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独家揭秘巴菲特中国之旅背后故事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17508.html

菲特和比尔•盖茨9月27日-30日在中国展开了深圳、北京和长沙三地中国之旅,其间参观比亚迪、盛宴中国富豪,都引发了媒体的疯狂追踪。一位跟随了巴菲特三天的内部人士,从今天起将在一财网开辟专栏,独家为您讲述这四天的背后故事。

巴芒兄弟情深

巴菲特和芒格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一直是投资界的美谈,此次老哥俩携手来华访问,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巴芒相敬如宾的兄弟深情。

比芒格小六岁的巴菲特处处照顾着“芒哥”。芒格视力、听力不好,但说话滔滔不绝,每次坐在主席台上发言往往忘了翻译的存在,巴菲特会拉拉他的衣袖, 然后指着翻译站的方向,提醒芒格注意停顿给翻译时间翻译,几次之后,芒格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巴爷一碰他,他就马上闭嘴,很听话的样子。

而巴菲特对于翻译特别重视,开场白就说:“一般我在中国会用中文发言,不过考虑到翻译小姐的就业问题,我还是改用英文吧。”全场大笑。

听众提给巴菲特的问题,巴菲特总是找各种理由转给自称爱说教的芒格,给芒格表演的机会,特别是第一个问题和最后一个问题。

9月28日,在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第一个问题是问巴爷对于新能源发展前景的看法,巴爷回答说,“这个问题还是让Charlie(芒格)回答吧,尽管他只比我大六岁,但是他的智慧比我高深很多,特别是讲到新能源,我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再生能源,盖茨回答后,芒格补充了几句,提问者再问巴菲特的观点,巴爷说:“一般一个问题Charlie回答后就盖棺定论了,我没有补充了。” 说完,三人在台上相视而笑。

在央视的《对话》节目中,巴菲特甚至说芒格“是我的秘密恋人”,对于芒哥的崇敬珍惜溢于言表。精神上如此契合的朋友确实应该比珍惜恋人更珍惜。

芒格对于巴菲特也是十分尊重,有人问芒格,“您和巴菲特半个世纪的友谊是不是巴菲特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巴菲特经常抛头露面,而您十分低调,还是有 人认为您比巴菲特更重要,对此您怎么看?” 芒格正言道:“完全不是这样!Warren(沃伦,即巴菲特)才是最重要的,他比我重要得多,他是一把手,我是二把手,我只能说我在他的事业发展中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而已。他在幕前我在幕后,这不是有意的安排,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局面,我觉得这样很好; 我没有他那么显赫重要,对此我没有一点点遗憾,我其实比较喜欢这样在幕后。Warren能力强、人品好,德才兼备,又是个很有趣的人,我很幸运有这样的朋 友。 在中国关注我的人比在美国多,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的价值观比较接近孔夫子,重原则、重家庭、重教育,主张用智慧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务实,不偏执,我 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但是如果没有巴菲特,我不会得到这么多的关注。”

有时他也会打趣巴菲特,比如,主持人问完巴菲特一个问题,再问芒格怎么看,芒格就说:“我完全同意巴菲特主席的意见(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董事局主席,芒格是副主席)。”装出一副跟班小弟的样子。

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有人问巴菲特,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都以您为榜样,希望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您觉得他们有机会成为您吗?巴菲特立马把这个问题转给芒格,芒格说:“这个问题得你自己回答了,他们是问能不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而不是中国的芒格,我不能代劳。”

半个多世纪的情谊,创造了500多亿美元的财富,激励了成千上百万年轻人,一个86岁的老哥,一个80岁的小弟,兄弟情深,令人感动!

