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傳拉手網四名區域經理離職:團購陷多事之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13/yNNDE5XzUyMTQyNA.html

9月12日,窩窩團給本報發來聲明表示,針對公司資金鏈斷鏈的質疑實屬造謠和污衊,不會因此動搖窩窩團內部反腐的決心。

儘管如此,對團購網站而言,的確是多事之秋。窩窩團的欠款風波尚未塵埃落定,拉手網(微博)又被媒體爆料稱有4名區域經理先後離職。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前,拉手網方面負責人尚未對這次離職事件作出回應。

有媒體報導稱,拉手網西北大區經理王楠離職。與此同時,東三省大區、湖南站和天津站各自的3名負責人遭遇裁員。

這並不是拉手網今年的第一次爆出管理層人員離職事件。自6月初,拉手網財務總監張儉、副總裁宋黎明、市場總監鄭斌、公關總監傑雯等都因相關原因離職。而這一連串的離職新聞,與8月6日拉手網董事長吳波辭去CEO職位聯繫在一起,就顯得更加意味深長。

對於這一系列人事變動是否與吳波的職務調整有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拉手網,但拉手網方面還未給出答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管理層變動,今年團購網站的員工數量似乎也在不斷縮減。事實上,團購網站的裁員從去年就已經開始。有資料顯示,開心網(微博)、窩窩團、高朋、團寶網和24券等眾多團購網站,均被曝出不同程度的裁員。

對此,深圳觸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龔文祥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蔓延的團購網站裁員潮,並沒有在今年停止,只是隨著業界對一方面關注度的降低而變得低調起來。

在電子商務研究員魯振旺看來,目前排名前十的團購網站中,最近3個月以來只有大眾點評的銷售額沒有出現明顯的下滑,其他幾家下滑態勢明顯。

而伴隨著這樣的發展趨勢,團購網站拖欠付款的事件也層出不窮。有消息人士表示,目前排名前十的大型團購網站或多或少都出現了要求延遲付款的情況。「由於資金緊張,在結款的時候沒有辦法支付全部款項,所以企業會選擇優先解決某些渠道的款項。如果商家鬧得比較凶,會先付商家的貨款,進而對於團購導航等其他渠道的款項進行延後。」該人士表示。

而如今,團購網站與團購導航之間的博弈似乎也日漸激烈。有消息稱,近日排名靠前的某團購網站開始控制投放成本,要求團購導航與其合作的提成降至1%,而此前這一比例是5%,遭到了該團購導航的拒絕。

對此,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表示,團購網站現在的思路有點混亂,目前對渠道的擠壓會破壞了流量本身的市場價值,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舉措。而當銷售端沒有辦法發力的時候,一味降低成本意味著渠道可能出現崩盤風險。現在很多團購導航已經不做團購了,團購網站自己把這個渠道給毀掉,用戶也就隨之散掉了。

龔文祥也感嘆,團購網站現在開源節流的思路是對的,但不能從一個極端走道另一個極端,「在開源不成功的情況下,通過裁員、拖欠付款和縮減規模等方式如此釜底抽薪的節流,不利於企業的健康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56

娃哈哈進入多事之秋:一把手遇襲 父女分歧明顯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978.html

9月18日,香港媒體披露,中國前首富、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於上週五清晨在其寓所附近被人砍斷左手四個手指的肌腱,事件涉嫌與娃哈哈商業公司近期的系列調整有關。彭博億萬富翁排行榜數據顯示,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以估測資產淨值110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二富豪,去年其以105億美元財富成為「2012年中國內地首富」。

新華社引述警方的說法,9月13日清晨宗慶後在杭州上城區其住處附近遭人襲擊,手部受傷,隨即被送往附近的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救治,經醫院診斷,宗左手有兩根手指肌鍵受傷。

13日下午,杭州警方在上城區某出租房內抓獲犯罪嫌疑人楊某。據楊某交代,以前在電視節目上看過宗慶後熱心幫助農民工的訪談,也想得到宗慶後的援助在其公司安排一個工作,便到宗慶後的住處附近找到宗慶後,因未如願,於是實施了違法行為。

18日,本報多次致電娃哈哈新聞發言人單啟寧,但對方拒絕透露進一步信息。「宗老闆出入一般不帶保鏢。」18日,一位曾經與宗慶後洽談生意人士告訴本報,宗慶後私下為人低調,甚少會與人結怨。而娃哈哈內部對老闆遇襲一事也大為不解,「那地方並不是宗慶後的家,宗也很少過去,不知道那天他為什麼會出現,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被襲擊。」一位娃哈哈內部人士說。

從接班人自曝問題到免職高管「造謠」,再到一把手遇襲,娃哈哈已步入了多事之秋。

近年來娃哈哈提出多元戰略,先後進入奶粉、童裝、商超和節能電機領域,過長過廣的業務戰線分散了這個飲料帝國的精力之餘,還讓其一度引以為豪的經銷商體系受到衝擊。

此前有接近該集團的知情人士透露,娃哈哈商業近期正進行重大內部調整,整個公司除了總經理以外,副總等領導層人員均被免職,原來的團隊也面臨著解散的可能。12日,宗慶後承認有一名副總經理被免職,並表示人士震動傳聞系其被免職後散佈的謠言。次日,宗慶後遭遇襲擊。

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8月底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娃哈哈已經到了一個「危險時期」,經銷商體系實際已成為娃哈哈的弱勢,此外還存在長線產品缺失、多元化業務氾濫的問題。

娃哈哈商業的大問題

娃哈哈在物流、採購、商超運營等方面都不具備經營優勢,因此發展商超業務難度較大

自2002年宣佈進軍童裝行業以來,娃哈哈明確提出多元戰略,先後進入了奶粉、商超和節能電機領域。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認為,娃哈哈推進多元化,意在避免單一市場的風險,並突破企業發展壯大後的盈利瓶頸。

但在當前國內超市發展低迷的背景下,娃哈哈進軍商超零售遇到不小壓力。

2012年11月,娃哈哈在杭州錢江新城開出第一家娃歐精品商場(WAOW PLAZA),並拋出了2013年在全國開設3-5家娃歐購物中心,80-100家獨立品牌加盟特許店,在3-5年內投入100億元在全國一、二、三、四線城市開設大型購物中心及加盟專賣店的宏大願景。

據上述曾與宗慶後洽談生意人士透露,宗慶後一向重視渠道的把控,近年來與賣場在返點、入場費等問題上摩擦不斷,使宗慶後更加堅定自建下游零售渠道的想法。

為此,娃哈哈聯合了浙江、湖南兩省的部分經銷商,通過集資參股的方式成立了娃哈哈商業股份公司,第一期投資17億元,主要發展精品商場項目。宗慶後還特地為娃歐設計了「三級商業運營模式」,即國外品牌商——國內區域代理商——零售、專賣店,中間跳過了國外經銷商與香港代理商兩層關係。

但在杜岩宏看來,這種「買手」模式更需要娃哈哈有經驗和專業人員的積累,但娃哈哈在物流、採購、商超運營等方面都不具備經營優勢,因此發展商超業務難度較大。截至目前,娃歐商超僅在全國開了一家店。

「此外,用人成本和物業租金一直在侵蝕零售業的利潤,這也是娃歐繞不開的一大問題。」一位資深零售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娃哈哈商業的運營模式是租賃與自建相結合,「如果不是自有物業,租金的上漲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娃哈哈商業的一大問題。」

接班壓力

對於娃哈哈的多元化業務,宗馥莉認為已到了「氾濫」的程度,更直言經銷商體系已成為娃哈哈的弱勢

根據娃哈哈的規劃,今年飲料銷售額將達到700億元。「在飲料板塊之外,未來我將很大精力放在商業零售上。」宗慶後曾公開表示。但這對於67歲高齡的宗慶後來說,培養一個得力的接班人同樣迫切。現年31歲的獨女宗馥莉被外界公認為宗慶後事業的接班人。

