增加到4576億元,重點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重大水利、中西部鐵路、節能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發揮好政府投資 「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

「當前政府負債率需要控制,但繼續穩增長又需要一定的投資,這似乎是一對矛盾。 」魯政委說,通過激發民間投資可以起到一箭雙鵰的效果,一方面增加投資並構成對增長的支撐,另一方面財政負債也能夠得到控制。

但民間投資不會憑空就活躍起來,他認為,其活力的釋放只能依靠打破基礎設施、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存在的行政壁壘和行業壟斷才能實現。 「正因為如此,李克強總理才一直將簡政放權稱 之為宏觀調控的 『當頭炮』 。 」

改革由近及遠

從長遠看,真正推動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因素,依然是改革。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70多次的 「改革」一詞,已經足以顯現出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深化改革為強大動力,以調整結構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為根本目的,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務求實效。

今年,政府要在行政體制改革和完善市場體系、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生態文明制度改革這些重點領域爭取有新的突破。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7.5%的經濟增長目標將會給結構改革增加更多壓力,改革和增長的權衡意味著那些短期影響積極的改革措施可能會被更快地推進,例如簡政放權。其它更艱巨的任務,例如化解產能過剩在今年出現重大進展的可能性不大,短期目標將側重於防控尾部風險,而非解決問題。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當其衝的改革就是行政體制改革中的「簡政放權」 ,被稱為是 「本屆政府開門的第一件大事」 。今年的主要任務包括: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建立權力清單, 「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 ;改革工商登記制度, 「落實認繳登記制,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由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報公示制度」 。

從去年一直到今年,已經取消或下放的行政審批權一共是416項。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今年要推出權力清單,沒有列入權力清單的一律放開,這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發生的一個實質性、歷史性的突破,也是中國市場化改革走到今天一個重大的突破。

他認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如果權力清單順利推出,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才能落地。

今年財稅體制改革則是重頭戲。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和擴大營改增範圍;可能在今年啟動房地產稅和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把地方政府性債務納入預算管理等。

市場化是金融改革方面的重點方向,同時也強調要防範金融風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繼續提高金融機構利率定價權;保持人民幣匯 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擴大匯率雙向浮動區間」 ,推動資本項目下可兌換。同時,也將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密切監測跨境資本流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管清友表示,2012年央行將人民幣即期匯率單日波幅浮動區間擴大至1%,並取消強制結售匯,意在加速匯改,但2013年全球量化寬鬆政策(QE)帶來 的熱錢湧入迫使央行中斷改革。2014年QE 淡出,匯改窗口已再次打開,近期央行主導人民幣貶值以及高層密集表態都是預熱,預計匯改將會加速。

同時,對於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到的其他一些重點領域的改革,例如土地改革,政府工作報告所提不多,主要強調農村土地確權,同時提出 「引導承包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慎重穩妥進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 ,而對於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基本沒提。

中金公司認為,這顯示出政府對於土地改革等牽涉面廣、影響深遠的重大領域改革仍然比較謹慎。

政府既不會容忍經濟

大幅下滑,也不會主動放水刺激,

經濟運行將繼續

保持在合理區間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確立的重要領域改革事項

■ 行政體制改革

進一步簡政放權, 2014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 深化投資審 批制度改革, 取消或簡化前置性審批; 要建立權力清單制度, 清單之外的, 一律不得實施審批; 基本完成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 繼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在全國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 由企業年檢制度改為

年報公示制度

■ 事中事後監管

堅持放管並重, 建立縱橫聯動協同管理機制, 實現責任和權力同步下放、 放活和監管同步到位; 推廣一站式審批、 一個窗口辦事, 探索實施統一市場監管;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推進政府信息共享, 推動建立自然人、 法人統一代碼, 對違背市場競爭規則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建立

黑名單制度

■ 財稅體制改革

實施全面規範、 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著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納入預算, 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 各級政府預算和決算都要向社會公開, 部門預算要逐步公開到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所有財政撥款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 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例, 專項轉移支付項目要減少三分之一。 推進稅收制度改革, 把「營改增」 試點擴大到鐵路運輸、 郵政服務、 電信等行業, 清費立稅, 推動消費稅、 資源稅改革, 做好房地產稅、 環境保護稅立法相關工作。 進一步擴展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範圍。 抓緊研究調整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 逐步理順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 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 把地方政府性債務納入預算管理, 推行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

■ 金融體制改革

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 擴大金融機構利率自主定價權。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擴大匯率雙向浮動區間, 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穩步推進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 引導民間資本參股、 投資金融機構及融資中介服務機構。 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健全金融機構風險處置機制。 實施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 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 規範發展債券市場。 積極發展農業保險, 探索建立巨災保險制度。 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密切監測跨境資本流動,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

金融風險的底線

■ 各類所有制主體

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 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 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 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 制定非國有資本參與中央企業投資項目的辦法, 在金融、 石油、 電力、 鐵路、 電信、 資源開發、 公用事業等領域, 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 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 實施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 在更多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 完善產權保護制度, 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 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資料來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所作政

府工作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