解密投资比亚迪决策经过

此次巴菲特携芒格、盖茨来访,目的何在,众说纷纭。 减持比亚迪说是其中的一个。

有人怀疑巴菲特此次拜访比亚迪,就像当年拜访中石油一样,是吻别、最后的亲密。众所周知,巴菲特的性格是属于十分不愿意得罪人的那种,他很害怕被人 讨厌,一辈子都在很努力地获得大家的好感,所以减持比亚迪之前先来抚慰一下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巴芒在各种场合的言行都彻底粉碎了减持说。

在和比亚迪员工对话时,到下半场,终于有人提出了一个萦绕大家心头的尖锐问题,“请问巴菲特先生,您认为比亚迪的股价可以涨到多高?您准备持有多 久?” 巴爷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从不预测股价,也不看短期的股价波动,我不在乎我投资的公司下一个星期、下一个月、下一个季度利润好不好、股价高不高,我不看短 期,只看长期。 我投的是这个企业,而不是股票,这是两个概念。我们寻找投资机会时,要看一个企业的市场潜力,比如比亚迪,不管是它所从事的汽车行业还是新能源行业,以后 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市场需求巨大,有很多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再看这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比亚迪在这些市场有着显著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很强,你不需要很 聪明就可以明白比亚迪是个优秀的公司,它过往的业绩摆在那儿;再看这个企业的领导者,王传福先生十分优秀,而且还很年轻,未来的日子来很长,有的是干劲和 激情,他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我觉得这个目标很可能提前几年就可实现了。总之,比亚迪具备一个成功企业的所有要素,只要能够保 持前十年的发展势头,不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巴菲特还多次讲到他当时决定投资比亚迪的故事:“我和Charlie(芒格)相处51年,他一共给过我三个推荐投资的电话,前面两次都很不错,第三 次就是建议投资比亚迪,我一开始没有马上采取行动,他就打电话来说,如果你不投王传福,就错过第二个亨利福特了,我不为所动;他又打电话来,说,你不投就 错过第二个爱迪生了,我还是不为所动;第三次他打电话来,说,你不投就错过第二个比尔盖茨啦,我一听立马就投了。”说完俏皮地看一眼旁边的比尔盖茨,在全 场欢笑中,盖茨也露出了稍带羞涩的笑容。

巴菲特2008年投资比亚迪,这是第一次实地考察,也是第三次来华访问。他说,他是抱着很高的期望来考察的,他对于这次考察所见所闻十分满意,比亚 迪的技术、产品、管理团队等各方面让他感到十分满意,他对比亚迪充满了信心。在比亚迪经销商大会上,巴菲特也一再强调,“我选择比亚迪,是明智的;你们选 择比亚迪,也是明智的。”

如果说巴菲特的表达还算比较含蓄的话,那么芒格的表达就十分热情了。生性挑剔、怀疑一切的芒格对于中国、对于比亚迪、对于王传福有着如此纯粹、强烈的好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惊讶。

当比亚迪员工问到芒格,他觉得比亚迪有什么欠缺的地方,有什么建议时,芒格的回答几乎让中国人感动得掉泪:“我们是来向你们学习的,不是来说教传经 的,你们的事业十分伟大,你们的技术领先世界,你们的抱负无人能比,你们的人民勤劳智慧,精诚合作,所以成功是必然的,就像比亚迪一样!”

芒格还将王传福比作爱迪生与韦尔奇的结合体,可能是他这辈子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了,当然除了他的老弟巴菲特。

芒格认为王传福有着崇高的理想、惊人的毅力以及团结鼓舞人们的魅力。 王传福慷慨大方地将股权分给高管和员工,不安插一个亲戚进公司,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王传福能带领大家创新开拓,日以继夜地搞科研开发,不断试验,不断进取。 芒格对于那些投机取巧、豪赌爆发的有钱人十分不屑,强调,有钱人不一定是高尚的人,生财要有道。 当被问到他认为什么样的人算高尚的有钱人呢,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像王传福这样的人才是生财有道的高尚的有钱人。 他的事业造福人类,泽被子孙,值得大家学习。

这几天,巴菲特和芒格不是穿着打着比亚迪标识的T恤衫,就是打着比亚迪的领带,口口声声比亚迪、王传福,真是成了比亚迪的代言人。 当记者问芒格,这种情况常见吗?芒格说,当然不常见,我们一般不会这样力挺我们旗下投资的公司,上次这样做好像是投资喜氏糖果的时候,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 了。

总之,巴芒试图向外界传达的信息是:王传福是高尚的,比亚迪是强大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22