公開資料顯示,宗馥莉2005年起任娃哈哈集團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主任助理,之後歷任蕭山基地管委會副主任、杭州宏勝飲料集團總裁等職。與此同時,宗馥莉還兼任杭州娃哈哈童裝有限公司與杭州娃哈哈卡倩娜日化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自小在國外受教育的宗馥莉除了有其父宗慶後強勢敢為的特徵以外,對公司運作也有其獨到的看法。對於娃哈哈的多元化業務,宗馥莉認為已到了「氾濫」的程度,更直言曾經一度被宗慶後引以為豪的經銷商體系已成為娃哈哈的弱勢。

多年來,娃哈哈已築起一張包含8000多個一級批發商以及三四萬個二級、三級批發商的強大銷售終端營銷網絡,並通過給予代理權、支付高額保證金利息等措施與經銷商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而推動這個生態正常運轉的是,有無熱銷產品足夠讓鏈條上的各環節都有利益分享,因此娃哈哈得不斷推出新品來維繫這個龐大的系統。

一位娃哈哈廣告代理公司人士對本報透露,為了推動啟力和格瓦斯的銷售,娃哈哈不惜重本冠名多欄電視節目,廣告預算比去年增加10%以上。在他看來,宗慶後這樣做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給接班人搭建一個夯實的基礎。

但是,儘管格瓦斯是娃哈哈今年主力推出的產品,但其定位並不明確,市場的接受度並不高,產品整體的銷售情況並不樂觀。杜岩宏認為,宗慶後已經逐漸將公司業務交由女兒宗馥莉打理,但由於女兒宗馥莉或與宗慶後在經營管理、公司發展戰略上有所不同,這給娃哈哈未來的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558

十月邁入多事之秋:中國如何應對周邊形勢變化?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29&page=1&extra=#pid6312

十月邁入多事之秋:中國如何應對周邊形勢變化?
作者:格隆匯 徐彪

2014年的國慶節,如同以往無數已經逝去的長假一樣,散漫、溫暖、悄悄而又迅速。你還沒品味出假期的滋味,悠長假日就只剩下一小截尾巴,僅剩的部分也如同余暉一般漸漸散去。以上,應該是絕大部分人對國慶的感知,和大家不同的是,這七天,筆者是在仿徨中度過的。仿徨不是因為GTAT暴跌90%,筆者不炒美股,對藍寶石產業鏈也從未情有獨鐘。仿徨是因為,種種跡象表明:多事之秋已經來臨。

9月28日,“占領中環”非法集會爆發。這意味著,從2013年1月開始醞釀的占領中環運動,進入圖窮匕首見階段。

9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發出通知,調整首套房認定標準,對擁有1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

9月30日,國務院國慶65周年招待會如常召開。但是很快,不同尋常的一幕通過新聞聯播展現給全國人民:習總書記親自主持並發言,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領導集體亮相人民大會堂。

10月4日,在金正恩連續數十天未露面的情況下,朝鮮高級代表團突然出現在韓國,黃炳誓、崔龍海和金養健等朝鮮當朝重臣齊居然刷刷跑去韓國參加亞運會。

如果你相信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那麽,當你把以上四件事串在一起來理解的時候,會不會像我這樣出一身冷汗?

香港問題一直是心病,從我們許諾給香港人民普選的那一刻開始,中央政府就面臨兩難:如何在保持控制力底線(不能讓港獨上臺,不能讓香港動亂)的同時,盡可能地給予香港人民政治自決的權力。往好里說,這叫大國的胸襟與情懷。往壞里說,這叫給自己上套。同時符合以上兩個條件,唯一的出路就是目前這種有限定的普選制。人家只要盯著“限定”二字做文章,就能打著民主二字搞事。如果沒有什麽美國駐港總領館之類的後臺推波助瀾,了不起也就幾百人靜坐兩天了事。外部勢力(確切的說是以美國人為首的外部勢力)介入後,要錢給錢,要培訓給人,要協同有組織,一下子問題變得錯綜複雜。更麻煩的是,問題性質發生了180度變化,前者是內部矛盾,後者是國際矛盾。從2013年1月戴耀廷以《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為題發起的占領中環行動至今,矛盾一直在醞釀,在發酵。9月28日,占領中環運動從醞釀實施變成既成事實,同一天,中美關系進入新的階段。美國人可以選擇“重返亞洲”(發生在2009年),可以暗中支持日本人“國有化釣魚島”(發生在2012年),可以在中日釣魚島爭端升級後赤裸裸地選邊站(今年上半年,奧巴馬訪日期間),可以在南海問題上赤裸裸地選邊站(2012年的中菲黃巖島爭端,2014年的中越鉆井平臺爭端),直到今年上半年為止,中美之間一直是以間接對抗為主。但是,9月28日,從香港警察部隊被迫動用催淚彈的那一刻開始,美國人站到了前臺,香港成為沒有硝煙的前線。

中國政府很清楚地知道:香港事件只是開始。我們正面臨臺海危機以來,最兇險的周邊環境。稍有處理不慎,導致形勢繼續朝著惡化的方向發展,我們就可能成為下一個俄羅斯(一年前,你能想象俄羅斯會被西方國家聯手制裁麽?)。

什麽算形勢繼續惡化呢?中日之間,釣魚島就是火藥桶,火藥桶點燃算惡化。中越之間,鉆井平臺就是火藥桶,火藥桶點燃算惡化。中菲之間,美濟礁就是火藥桶,火藥桶點燃算惡化。中美之間,朝鮮半島就是火藥桶,火藥桶點燃算惡化。

朝鮮之於中國,是嘴唇和牙齒的關系,唇寒齒亡是最貼切的比喻。一個反美政權的存在,保證了中國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與控制力,同時也將美國的軍事威脅遮斷在38線以南。但是,看起來,中國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正在發生:朝鮮最高領導人抱恙(病情嚴重到謠言四起而無法現身穩定局面),朝中重臣(黃炳誓和崔龍海)忽然跑到韓國去參加什麽勞什子亞運會的閉幕式。一把手生病不能視事很正常,一把手生病期間,朝中重臣(名義上的三號人物和四號人物)忽然跑到敵對陣營去示好,百分之一千的不正常。

哪怕信息再不對稱,我們可以肯定的說:遇到大麻煩了,朝鮮戰爭幾十萬條人命奠定的半島制衡框架,正在迎來不可知的未來。毫無疑問,擁有全面信息優勢的國家領導人們,早在九月份就應該清楚地知道,朝鮮半島局勢,正在過坎。

處理的好,魚不驚水不跳平穩過渡。處理的不好,就是兩種結果,要麽猶如格魯吉亞之於俄羅斯,要麽猶如烏克蘭之於俄羅斯。前者雖然付出了代價但最終增加俄羅斯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後者付出無數代價卻將俄羅斯拖入人所共知的泥潭。

你看,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周邊局勢。從東北角往下,朝鮮問題、中日釣魚島問題、臺灣問題、香港問題、中越問題、中菲問題編織成完美的火藥桶鏈條(請註意,除臺灣和朝鮮外,其余問題都是兩三年內被運作成火藥桶的)。相關國家沒有一盞省油的燈,相關問題沒有一個可以在短時間內完美解決。更要命的是,我們似乎能夠聽見導火索正在嗤嗤燃燒,一旦引爆,中國將進入賭國運的關鍵節點。只有從這個角度出發,你才能能夠理解今年十一前夕不同尋常的國慶招待會:

1、 國務院國慶招待會,居然一反總理主持發言的傳統,習總書記親自做主旨發言,面向未來提出了八點設想,第一點赫然就是“堅持同人民在一起”,從頭到尾一共40次提到“人民”。什麽時候最需要強調和人民在一起呢?面臨困難的時候,需要凝聚人心攜手闖關的時候。

2、國務院國慶招待會,居然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領導核心一個不拉全部出席。這背後的含義昭然若揭,習講話不僅代表第五代領導集體,而是代表整個的中國共產黨山脈上的所有山峰。

3、國慶招待會,五次引用毛澤東的詩詞(毛主席讓新中國站起來),但沒有提及鄧小平(鄧小平讓新中國富起來)。是暗示我們再一次面臨是否“站得住”的考驗麽?

與其說這是一個國慶招待會,不如說這是一場誓師大會。三代領導人用集體亮相的形式告訴全世界:中國人民不惹事,但絕不怕事。我們坐在亞洲的火山口上,已經做好了迎接火山爆發的所有準備。硝煙散去後,誰能健在,各憑天命。

一旦真的周邊有事,引發西方國家制裁,外需堪憂的時候,如果還想踐行“發展是第一要務”,中國可以靠什麽?

只能靠自己,所以,房地產放松具備邏輯上的必然性。事實上,一個多月前,種種跡象表明,中央曾經密集研討地產政策調整,始終沒下決心。這一次,異常嚴峻的周邊形勢終於讓管理層做出了選擇。未來一到兩年,請投資者高度重視房地產行業的戰略意義(另一個具備戰略意義的行業,是軍工):這是對沖外部風險的關鍵性變量,這是實現經濟中高速持續增長的關鍵性變量,這是本屆政府手中幾乎必將動用的關鍵性變量。

由此積累的風險怎麽辦?資產證券化。

的確,資產證券化本身並不能消滅風險,它的作用更多體現在轉移風險上。但是,只要風險能夠持續轉移,地產發動機能繼續轟鳴。一個小小的ABS曾經令美國地產泡沫至少多延續數年,這一次,我們應該也不會例外。(作者供職於華泰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52

【黑問專欄】58同城多事之秋 騰訊投資是否貶值?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3/146691.html

58同城最近又一次站在風口浪尖上。騰訊增持58同城後,持股比例為25.3%,已經具備了投票權。而58同城股價沒有上漲反而倒跌,這引發了一些討論,認為資本市場不再看好58同城的未來發展,以及騰訊投資貶值。

\其實,輿論就是如此翻手是雲,覆手是雨,企業和投資人面對這些輿論的時候需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對於58同城股價下跌以及未來,簡單談談我的觀點。

中概股平均跌19.82%  58同城跌8.8%

截至10月10日,我查詢了下中概股一個月以來的跌幅,發現百度跌幅7.58%、新浪跌幅21.9%、360跌幅25%、獵豹移動跌幅38.46%、京東跌幅14.11%、唯品會跌幅14.1%、58同城跌幅8.8%、去哪兒跌幅18.34%、微博跌幅30.16%,9個中概股平均跌幅為19.82%。

而阿里巴巴雖然最近幾日股價開始回調,但是比開盤價仍然大漲26%。因此,中概股的集體下跌有阿里巴巴上市的原因導致,另外中概股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牛市,回調也成為必然。而相比平均19.82%的巨大跌幅,58同城的8.8%跌幅算是比較不錯的成績了。

長期資本退出屬正常行為 股價並未暴跌

十一期間,雖然投資商出售了一部分的58同城股票,但這是一個極為正常的市場行為,因為像DCM、賽富這樣的VC、PE本來就只做成長期企業投資,股票的存續周期本來就只有5-7年,DCM投資58已經4年,賽富更是已經有近8年的時間。

而且這些VC和PE已經獲得了豐厚回報,即使以58同城的發行價每ADS17.00美元計算,賽富投資基金、華平和DCM資本的賬面回報倍數分別為95.73倍、7.51倍和24.76倍,而10月10收盤價為35.8美元。此外,VC、PE本來就不做二級市場,所以在股市流通的股票並不受其影響,否則58同城股價也不可能只下跌8.8%。而資本市場上,VC和PE出售投資公司股票後沒多久股價大漲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紅杉資本在唯品會上市1年後2013年3月以22.98美元價格出售唯品會72.5萬ADS(1ADS=2普通股),股價暫時出現下跌,但隨後唯品會股價一路攀升,最高漲到233美元。

據我了解,VC和PE作為創業公司的長期投資者,他們已經在創業公司上市後獲得了巨大回報,變現是投資的主要目的,也完成了當初投資的使命。但是他們出售股票進行變現與企業後續發展並無直接關聯,是一種極為正常的投資操作手段。而且VC和PE退出部分股份變現後,其他資本也會趁機接盤。另據可靠消息,除了騰訊趁股價回調增持58同城外,投資分類信息“老二”趕集網的紅杉、凱雷,也在二級市場購買了大量58同城的股票。

人與生活信息連接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

從8月21日,58同城公布的2014第二季度財報看,該公司當季總營收為6460萬美元,同比增長83.9%;凈利潤為1120萬美元,同比增長125.6%;第二財季毛利率為94.7%,去年同期為93.9%。這說明分類信息網站的收入仍處於高速增長期,而且具有非常出色的毛利率,良好的業績是保證58同城可繼續持有的基礎條件。

而騰訊增持58同城一方面看好58同城的盈利能力,另外希望58同城成為騰訊未來連接人與信息、服務,進軍O2O的重要資源之一,所以當騰訊進一步整合社交、LBS等業務後,58同城必然在騰訊的整合中受益,而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眾所周知,O2O包括三個環節:場景、信息和交易。騰訊可以幫助58同城完成場景、交易的環節,58同城自身在信息平臺環節已經具備出色的能力,接下來應該繼續加大業務拓展以及三四線城市的開拓,迅速鞏固自己的地位。

炒股的朋友都知道,股價代表的是投資者對這家企業未來發展的預期,比如,騰訊股價在微信推出支付後迅速暴漲,而實際上微信並未給騰訊帶來非常可觀收益,但是投資者看的是微信支付和商業連接的未來發展潛力,股價代表的是對這種潛力的預期。特別是A股市場,在利好懸而未決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一直上漲,而一旦利好變成現實股價立即下跌。即使從最為基本的股價漲跌規律分析,58同城與騰訊之間的整合這一巨大利好仍懸而未決,這就是推動58同城股價上漲的最大動力之一。

目前,由於整個人與信息、服務連接、O2O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做這種未來的投資需要考慮長線,而並不能只關註眼前股價的漲跌。同樣,騰訊在58同城股價下跌的時候趁機增持,也是考慮長線持有,並希望為騰訊的連接一切戰略添磚加瓦。記得馬化騰曾談過自己不善炒股,買了Facebook股票後就遇到大跌,然後忍到成本價後立即出售,可Facebook股價卻開始瘋狂上漲,所以股市就是這樣耐人尋味,如果只管暫時漲跌,可能永遠也無法賺到錢。

關於磐石之心

IT評論人,10年IT從業者,新浪創事記專欄、百度百家專欄作者,1200萬閱讀量的知名IT博客,見證互聯網跨時代轉變,著作有《融合時代》《解密小米-互聯網思維下的商業奇跡》,請千萬不要關註磐石之心公眾號:panshizhixin18,因為你會變得比別人更能看懂互聯網融合的驚人未來!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上黑馬專欄和導師一起討論相關問題~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article/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76

說史150416柳永引發的「多事之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16/%e8%aa%aa%e5%8f%b2150416%e6%9f%b3%e6%b0%b8%e5%bc%95%e7%99%bc%e7%9a%84%e3%80%8c%e5%a4%9a%e4%ba%8b%e4%b9%8b%e7%a7%8b%e3%80%8d/

匈奴草長馬正肥  金山西望煙塵飛

說史150416

柳永引發的「多事之秋」

朝日執筆:歷史小品系列11

 

上集我們講了全能文人蘇東坡,其作品在當代已廣為流傳。不過,要論文人在宋代的知名度和受觀迎程度,似乎還有人在蘇東坡之上。這個人就是「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柳永。

 

不過鑒於篇幅有限,有關柳永的種種傳奇經歷以後有空再談。這裏只想介紹柳永一首著名的詞作《望海潮》,據說這首詞引發了一場「世界大戰」。

 

「江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華。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根據南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的說法,金主 海陵王完顏亮讀罷柳永這首《望海潮》,擊節讚賞,對「三秋桂子」等景色尤為神往,遂即賦詩: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側,立馬吳山第一峰。」

 

正隆六年(1611)中秋節,完顏亮與群臣興高采烈地準備歡慶賞月,月亮卻始終藏身於在厚雲之中,完顏亮遂即賦《鵲橋仙.待月》一首: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雲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虯髯撚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一揮截斷紫雲腰,仔細看、嫦娥體態。」

 

好氣概!為了證明西湖的月亮是不是特別遠,於是半個月後,完顏亮即起兵二十七萬,號稱百萬,分四路攻宋,誓要到江南「仔細看、嫦娥體態」。

完顏亮在秋天對南宋發動攻勢。諸葛亮《出師表》有謂「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又有成語「多事之秋」。為什麼不是「危急存亡之春」?又沒有「多事之夏」呢?都是秋天,是巧合還是有別的原因嗎?