余秋雨“被动”的财富之旅 东方愚

http://www.zhanghua.org/?p=3

 “我其实是被动的,”坐在我面前的余秋雨声音急促,“当时我拿到了一大笔稿费,240多万,上海六百(徐家汇商城前身)那时还是个很小的商场,离我家不远,我与他们熟识,他们彼时希望借我文化界名人的身份参股,以提振一下大家对上海六百未来的信心。”

这是2009年11月5日,台北圆山饭店。余秋雨参加一场文化论坛前接受笔者专访。有意思的是,此时在中国内地,他正以“财经红人”的角色被人们讨 论。这源于10天前的10月26日,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徐家汇”)成功过会,离挂牌上市只有一步之,而余秋雨是徐家汇的第十大股东(占比 1.5%)。

余秋雨入股徐家汇是在2001年底。上海六百“为规范股东结构”,解散了6年前成立的职工持股会。509名员工共持有的上海六百24.5%的股权, 转让给了两家公司和包括原自然人股东在内的35个自然人股东,余秋雨便名列其中,他持有82.5万股,而经过之后数番的股本转增,上市前余秋雨持股数约 518.6万股。按照2008年徐家汇0.5元的每股收益并给其40倍市盈率,上市后股价超过20元,这也意味着余的账面财富将超过1亿元。

徐家汇招股书说,由于外部投资者不足以受让清理出来的职工股,所以鼓励内部管理层认购。这里面的潜台词是,职工股必须清理。这与中国证监会的一条并不成文的规定有关,那就是不受理职工持股会或工会作为股东或发起人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

按照余秋雨的说法,他自己出于“交情”和“道义”,被动认购上海六百的股权,没想到开启了自己的资本市场之旅。不过他不肯告诉我,他上面提及的的“他们”到底是谁们。

“这么多年你不关心当初的这笔投资吗?”

“不关心。”

“股东大会也不参加?”

“我从不参加。有人找我签名、代我参加,我也不看文件,直接签名就是。”

余秋雨看到我脸上错愕的表情,补充道:“前些时候我和妻子马兰坐车经过徐家汇,不经意中看到车水马龙,于是随口问了一句马兰:我们是不是在里面还有点小投资呢?”

余秋雨的这句补充多少有些矫情。徐家汇商圈——这个如今日均人流量超过70万人次的上海重要的繁华商圈之一,在余秋雨眼中就像是突然间拔地而起。而 2008年利润就超过了2亿元的徐家汇商城之前启动上市计划,余秋雨不可能充耳不闻。自己明明是第10大股东、第6大自然人股东,非要表现出来一乎“局外 人”的模样,以示自己一身清爽。

避重就轻,轻描淡写,似乎一向是余氏风格。他不愿意站在风暴中心, “我没有任何兴奋感。我对财富看得很淡,也不想陷入任何漩涡,”余秋雨说。可是他愈向外界表明自己一身清爽,效果越是适得其反。
    11月6日晚上的“文化夜淡”。余秋雨的开场颇为风趣,“我不是企业家,也非政治领袖,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在政治上都很狼狈,文化人还是少碰政治为好……”

在台北和余秋雨聊完之后,徐家汇股票迟迟悬而不发。坊间对其“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声也弱了下来。一直到近一年半后的2011年2月中旬,徐家汇突然开始询价,2月23日完成了网上申购,无意外的话, 3月初,徐家汇将成功在深圳中小板挂牌。

于其2010年的收益较两年前增长了10%,还按40倍市盈率的话,余秋雨的账面财富将超过1.1亿元。这个时候,坊间质疑声再起。他像前一次一样,以“不在国内”为由,拒绝进行任何回应。

没有人说作家不可以炒股,不可以在资本市场上闹腾。余华就在股市上赚了不少钱,他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笑称“我也摘得了资本主义的果子”。现在坊间将 矛头之一对准余秋雨,与其说是他身上的财经标签以及一直以来颇受争议的公众形象的延续,不如说人们在追问上市公司里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当初徐家汇强 迫职工股的是否合理,以及股权转让过程是否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当年职工股之所以以廉价的股份转让给他人,皆源于彼时证监会有关公司上市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有职工持股会的公司一律不得上市,职工持股人数不得超过200人等。不少已经有内部职工持股的公司为了改制及获得上市资格,只能“一刀切”。