 

秋天發動戰爭的傳統,其實由來已久。

早於春秋時代,各諸侯國就已經有在秋天發動軍事行動的習俗了,這是一種「禮」!作為農業文明國度,耕種是維持整個社會經濟的命脈,一切行動都不能違背農業法則。*** 秋天是收割的季節,收割後就是「農閑」的日子,故此秋天是一年中人力和物資最為充足和集中的時候。即使不發動戰爭,也要將年青的勞力抽調作軍事演練,一來令軍隊習於戰陣,二來減低「閒置勞力」對社會治安造成的隱患。不過,這種「季節性」軍事行動為期不能太長,因為這會妨礙下一年的春耕。故此,春秋時代的軍事行動,一般規模都較小,戰爭勝負通常最多也是一兩個月便有分曉,相當有效率。

 

進入戰國,國家的組織形態改變,開始建立「常備軍」,軍事行動與「農時」的關係基本就脫鈎了,列國間的戰爭從此就不分時節,而且動輒打上幾年了。

不過從秦漢建立統一帝國開始,情況又有所改變了。雖然各朝的中原帝國都有強大的常備軍,但主要對手卻由同樣是「農業文明」的其他諸侯,變成來自遊牧文明的「蠻族」了。 秦漢有匈奴、唐有突厥、宋有遼金夏、明有蒙古。

 

總體來說,中原帝國以中央名義發動的北向軍事行動頻率低而強度大。*** 這是由於遊牧民族的機動性極強,一如在茫茫大海追剿海盜一樣,非得經過周密部署,配合準確的情報,不可能有成效。 由於「北伐」規模巨大,一般都以「年」為操作單位,故很少考慮到季節因素,反而著重於區域形勢和地緣政治結構的變動時機。 例如衛青、霍去病北伐匈奴,有時在秋季出擊,有時則在春季,但時機則通常選在匈奴內部政治不穩之際。

 

相反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則是「高頻而低強」,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微。況且,即使是「大規模南征」,由於其「高度機動」的特性,也能在極短的時間作出「季節性集結」,發動「閃擊戰」。無論成敗,亦能在單一季度回師北方。因此他們的軍事行動仍具相當的「季節性」考量。

 

那到底遊牧民族為什麼喜歡在秋天南下呢?這其中又有「推」和「拉」這兩方面的因素。從整體「天時」而言,北冷南熱,秋冬之際遊牧民族乘著冷鋒南下而來,仿如沿江順流,又似從山上居高臨下,盡得「主場之利」。另外,對於遊牧民族而言,馬是他們最主要的戰爭工具和軍事優勢,故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必然以「馬」的狀況為中心考量。

經過春夏的調養,馬在秋天進入「巔峰狀態」,此所為「秋高馬肥」。天氣乾燥,也有利囤積運輸乾糧和飼料。更重要的是,沼澤河川是騎兵發揮機動性的最大障礙。冬天大多數的河川都會乾涸或結冰,至少是水量大幅減少,有利馬匹快速移動。

 

南方的情況又如何?秋收之後,是農業社會全年中「最富裕」的時候。對遊牧民族而言,這正是待「獵物」最肥美時獵取的好時機,「搶掠」效率特高。農民辛勞了一整年,終於收割作物後,就輪到自己被收割了。從軍事層面看,弓弩是步兵對抗騎兵最有效的手段,但寒冷和乾燥卻是弓弩的最大敵人。在冬天,強弓勁弩難以拉張,也容易折斷,「南軍」因此失去了控制騎兵肆虐最有力的武器。

 

綜合以上原因,中原帝國的軍事動員又重新「季節化」了。這在宋代特別明顯,原因有二。其一是宋代的北方邊界較以往南移,而與遼國交界之處相對平坦,水域是主要的地理障礙。 因此,當冬天這些地理障礙的阻力減低時,遼軍南下就變得「很方便」,而且其進軍路線極難預測。其二是之前提過,北宋初是一個「小冰期」,「氣溫下降」明顯是一個「利北不利南」的氣候因素。天氣因素、地形因素,加上機動性能較低,弓弩等技術優勢又打了折扣,宋軍縱然想主動出擊,尋求機會進行「克勞塞維茨式會戰」,亦非易事。

 

因此,「秋防」或「防秋」之語,在宋代文獻中出現的頻率極高。每年秋天,各邊區都會提高「軍事警戒級別」。「多事之秋」一語,最早出於北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之中,大概不是偶然吧!

 

後話:

上文提到的那個海陵王完顏亮,原來就是弒君而奪得大位的。他這一次南征其實是押上了所有註碼的豪賭,結果卻被 虞允文在采石磯大敗,並為部下所殺。他死後先被封為「海陵郡王」,後貶為「海陵庶人」。元代 脫脫編的《金史》中,評價他是「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這一句,原來正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商紂王的評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20

讀書劄記160129太平天國之秋 (上篇)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1/29/%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60129/

讀書劄記160129
太平天國之秋 (上篇)
掌門執筆

《太平天國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2012) Stephen Platt
本書獲2012年Cundill Prize,是當今獎金最高的歷史著作獎. 作者是耶魯 中國史博士,其博士論文獲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 另著有《湖南人與現代中國》.
本書是作者一鳴驚人之作,獲得 史景遷(英國歷史學家、本人也是太平天國史專家) 和Henry Kissinger的高度評價; 黃宇和教授為撰導讀, 亦推崇備至. (筆者作為擦鞋專家,則對黃教授的導讀推崇備至. )

「太平天國之亂」(1851-64年) 是人類歷史上人命損失最多的戰亂, 有關的研究稱得上是汗牛充棟,名家強手如林, 新銳學者廁身其間竟能脫穎而出,必須提出前輩未曾發見的有力觀點, 這想必難若登天. 而本書正是登天之作.

〈本書主旨〉
在於論証:對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來說, 中國的「太平天國之亂」和美國的「南北戰爭」(1861-65年)都與國家經濟命脈息息相關. 當1861年美國內戰方興而中國內戰十年未已的時候, 英國的環球經濟岌岌可危. 剛在去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入北京,火燒圓明園之役.) 獲勝的英國, 其國力僅足以幹預這兩場內戰中的任一場. 迫在眉睫,她必須作出決斷, 應向東西何方拔刀?

這是 “成本與效益”的政治經濟學考量. 假設用兵西方, 毫無疑問支持的必然是 “友方” 南方邦聯. (至於 “友誼”當然是建築在原棉貿易的利基上面.***) 但假設決定向東出手, 就要認真考慮:支持的應是過去二十年間曾兩番開戰的北方「大清皇朝」, 抑或是同屬基督新教的南方「太平天國」?

這被後世史家嚴重忽略的兩個決策關口,四條(實質只有三條)歧路, 對當時的大英帝國內閣來說,並不是那麼易於取捨; 而國內輿論,反映在國會辯論和報紙社評當中, 也是針鋒相對,各有聲援者. 然則英國為何在中國內戰中放棄原已堅持多年的中立政策,最終實質幫助清朝平亂; 但卻在美國內戰中自始至終保持著中立呢? 作者對此給出了獨家見解.

但是就算作者解通了這兩關,仍要面對行家最終的強力質疑:英國伸出的 “軟援手” (並未正式出兵介入,只限於軍事援助 李鴻章駐上海的淮軍及其旗下由英國人 戈登Gordon統率的「常勝軍」.***), 真的起著 “抵定乾坤” 的作用嗎? 這最後一關才是本書的吃緊之處!

環環相扣的論証全部由作者鋪陳史料加以支持, 尤其強調 「幹王」洪仁玕對上海英國租界的外交努力 (這方面鮮有史家論及.); 和「忠王」李秀成在江浙的軍事冒險, 兩者終歸失敗的契機. 在「太平天國的秋天」裡,天秤急劇失衡, 與英國人適時施加的砝碼有著微妙且關鍵性的幹係.*** 洪仁玕、李秀成功敗於垂成, 而曾國藩、李鴻章則贏得非常之驚險.

〈兩場內戰與英國的環球貿易形勢〉
中國內戰之前,大英帝國的環球形勢一片大好. 她壟斷了全球最有價值的兩個貿易圈, 得其一足以富傲天下.
首先,最無敵的當然就是「英印華三角貿易」:中國的茶和絲, 印度的鴉片和原棉與及 英國棉織品為主的工業產品,**** 循環往復,財源滾滾不絕. 單是英國政府每年徵收的茶葉進口關稅, 便足夠支應皇家海軍整年的用度!*** 更暴利的是鴉片, 在印度生產成本近乎零,在中國…… 無話可說, “千金難買心頭好” 嘛.

其次, 英國向美國南部州郡購入長纖維原棉 (印度和中國的原棉是短纖, 只有埃及和美國出產長纖,其時埃及實質上是英國殖民地.); 並且向美國輸出工業製品和中國絲茶. 棉織業是當時英國工業的命脈,而歐陸無棉. 英國3/4的原棉從美南進口; 成品則有1/2在遠東銷售.***

1853年太平軍攻占南京,定都開國, 中國形成南北對峙之局,作者遂將之定性為「內戰」. (關於這點許多行家並不贊同. 因為根據國際法, 起事的一方如被國際社會承認為對等的交戰團體, 這才稱得上是「內戰」,如南北戰爭. 有趣的是,如果起事方並未被承認為對等交戰團體, 那麼失敗之時稱為「叛亂」, 如太平天國; 成功則稱為「革命」,**** 如中華民國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當真是 “成王敗寇”, 非常之現實主義.)

同年,馬克思在倫敦 “樂觀地”預測中國的叛亂將會引致英國環球貿易系統崩潰…… 如此這般,資本主義死期不遠, 而 “共產天國”行將降臨. 此乃書生之見,事實上中國的絲茶出口不減反增, 原因是長江流域亂離阻隔,中國商人反倒把存貨銷往海外市場.*** 另外,南京新創的 “天朝”百廢待舉,征戰不休,在在需財, 也極需透過外貿獲取資金. 所以,成為富商和資金避難所的上海租界反而畸形地高度繁榮起來.***

但是到了1861年美國內戰開打,情勢卻瞬間急轉直下, 北方封鎖南方港口,棉價飊升至英國紡織品無法在亞洲獲利的地步. 英國對華出口一落千丈,*** 紡織品貿易額下降2/3. 1862年底棉荒嚴重,工廠關門, 棉紡重鎮蘭開夏失業率高達六成. 英國在華購入的茶葉有2/3轉口美國, 此時因為戰情酷烈,市場消失, 進口商把存貨在國內傾銷, 造成茶市崩盤.*** 這又大幅削減了英國政府的關稅收入, 真的是 “牽一髮則動全身”!

在此可以看到「全球化」的威力, 但在當時的英國政壇,無人有這個大局觀早為之計, 及至禍在眼前,國會這才激烈爭辯,訂策應變.
〈英國的反應與行動〉
本來最治本的方法是派遣遠征軍幹預美國內戰,扶持南方邦聯獨立, 恢復原棉供應,則萬事大吉.*** 但這招成本極高,兼且風險極大,近乎不可行. 美國已非百年前吳下阿蒙, 不像中國,無論那個 “天朝” 都是軟柿子; 而且遣軍赴美遠比赴華艱難, 因為赴華有印度作為跳板,赴美則無之.

所以英國對美國內戰的反應乾淨俐落, 迅速宣布承認雙方為對等交戰團體, 而英國則嚴守中立. 這樣做一方面 順應國內一面倒的輿論民情. (這還用說嗎? 南方的農業是英國的貿易夥伴; 北方的工業則是其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 南邦既成獨立國, 就可以合法地向英國銀行貸款,與及購買軍火,*** 如此商界有利可圖. 最後, 英國非常願意看到分裂的美國, 以免威脅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但對中國內戰,英國卻舉棋不定……(未完待續,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56

讀書劄記160202太平天國之秋 (下篇)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2/02/%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60202/

讀書劄記160202
太平天國之秋 (下篇)
掌門執筆

話說1861年「南北戰爭」剛剛開打,英國國會立即緊急辯論對策, 明快地承認南方邦聯為對等交戰國,並且嚴守中立. 但對中國已歷時多年的內戰,英國卻仍舉棋不定…..
〈英國的反應與行動〉
倫敦輿論一片混亂, 其實沒有人弄得清「太平天國」是甚麼一回事. 但有一點卻毫無疑問,國人全都非常厭惡清政府, 尤其在 “虐殺英國俘虜事件”之後. (該事件直接導致 “火燒圓明園”.)

倫敦對太平天國的認識完全來自租界, 消息來源可粗分為 駐華軍政人員、商人和傳教士. 傳教士因其身份地位超然,對輿論最具影響力. 起初他們一面倒親南京,視之為基督教陣營的一分子.*** (只是教義相當糊塗,有待我輩加以指導.)
但這時候太平天國總理 「幹王」洪仁玕突然失勢, 他對租界的外交努力也就全面廢止. (洪仁玕是洪秀全的親族,出身香港的 國教會傳教士, 曾在英華書院任教席,懂英語.) 部分失望的傳教士化愛為憎, 散播醜詆太平天國的言論,斥之為邪教.

但對倫敦的遠東政策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始終是駐華軍政人員, 而他們反映的則是在地英商的利益.*** 天國定都南京已八年,期間英國人在上海租界大發戰爭財, 雙方也就相安無事,以禮(及利)相待. 1858-60年英國對清皇朝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並取得勝利, 戰後簽訂的「天津條約」給予英國溯長江入內陸的獨家通商權利, 並在沿江開放通商口岸.*** 租界英商對此雀躍不已,期望甚高.

一直以來倫敦並未在外交上承認太平天國,但對駐上海的 在華最高代表和艦隊總司令則明確訓示保持中立. 但上海遠隔重洋,信函往來需時兩個月以上, 倫敦只好給予英租界相當大的便宜行事權 (例如在保護僑民安全和商業利益的時候可以使用武力.). 這就造成 “山高皇帝遠” 現象,上海方面擁有相當大的操作空間.

南北戰爭爆發使英國的遠東商貿陷入停擺, 租界英商只能放眼於開發新近獲得的沿江貿易特權上面,*** 希望能補救總貿易額的流失. 長江近海諸省均是太平天國地盤, 故此英商的最佳策略似乎是與南京達成妥協,最為省力. 就在此際,兩項因素造成英租界轉向與湘軍緊密合作, 導致戰局急轉直下,天國就此覆亡.
首先是洪仁玕失勢, 缺乏戰略意識的「忠王」李秀成決定對隸屬清朝管理的上海縣城用兵, 此事鑄成大錯. (雖則他三番四次申明不會進犯 英法美三個租界, 但沒有人相信他.) 其次,英國駐華代表Bruce和艦隊司令Hope都是膽大妄為之士,且都很厭惡太平軍. 他們決定把倫敦給予的便宜行事權作出擴大解釋, 向太平軍宣告必須撤離租界周邊五十公里範圍.*** (上海縣城當然落入該範圍之內.) 李秀成不堪受辱,太平軍與英法聯軍就在租界方圓五十里地面交起手來.