在公司改制和上市面前,作为国企的徐家汇可能是被动的,内部高管认购职工股是被动的,外部投资人余秋雨也说自己是被动的,这些利益主体都能拿出来相 关规定或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有10年前真正的被动者──被清理掉手中股权的职工们,他们自始至终没有自己表达自己声音的渠道。事实上有职工持股会的一些公 司通过一些包装和变通手法也成功上了市。监管部门须重新审视并修订关于职工持股的规定了,削足适履的作法让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身上集中,社会中下层的积怨 越来越深, 5年江苏洋河酒厂就发生了职工集体罢工事件。

链接:http://paper.cnstock.com/html/2011-02/25/content_8402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41

一位南部離婚婦女北上創業的驚奇之旅 配角當主角 愛爾蘭瘋薯創造上億營收

2011-12-26  TWM




國內速食市場素來是國際大連鎖企業瓜分的天下,沒有正確的策略,很難闖進這個市場。「愛爾蘭瘋薯」以馬鈴薯作為核心產品,延展出全新品牌,讓人印象深刻的 標語、專走賣場專櫃,建立出短小精悍的新品牌。

撰文‧鄭淳予

剛入夜的信義計畫區充滿湧動人潮,在威秀影城一隅,有家大排長龍的速食店,方圓百公尺內都聞得到這家店飄出來的馬鈴薯香,它不是麥當勞、肯德基,也不是摩 斯漢堡。沿著排隊人潮走近一看,店門口外掛著的墨綠色招牌─「愛爾蘭瘋薯」,不賣漢堡,光賣薯條為何會讓人瘋狂?

四坪大的店面只有麥當勞的一個櫃台大小,主打商品是麥當勞的配角商品「薯條」,單價還比麥當勞高出一倍,這家速食店還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品牌。總經理倪慶安 說,光是台北信義威秀影城這個點,平日一天可以賣出六百杯薯條,到了假日更能賣到兩倍,月營業額輕鬆破百萬元,這還只是愛爾蘭瘋薯全台十家分店的第三名。

這家充滿異國風味的馬鈴薯專賣店,為何能在競爭激烈的速食紅海中生存?獨特的定位造就它與眾不同的形象,台灣連鎖加盟協會祕書長洪雅齡說:「一般消費者要 吃炸雞就會想到肯德基,想吃吉士漢堡會想到麥當勞,米漢堡的首選是摩斯,這些連鎖業者都把馬鈴薯放在配角的位置。『愛爾蘭瘋薯』把他們的配角拿來做創新的 變化,就能做出市場區隔。」配角變主角 以名稱點出特性除了將配角變主角外,創辦人兼執行長黃庭葳還絞盡腦汁想出與眾不同的名字。黃庭葳和品牌設計師討論了三個月,從『薯來寶』、『薯一薯二』等 諧音名稱,慢慢發想到馬鈴薯本身的特性,最後才把創意定錨在以馬鈴薯作為主食的愛爾蘭人。巧妙結合愛爾蘭人的糧食以及對婚姻的忠貞精神,所以店內隨處可見 標語:「愛爾蘭有句俗諺: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開玩笑,一是婚姻,二是馬鈴薯。」為了展現企圖心,黃庭葳在創業初期就大膽砸下五百萬元的貸款,為愛爾蘭瘋 薯申請全球註冊商標,她斬釘截鐵地說:「全部的錢都投進去,就沒有機會再回頭了。」黃庭葳不只在定位、品牌名稱上下工夫,產品內容也要求與眾不同。她選用 加拿大進口的馬鈴薯,和麥當勞比起來,原料價格就貴了快一倍,含水量低、不易氧化,每根薯條平均都有二十公分長,更適合西式烘焙。蘸醬研發也與眾不同,有 酸奶油醬、特調肉醬、特製起司醬、水果蛋黃醬等十八種以上口味,創造不同的薯條吃法。