〈行動的後果〉
既然與太平軍開打, 由於兵員懸殊,英法聯軍只得與湘軍協同作戰.
湘軍一向缺乏將材(曾國荃算是最佳的一個.), 但曾國藩戰略眼光銳利, 行事果敢堅定,且知人善用. 他在關鍵時刻打出 “勝負手”, 兵行險著,暗渡陳倉, 在得到英租界的支持下, 租用懸掛英國國旗的英商蒸汽運輸船, 把 李鴻章與新建的淮軍六千人順江而下, 穿過太平軍轄下三省的沿江炮臺, 偷運到上海縣城,以解被困之危.

炮臺果然不敢開炮,分批運輸過程費了四天才告完成. 軍紀嚴明的淮軍進駐上海,首戰即擊退來犯之敵, 當地華商於是傾全力支持李鴻章. 淮軍得到上海強大財力作後盾,與湘軍對南京形成腹背夾擊之勢, 尋且反攻江浙,一舉奠定了全局勝勢.***

到了戰亂末期,軍事形勢逐漸清楚, 終極勝負取決於補給而不是戰術運用.*** 任憑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陳玉成如何驍勇善戰, 終究被得到聯軍蒸汽炮艦支援的湘軍水師切斷了補給線, 而牢牢地被壓制著,以敗亡終局.

跟據上述史料,作者推導出「英國在中國內戰中放棄中立 (雖然名義上從未這樣宣稱過.) 是太平天國覆亡的決定性因素」這一大膽結論.*** 並且以「世界史」的方法論,從環球貿易層面著手進行因果分析. 本書因此成為獲獎的嚴謹學術著作.

大局抵定,後事又如何?
〈英國的失落〉
戰後,英國人期望的對華貿易榮景完全沒有出現, 相反,上海立即入長期衰退. 富人和資金撤回家鄉, 房地產市場崩盤. 戰時中國商人願意付出高溢價租賃懸掛外國旗幟的運輸船, 現時長江安全通航,這項優勢喪失殆盡. 急於在海外市場脫手的貨物, 現在也轉回國內銷售.
英國人原先以為溯江入內陸的貿易大有可為, 殊不知中國社會根本不信任洋人, 溯江貿易始終牢牢掌握在華商手中,洋人動不了分毫. 更有甚者, 中國緊接推行的現代化運動—「洋務運動」, 顧名思義就是要搶洋人的生意!
道理很簡單, 中國愈是內亂,競爭中的各方愈要討好英國, 遠程操作能力有限的英國才有更大的槓桿,取得更多的利益; 反之亦然.

對於正值全盛的「大英帝國」維多利亞朝, 當時全然沒法看清的是,這已是國力的臨界點; 同時西歐的環球殖民計劃也迫近了飽和點.*** 愈演愈烈的爭霸局面將會在五十年後催生出兩次大戰, 從而清洗掉三百年來的世界權力結構,埋葬霸者大英.

〈中國的災難〉
這場戰爭究竟死了多少中國人? 前此的估計約在20-30M之間, 但1999年一份爆炸性大型研究報告將數字重新敲訂為 江南五省57M人. (全國連北方撚亂和西北回亂,共損人口70M.) 如其屬實,便是人類史上死人最多的戰亂!

作者舉出的最後一點非常之有歷史興味.
1860年中,「太平軍」忠王和 英王以巧妙的戰術擊滅了「綠營」漢將 張國樑的 “江南大營” 與滿將 和春的 “江北大營”. 同年底,「英法聯軍」在京津路段擊潰了「八旗」蒙古將領 僧格林泌. 此時清皇朝已無可用之兵,亦無可籌之餉.*** (還要分期繳付戰爭賠款,並以關稅作抵押.) 因此才起用湖南省的「鄉勇(ie團練)」, 即非正規的民兵「湘軍」作為對抗太平軍的主力, 並許其在沿江商鎮開徵新型間接稅「釐金」(即現今的商品「印花稅」.), 以籌集軍餉.

曾國藩被擢升為兩江總督,門生 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 聯同湘軍另一支系的 左宗棠, 這三人包攬了沿江省份的所有軍務、民政和財政. 事實上這場戰爭的末期純然是「太平軍」與「湘軍」的對決, 「清皇朝」完全沒有實質參與.***
清朝既已是零軍力, 那麼決戰結束之日,便應是其覆亡之時. 作者認為此事若果發生在世上其他地方, 必當如此!那麼便要問:為甚麼清朝遲亡了五十年?

清朝不亡,靠的是意識形態統治, 曾國藩本人是理學名家,壓根兒沒有動念取天下. (他在破南京的前夕便已佈署裁減湘軍.) 但北弱南強已成定格, 中央再也沒法收回江南諸省的徵稅權, 溯江出海,國內外貿易的利源盡皆以「自強運動」的名義扣留在東南諸省手上.

及至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入北京, 東南諸省竟敢「互保」,背叛朝廷與洋人妥協, 可謂翻版了太平天國末期的內外形勢. 封疆大吏集體抗命中央, 就算在稍早之前也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情.
最後到了辛亥, 滅亡清朝的就是湖北「新軍」與及鼓動風潮的「同盟會」, 而同盟三系中最強大的就是兩湖「華興會」. 如果純從經濟格局著眼,「湘軍」終究在五十年後滅了清朝.***

《太平天國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2012) Stephen Plat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04

演說1603A 太平天國之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3/02/%e6%bc%94%e8%aa%aa1603%e5%a4%aa%e5%b9%b3%e5%a4%a9%e5%9c%8b%e4%b9%8b%e7%a7%8b/

演說1603A 太平天國之秋
講者:掌門

《太平天國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2012) Stephen Platt
本書是2012年Cundill Prize得獎作品,獲 史景遷和Henry Kissinger的高度評價.

〈本書主旨〉
在於論證:對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來說, 中國的「太平天國之亂」(1851-64年)和美國的「南北戰爭」(1861-65年)都與國家經濟命脈息息相關. 當1861年美國內戰方興而中國內戰十年未已的時候, 英國的環球經濟岌岌可危. 剛在去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獲勝的英國, 其國力僅足以幹預這兩場內戰中的任一場. 迫在眉睫,她必須作出決斷, 應向東西何方拔刀?
這是 “成本與效益”的考量. 假設用兵西方, 毫無疑問支持的必然是 “友方” 南方邦聯. (至於 “友誼”當然是建築在原棉貿易的利基上面.***) 但假設向東出手, 就要認真考慮:支持的應是過去二十年間曾兩番開戰的北方「大清皇朝」, 抑或是同屬 “基督新教” 的南方「太平天國」呢?

這被後世史家嚴重忽略的決策歧路, 對當時的大英帝國內閣來說,並不是那麼易於取捨; 而國內輿論,反映在國會辯論和報紙社評當中, 也是針鋒相對,各有聲援. 然則英國為何在中國內戰中放棄原已堅持多年的中立政策,最終實質幫助清朝平亂; 但卻在美國內戰中自始至終保持著中立呢? 作者對此給出了獨家見解.
但是就算作者解通了這關,仍要面對行家最終的強力質疑:英國伸出的 “軟援手” , 真的起著 “抵定乾坤” 的作用嗎? 這最後一關才是本書的吃緊之處!環環相扣的論證全部由作者鋪陳史料加以支持, 尤其著重 「幹王」洪仁玕對上海英國租界的外交努力; 和「忠王」李秀成在江浙的軍事冒險, 兩者終歸失敗的契機.
他的結論是:在「太平天國的秋天」裡,天秤急劇失衡, 與英國人適時施加的砝碼有著微妙且關鍵性的幹係.****

〈英國的環球貿易形勢〉
中國內戰之前,大英帝國的環球形勢一片大好. 她壟斷了全球最有價值的兩個貿易圈. 首先,最無敵的當然就是「英印華三角貿易」:中國的茶和絲, 印度的鴉片和原棉與及 英國棉織品為主的工業產品.**** 單是英國政府每年徵收的茶葉進口關稅, 便足夠支應皇家海軍整年的用度! 更暴利的是鴉片,在印度生產成本接近零,在中國卻以天價脫手.
其次, 英國向美國南部州郡購入長纖維原棉; 並且向美國輸出工業製品和中國絲茶. 棉織業是當時英國工業的命脈,而歐陸無棉. 英國3/4的原棉從美南進口; 成品則有1/2在遠東銷售.***