二○○九年,信義威秀分店的月營業額已達到二○○萬元,黃庭葳開始思考擴點。一般人開拓分店會朝外發展,但她逆向思考,採用魚網策略,在信義計畫區五百公 尺範圍內連開了三家分店,各店業績不但沒有彼此瓜分,還屢創新高。

創意吃法為賣點 只做外帶客為了創造最大坪效,「愛爾蘭瘋薯」開店不超過五坪,而且都選在租金最高的賣場,與知名大店在一級戰區爭食客源。洪雅齡指出,餐飲業首要重視坪 效,愛爾蘭瘋薯精準地以賣場作為創業出發點,「它只需要把櫃位做好,消費者買了商品就走,根本不會坐在要付租金的地方,超越一般連鎖店追求的坪數效益。」 愛爾蘭瘋薯在全台灣共十家分店,近百名員工,為保持各店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一致,每家分店都有十六本標準作業流程手冊,詳細訂定店長規範與工作人員守則。而 黃庭葳對員工的分紅獎金也很大方,甚至有年僅三十歲的店長已是年薪近二○○萬元的小富婆。

愛爾蘭瘋薯僅創立三年,在台、港、馬來西亞等地區已有十九家分店,年營業額超過上億元,但黃庭葳在寫下這張亮麗成績單前,經歷了一場人生大轉折。

十四年前,黃庭葳在嘉義市開可麗餅店,一個月一萬二千元租金的店面,營業額可以衝到二十七萬元,生意做得有聲有色。但一場離婚官司,顛覆了她原來平凡踏實 的生活。前夫外遇,法院判決又將小孩的撫養權歸於男方,黃庭葳覺得自己失去了一切,對事業也失去信心,最失意的時候,她甚至曾經半夜騎車到嘉義山區的仁義 潭發愣一整天,想到自己孑然一身,恨不得縱身而下。

擦乾眼淚重新出發,黃庭葳把做了七年的可麗餅店頂讓出去,帶著幾名員工來到台北。剛開始,她租下南陽街一間只有一坪大的店面賣可麗餅,每個月租金比在嘉義 時多了十倍;但她在店裡擺了六個轉盤,每天從早轉到晚,才勉強打平收支。有一天,黃庭葳看到員工們拿薯條蘸聖代、蘸芥末醬吃,當場激發創業靈感改賣薯條。

黃庭葳心中的理想卻屢被家人潑冷水,「連沒有借我錢的親戚都打電話給我,說這樣搞下去也不會有結果。」開店初期得不到家人的支持,黃庭葳常常在夜裡啜泣。

眼前是一條布滿荊棘的創業險路,舊識倪慶安成了她這時最好的依靠。兩人過去在日本留學時相識,黃庭葳創業後再度重逢;當時在電視台工作的倪慶安常常下班後 陪著黃庭葳徹夜補貨,倪慶安回想當時:「我也常常懷疑,只是開一家店,有必要投資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嗎?」但黃庭葳對工作的熱忱打動了倪慶安,「她的個性很 衝,有我沒有的膽識!」個性溫和的倪慶安正好和「敢衝」的黃庭葳互補。兩人在兩年前登記結婚,全心衝刺事業,黃庭葳負責敦促各店實際營運狀況以及展店事 宜,倪慶安則坐鎮總部,主掌財務和行銷。

愛爾蘭瘋薯店內的綠色燈箱上有一行大字,寫著「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薯』」,對黃庭葳夫婦來說,這個馬鈴薯事業不僅是他倆最美好的愛情結晶,也證明小本生 意有創意就會變成大生意。

黃庭葳

出生:1973年

現職:愛爾蘭瘋薯執行長

學歷:興華中學服裝科

經歷:自營可麗餅店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

元加治食品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02年

負責人:倪慶安

資本額:375萬元

主要業務:速食販賣

分店數:台灣10家、香港6家、馬來西亞3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09

一個文青的資本之旅 東方愚

http://www.dongfangyu.org/?p=4762

文/東方愚   週末畫報「荷爾蒙經濟學」專欄

「他是典型的金牛,很多個金牛。」楊蕾說,「他的朋友對他的評價也是『頑固分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那種。」