1853年太平軍攻占南京,定都開國, 中國形成南北對峙之局,作者遂將之定性為「內戰」. (關於這點許多行家並不贊同. 因為根據國際法, 起事的一方如被國際社會承認為對等的交戰團體, 這才稱得上是「內戰」,如南北戰爭. 有趣的是,如果起事方並未被承認為對等交戰團體, 那麼失敗之時稱為「叛亂」, 如太平天國; 成功則稱為「革命」,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 )

同年,馬克思在倫敦 “樂觀地”預測中國叛亂將會引致英國環球貿易系統崩潰….. 如此這般,資本主義死期不遠, 而 “共產天國”行將降臨. 此乃書生之見,事實上中國的絲茶出口不減反增, 原因是長江流域亂離阻隔,中國商人反倒把存貨積極銷予海外市場.*** 另外,南京新創的 “天朝”也極需透過外貿獲取資金. 所以,成為江南富商和資金避難所的上海租界反而畸形地高度繁榮起來.***

但是到了1861年美國內戰開打,情勢卻急轉直下, 北方封鎖南方港口,棉價飊升至英國紡織品無法在亞洲獲利的地步. 英國對華出口一落千丈,*** 紡織品貿易額下降2/3,英商缺乏資金在華購貨. 國內情勢,翌年底棉荒嚴重,工廠關門, 棉紡重鎮蘭開夏失業率高達六成. 英國在華購入的茶葉本有2/3轉口美國, 此時因為戰情酷烈,市場消失, 進口商把存貨在國內傾銷, 造成茶市崩盤.*** 這又大幅削減了英國政府的關稅收入, 造成財政緊絀,真的是 “牽一髮則動全身”!在此可以初次看到現代意義「全球化」的威力.

〈英國的反應與行動〉
禍迫眉睫,英國國會激烈爭辯,訂策應變. 本來最治本的方法是派遣遠征軍幹預美國內戰,扶持南方邦聯獨立, 恢復原棉供應,則萬事大吉.*** 但這招成本極高,兼且風險極大,近乎不可行. 美國已非吳下阿蒙, 不像中國,無論那個 “天朝” 都是軟柿子; 而且遣軍赴美遠比赴華艱難, 因為赴華有印度作為跳板,赴美則無之.

所以英國對美國內戰的反應乾淨俐落, 迅速宣布承認雙方為對等交戰團體, 而英國則嚴守中立. 這樣做一方面總算順應國內一面倒的輿論民情. (這還用說嗎? 南方的農業是英國的貿易夥伴; 北方的工業則是其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 南邦既成獨立國, 就可以合法地向英國銀行貸款,與及購買軍火,*** 如此商界有利可圖. 最後, 英國非常願意看到分裂的美國, 以免威脅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但對中國已歷時多年的內戰,英國卻仍舉棋不定, 倫敦輿論一片混亂,沒有人弄得清「太平天國」是甚麼一回事. 但有一點卻毫無疑問,國人全都非常厭惡清政府, 尤其在 “虐殺英國俘虜事件”之後. (該事件直接導致 “火燒圓明園”.)
倫敦對太平天國的認識完全來自租界, 消息來源可粗分為 駐華軍政人員、商人和傳教士. 傳教士因其身份地位超然,對社會輿論最具影響力. 起初他們一面倒親南京,視之為基督教陣營的一分子.*** 但這時候太平天國總理 「幹王」洪仁玕突然失勢, 他對租界的外交努力也就全面廢止. (洪仁玕是洪秀全的親族,出身香港的 國教會傳教士, 曾在英華書院任教席,懂英語.) 失望的傳教士化愛為憎, 散播醜詆太平天國的言論,斥之為邪教.

但對倫敦的遠東政策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始終是駐華軍政人員, 而他們反映的則是在地英商的利益.*** 天國定都南京已八年,期間英國人在上海租界大發戰爭財, 雙方也就相安無事,以禮(及利)相待. 1860年簽訂的「天津條約」給予英國溯長江入內陸的獨家通商權利, 並在沿江開放通商口岸.*** 租界英商對此雀躍不已,期望甚高.

一直以來倫敦並未在外交上承認太平天國,但對駐上海的「在華最高代表」和「艦隊總司令」則明確訓示保持中立. 但上海遠隔重洋,信函往來需時兩個月以上, 倫敦只好給予英租界相當大的便宜行事權 (例如在保護僑民安全和商業利益的時候可以使用武力.). 這就造成 “山高皇帝遠” 現象,上海方面擁有相當大的操作空間. ***

南北戰爭爆發使英國的遠東商貿入停擺, 租界英商只能放眼於開發新近獲得的沿江貿易特權上面,*** 希望能補救總貿易額的流失. 長江近海諸省均是太平天國地盤, 故此英商的最佳策略似乎是與南京達成妥協,最為省力. 就在此際,兩項因素造成英租界轉向與湘軍緊密合作, 導致戰局急轉直下,天國就此覆亡.
首先是洪仁玕失勢, 缺乏戰略意識的「忠王」李秀成決定對隸屬清朝管理的上海縣城用兵, 此事鑄成大錯. (雖則他三番四次申明不會進犯 英法美三個租界, 但沒有人相信他.) 其次,英國駐華代表Bruce和艦隊司令Hope膽大妄為,且都很厭惡太平軍. 他們決定把倫敦給予的便宜行事權作出擴大解釋, 宣告太平軍必須撤離租界周邊五十公里範圍.*** (上海縣城當然落入該範圍之內.) 李秀成不堪受辱,太平軍與英法聯軍就在租界方圓五十里地面交起手來.

〈行動的後果〉
既然與太平軍開打, 由於兵員懸殊,英法聯軍只得與湘軍協同作戰. 曾國藩戰略眼光銳利, 行事果敢堅定,且知人善用. 他在關鍵時刻兵行險著,暗渡陳倉, 在得到英租界的支持下,租用懸掛英國國旗的蒸汽運輸船, 把 李鴻章新建的淮軍六千人順流穿過太平軍轄下三省的沿江炮臺, 偷運到上海縣城,以解被困之危.

炮臺果然不敢開炮,分批運輸過程費了四天才告完成. 軍紀嚴明的淮軍進駐上海,首戰即擊退來犯之敵, 當地華商於是傾全力支持李鴻章. 淮軍得到上海強大財力作後盾,與湘軍對南京形成腹背夾擊之勢, 尋且反攻江浙,一舉奠定了全局勝勢.***
到了戰亂末期,軍事形勢逐漸清楚, 終極勝負取決於補給而不是戰術運用.*** 任憑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陳玉成如何驍勇擅戰, 終究被得到聯軍蒸汽炮艦支援的湘軍水師切斷了補給線, 而牢牢地被壓制著,以敗亡終局.

戰後,英國人期望的對華貿易榮景完全沒有出現, 相反,上海立即入長期衰退. 富人和資金撤回家鄉, 房地產市場崩盤. 戰時中國商人願意付出高溢價租賃懸掛外國旗幟的運輸船, 現時長江安全通航,這項優勢喪失殆盡. 急於在海外市場脫手的貨物, 現在也轉回國內銷售. 經濟蕭條令到兩間大型英國洋行不久破產.
英國人原先以為溯江入內陸的貿易大有可為, 殊不知中國社會根本不信任洋人, 溯江貿易始終牢牢掌握在華商手中,洋人動不了分毫. 更有甚者, 中國緊接推行的現代化運動—「洋務運動」, 顧名思義就是要搶洋人的生意!
道理很簡單, 中國愈是內亂,競爭中的各方愈要討好英國, 英國才有更大的操作槓桿,取得更多的利益; 反之亦然. ***

作者舉出的最後一點非常之有歷史興味.
1860年中,「太平軍」忠王和 英王以巧妙的戰術擊滅了「綠營」的 “江南大營” 和 “江北大營”. 同年底,「英法聯軍」在京津路段擊潰了「八旗」騎兵. 此時清皇朝已無可用之兵,亦無可籌之餉.*** (還要分期繳付戰爭賠款,並以關稅作抵押.) 因此才起用湖南省的「鄉勇(ie團練)」, 即非正規的民兵「湘軍」作為對抗太平軍的主力, 並許其在沿江商鎮開徵新型間接稅「釐金」(即商品「印花稅」.), 以籌集軍餉.