楊蕾是電視台的一位主持人。她口中的「他」是其前夫、土豆網創始人王微。我聽到她的這段話時,正值兩人的官司打得酣暢,並因此影響到土豆網赴美上市 進程。楊蕾聊起他們相處的經歷,提到她常根據自己浸淫媒體多年的經驗,給王微的商業決策提供一些建議——特別是對敏感話題或項目的拿捏。王微常常表現得不 耐煩,儘管最後聽取了建議,牴觸心也掛在臉上或溢於言表。

我似乎看到了一個畫面,兩個個性明顯,且皆已過「而立之年」的年輕人,圍著一個小圓桌。女人有些喋喋不休,而男人有些不以為然。我對王微的瞭解是, 他有一種個人英雄主義情懷,想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改變週遭世界的秩序。他需要女人,但不需要在他看來對自己的征途「指手畫腳」的女人。他和楊蕾的的罅隙很快 惡化並不可彌補,最後走向離婚。楊蕾後來也曾反省,「我以前有個毛病,喜歡責怪別人,『你怎麼…』」

不過偏執狂之於王微,可圈可點的一點是就算跑了場馬拉松,土豆網最終上市成功。雖然比他更迫不及待的是投資機構——據說視頻網站的許多投資人就自己 投的項目找算命先生佔過卦,結果大都是「上上籤」。而對王微而言也算是攻下了一重要堡壘,江湖地位沒有太過遜色,股票套現補償楊蕾也顯得風度翩翩——儘管 心裡十二分的不情願,從這一點來說,他是幸運的。

上市意味著新戰鬥的開始,你要有一個牛叉的戰略,一個靠譜的團隊,來佈一個更大的局。這些對王微來說都不太成問題,問題在於,他不願意投身於太多的 瑣屑當中,他覺得那些雞毛蒜皮之事不夠優雅、不夠文藝。他更願意花多些時間看部美劇、看場演出、喝杯紅酒。這似乎是一類創業者,特別是具有所謂的「文藝范 兒」的創業者的通病兼可愛之處。他們有極強的征服欲,他們要證明自己能夠到達「彼岸」,但總是靈魂先行、腳步蹣跚。

土豆網2011年淨虧了5億多人民幣,比上一年3.5億的虧損額又多了四成。最關鍵的是,其毛利率下降得厲害。作為「舵手」,王微很頭疼——一個持 股不到9%的文青,得天天想著如何為股東們賺錢,他會覺得這有點「不人道」,儘管大夥兒是利益共同體。說白了,王微們適合做第一階段的創業者,而不適合做 帶領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管理者,更不適合做守業者。他最好的歸宿是賣掉企業,一邊做些小投資,一邊繼續自己的文青生活,並尋找自己的第三個甚至第四五六個 戀愛與結婚對象。

楊蕾和王微當初墜入愛河就源於文藝男女間的惺惺相惜。一個曾出版過一本情感隨筆《幸福只差一點點》,一個在多年前寫過本以個人經歷為基線的小說《等 待夏天》。「總會有那麼些創傷是不能癒合的,這是發生在冬天的故事,所以平山(男主人公)在等待夏天。」王微在小說末尾寫道。這部小說在楊蕾的幫助下終獲 出版。巧合的是他們後來正是在一個夏天(七夕)結婚。婚後王微即向楊蕾推薦看奧威爾的烏托邦小說《1984》並展開討論。可是十個月後他們就分居了。不過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他們從相識到閃婚再到離婚的這段時間,土豆網完成了第二三四輪融資。

所以如今優酷和土豆網合併(其實是前者併購後者),

對 王微來說是一種解脫。土豆網上市的時候,王微的「使命」其實已經完成了,他對土豆網的「邊際興趣」開始下降。雖然差七天才滿七個月的納斯達克之旅讓土豆網 成為一個「短命鬼」,但此鬼乃「福鬼」——上市本身已經給了土豆網一個高估值,現在並又獲利了一個高溢價,土豆網原始股東和投資人們,估計夜裡會笑醒。王 微「順便」再次成為一個幸運兒。儘管他「精神上」對被併購是牴觸的,內心一樣是十二分地不情願,古永鏘也入不了他老人家的法眼,但他只能半推半就,好在得 了便宜沒賣乖。

「優酷吃土豆」讓我想起來另兩起併購案——國美併購永樂與分眾併購聚眾。永樂和聚眾的創始人分別是陳曉和虞鋒。被收購之後,陳曉想在商業上走得更 遠,虞鋒選擇的是激流永退。虞鋒後來進入PE(私募股權投資)界,他還投資了華誼兄弟,與馬云和魯偉鼎等人玩得不亦樂乎;陳曉的故事因黃光裕入獄和貝恩資 本的玩轉而幾多離奇,其最後的結局是出局。「70後」的王微應該不會走陳曉的彎路,而會向「60後」的虞鋒學習,不再像一隻囚鳥一樣受到那麼多約束並被賦 予那麼多使命,而選擇逍遙地甚至隨心所欲地做一個中產中的文青或文青中的中產。

如果不小心又創了業,恰巧那個時候又有了一段愛情和婚姻,虞鋒一樣值得研究一下——當年虞鋒的妻子陸永青任聚眾傳媒副總裁,兩人搭配地甚好。當然按 照王微的性格,妻子沒必要進入公司,除非再創業的公司是被他妻子的公司併購的。而他一樣可以研究一下陳曉,2010年初即國美控制權之爭白熱化前夕,陳曉 一次接受訪談,記者問他,這些年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陳曉回答:最後悔的是當年愛人因病去世,自己無能為力,「有些事情發生了,就很難彌補,無法追悔 了。」記者又問,如果你可以選擇,你希望什麼事情可以重現。「我希望我和妻子的那段情感能夠出現,」 陳曉思考了幾秒鐘後說,「希望她仍然健在,我們在一起過幸福的生活……」陳曉這些話令人唏噓,不管商業上的搏殺如何慘烈,一切終將化為資本符號或過煙云 煙,而親人間的情感是真摯的,沒有任何功利的色彩。可是,1993年的時候,他的妻子就離世了。

楊蕾對王微的評價是「愛一切美的東西,不過在征服之後,會繼續尋找…」他在和楊蕾分手前後為一個芭蕾舞演員的氣質所吸引,但最後對方沒能成為自己的 盤中餐。現在土豆併入優酷後,他另一個盤子也空了。未來的「尋找計劃」更宏大。但首先要琢磨下紀伯倫的一句名言:我們走得太遠,而常忘記了為何而出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82

香港資金內地放貸的利益之旅

http://www.infzm.com/content/73234

香港與內地的貸款利率不同,讓資金在兩地開始流動。一些嗅覺靈敏的人,像青蛙一樣遊走在兩個資金池之間。

「這頭是接單難、議價難,那頭是稅負重、勞動力成本上升。」年逾不惑、大腹便便的韓斌大聲嚷道。韓是廣州一家頗具規模的服裝生產企業老闆。為維繫企業日益艱難的運營,韓斌想盡辦法融資「找錢」。

韓斌曾向銀行求助。但他2011年的1000萬元銀行貸款「虧大了」——首先,他接受的是基準利率上浮50%的利息成本,即10%的年利率;然後,銀行將這筆貸款以「全額承兌匯票」發放,韓斌要拿到錢,還需支付銀行將近10%的淨貼現利息。

此外,韓斌還要到銀行指定的擔保公司申請擔保,擔保費是貸款額的3%。再加上銀行收取的「融資顧問費」等費用,一年下來,他為銀行貸款支付的全部費用大約250萬,即實際「整體利率」為25%。