曾國藩被擢升為兩江總督,門生 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 聯同湘軍另一支系的 左宗棠, 這三人包攬了沿江省份的所有軍務、民政和財政. 事實上這場戰爭的末期純然是「太平軍」與「湘軍」的對決, 「清皇朝」完全沒有實質參與.***
清朝既已是零軍力, 那麼決戰結束之日,便應是其覆亡之時. 作者認為此事若果發生在世上其他地方, 必當如此!那麼便要問:為甚麼清朝遲亡了五十年?

清朝不亡,靠的是穩固的意識形態統治, 曾國藩本人是理學名家,壓根兒沒有動念取天下. (他在破南京的前夕便已佈署裁減湘軍.) 但北弱南強已成定格, 中央再也沒法收回江南諸省的徵稅權, 長江流域的國內外貿易利源盡皆以「自強運動」的名義扣留在東南諸省手上.

及至1901年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入北京, 東南諸省竟敢「互保」,背叛朝廷與洋人妥協, 可謂翻版了太平天國末期的內外形勢. 封疆大吏集體抗命中央, 就算在稍早之前也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情.
最後到了1911年辛亥, 滅亡清朝的就是湖北「新軍」與及鼓動風潮的「同盟會」, 而同盟三系中最強大的就是兩湖「華興會」. 如果純從經濟格局著眼,「湘軍」終究在五十年後滅了清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61

生鮮電商遇“多事之秋” 天天果園拆了VIE要回國上市

在生鮮電商的“多事之秋”,天天果園宣布獲得1億元D+輪融資,並拆除了VIE架構,希望2019年啟動國內上市進程。

8月8日,天天果園宣布獲得1億元D+輪融資,投資方為張江高科(600895.SH)參股投資的基金管理公司。天天果園創始人兼CEO王偉表示,這個月天天果園已經完成了VIE架構的拆除,而為了在國內上市,就需要實現連續盈利的財務要求。“創業板要求連續兩年盈利,天天果園明年可以打平,2019年可以啟動上市,天天果園會成為第一家盈利的生鮮公司。”

而在此次融資後,張江高科將著力推進天天果園的國內上市進程。

天天果園創立於2009年,是從產地到消費者的水果生鮮直供平臺,自建冷庫,冷鏈物流。2011年,天天果園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近1000萬人民幣,主要投資方為浦軟創投。

2016年年初,天天果園剛剛獲得京東領投的D輪融資1億美元。天天果園此前數輪的投資方還包括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鍇明投資(ClearVue)等,也都在D輪融資中跟投。

對天天果園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實現連續兩年盈利的財務指標要求。

天天果園創始人&CEO 王偉(左)、聯合創始人 趙國璋(右)

但目前國內生鮮電商的盈利狀況並不那麽樂觀。艾媒咨詢的分析顯示,目前國內生鮮電商有4000多家企業,其中僅有1%能夠盈利,7%有巨額虧損,88%略虧,4%盈虧持平。

繼今年上半年生鮮電商美味七七倒閉之後,接連有生鮮電商公司受挫。8月1日,生鮮電商果食幫宣布正式停業,稱過去兩年嘗試各種辦法仍未實現盈利。天天果園近期也爆出關閉所有線下門店的消息。

王偉回應稱,這些門店確實做了調整,但並非O2O戰略的徹底調整。

2015年3月,天天果園制定O2O策略,開設線下門店。王偉稱,生鮮行業的消費多是即買即得的即時性消費,所以希望通過門店、APP、互聯網結合,打造從網上下訂單、通過門店配送2小時的服務,但最終發現門店的效率運營並不高,且運營成本非常高昂,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關門店不代表天天果園的O2O不做了,我們需要花大量的精力來做。”王偉稱,目前是把所有的門店轉化成倉庫,比門店的運營效率高很多。“一個門店最多的單量支撐度是200—300單,但是一個倉庫最高能夠做到1200—1500單,成本降低2/3,效率提升3倍。”

而為了實現盈利,天天果園也在逐漸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一方面是開源,從水果轉為全品類的生鮮電商,比如,與法國乳制品集團蘭特黎斯(Lactalis)集團達成戰略合作,蘭特黎斯將“天天果園”作為其蘭特品牌部分產品在中國大陸的首發平臺。

蘭特黎斯創立於1933年,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集團,2015年,蘭特黎斯集團銷售額達170億歐元,其中國際出口業務達75%。

另一方面,則是收縮陣線,實現“節流”。區域擴張策略,從原來的大面積擴張,回歸到一線城市為主,聚焦12-15個城市。

“生鮮行業的全國擴張是一個難題,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公司解決很好,包括我們自己也在探索。我們不會像以前做100多個城市,會把一些重要城市做好,然後再做二三四線,逐步擴張下去。”

葛培健說,2015年天天果園銷售額8億元,2016年預算收入為16億元。而在“開源”、“節流”的多重作用下,有望盡快實現盈利。

也因此,此輪1億元融資,將主要用於未來的地域性擴張,還有新品類的引進以及供應鏈建設。

王偉稱,許多生鮮電商企業在資本的驅動下都做了非常多的非理性動作,比如補貼搶占市場、大量刷單等等,最終導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很多公司陷入資金的枯竭。而現在,大幅度燒錢的階段結束,市場要回歸理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29

七級偽術:用fb在多事之秋

1 : GS(14)@2016-04-12 17:44:44

上周好熱鬧,一單「我阿爸係梁特」,一單高官換樓,叫花生友看熱鬧看得不亦樂乎。也許唯一無此閒情的,只有機管局諸君。真的,又會咁黑嘅,同一時間爆發兩單危機,那幾日想必倒瀉籮蟹。有花生友唔明,前者本質係官小姐大頭蝦遺留行李,懷疑有人利用特權擺平事情,既是舊聞,兼且主要指控乃道聽塗說所得;後者則關乎高官涉嫌行為不當,涉及金錢轇轕、延後利益,照理點秤都應該後者大鑊啲,但係網上反應,大相逕庭,前者瘋狂發酵,群情洶湧,梁特例牌給網民狂插,反而後者初期只有媒體跟進,未見網民圍剿當事人。
Mary想,這恐怕反映了某人在網絡世界是如何嚴重地不得民心,在這邊廂的世界,底子薄,只有敵人,沒有朋友,缺乏有效助化解網上攻擊的機制和策略,遇事便只有捱打的份兒。所以為官者、官太以至官小姐,除了毋忘行事要whiter than white外,Mary認為公眾人物網上底子不能不打厚,起碼有事不至於一籌莫展。回看金童玉女換樓事件,接近周末忽然峯迴路轉,劇情急轉直下,由硬料突然變身八卦料,一招除戒指拉篋出走,靚女高官一個「華麗轉身」,頃刻變身受害人。難怪老友話,咦,乜原來懷疑換樓獲利不過係頭盤,婚外情疑雲才是王牌主菜,情節確係引人入勝。
Mary不敢說誰是誰非,只知往後的發展絕對對女高官有利;無人敢說所有細節都經刻意經營,但總之,周五已聽到行家奔走相告,話馮程拉篋唔係着草,睇清楚吖,戒指不見了,似是情傷「受害人」多啲喎。翌日下午,馮生在facebook快閃出聲明,一句「交往」,進一步還了靚女清白,其後連消帶打式的fb舉措,又改status,又換banner兼頭像,唔,至此,真係無人再有懸念了,fb有時都幾有用。彭瑪莉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12/195675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