「我到銀行還貸時,銀行的行長問我去年賺了多少錢,我差點發火了。」韓斌說,利潤只夠還利息,忙活一年就是給銀行打工。

忍氣吞聲之餘,他開始尋找廉價的融資渠道:根據他身邊朋友的經驗,香港是個融資的好地方。於是,從2011年10月起,韓斌就開始著手到香港借錢。

香港資金覬覦內地信貸

算下來,這比內地的銀行成本要便宜一半以上。

由於目前國家實行外匯管制,香港機構並不能直接向內地企業貸款。香港資金介入內地民間信貸市場,依靠的是「曲線」路徑。

韓斌透露,他在香港首先找到融資中介,由其聯繫資金提供方——香港的資產管理公司和私募基金。韓斌需要在香港註冊一家「空殼公司」,經由融資中介的牽線後,他以這家空殼公司的名義來借錢,而提供抵押和擔保的則是他在廣州的企業。

「我當時打算貸款3000萬港元,用了廠房、設備和我的部分股權作抵押。」韓斌說。

提供資金的香港機構為安全起見,仔細調查和核實韓斌在內地的抵押物,確認滿足他們放貸的條件,才會發放港元貸款或美元貸款。額度一般最低1000萬港元,最高1.5億美元。

「他們分批來放貸,每次500萬或800萬。」韓斌說,要拿股權抵押讓他覺得風險有點大,但總體還是值得,年利率12%,而利息按每批的量來具體核算。另外,除了一次性的1%中介服務費,再沒別的費用了——算下來,這比內地的銀行成本要便宜一半以上。

將貸款「運」回內地則需要再申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韓斌以服裝生產轉型升級的項目為由,跑了工商局等部門,要求與他在香港註冊的空殼公司共同成立註冊資金5000萬元的服裝生產合資公司。

「註冊資金到位,有3-9個月的驗資期,實際三個月就搞定了。」韓斌說,在驗資期這段時間,將貸款陸續注入合資公司中作為「註冊資金」,實際上是讓廣州的企業使用這筆錢,這樣的貸款至少兩年時間,符合他要求的長期融資需求。

當貸款變身註冊資金後,香港資金便曲線進入了內地。

「二道販子」的灰色通道

註冊資金、購買股權方式、虛假貿易和地下錢莊,是資金進入內地的灰色通道。

在內地企業急切希望到香港貸款時,一種「資金二道販子」應運而生。

香港銀行給本土企業提供的低息小額貸款,就出現被「轉賣」給內地企業的現象。例如,東亞銀行提供的一項「無抵押貸款」項目,可最高申請借入100萬港元,每月平均利息是0.55%-0.75%;恆生銀行也有類似的小額貸款套餐,月息在0.5%到1%之間。

「有些符合資格的香港企業申請了這些貸款,然後『轉手』貸給我們內地的企業。」韓斌說,這些放貸的「二道販子」首先要應付香港銀行對貸款用途的監測,躲過監測後,通過各種方式貸給內地企業。

對於這些資金販子來說,這是非常有利可圖的生意——貸給內地企業的利息一般在原利率基礎上翻一番甚至更多。

韓斌現在拿到的一筆200萬港元「轉手」貸款,平均月利息2%。「相當於借入短期資金,還是比內地動輒月息6%的高利貸要低得多了。」

怎樣把貸款「弄」回內地,則需要另闢蹊徑。被普遍採用的是「虛假貿易」和地下錢莊的方式。「虛假貿易就是圓謊——假裝有訂單,假裝在香港轉口貿易,也假裝發了貨,最後只有是錢真的匯了進來。」韓斌透露說。

無論是註冊資金或購買股權方式,還是虛假貿易,都需要反覆跟外管局等監管部門溝通協調,折騰不少時間。

最快的方法是走地下錢莊的通道:首先是地下錢莊先把客戶要兌換的外幣折算成人民幣,打到自己的內地賬戶上;然後客戶將外幣打入地下錢莊指定的香港銀行賬戶上;同時,內地的地下錢莊將人民幣打入客戶的內地賬戶上。

「香港資金貸給內地企業的現象還會持續。」招商證券(香港)投資銀行業務董事總經理溫天納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因為兩地的貸款利率差仍然存在。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人民銀行連續加息,信貸額度收縮,讓中小企業的財務成本驟然加大。而跟美國幾乎「零利率」保持一致的香港,就成了內地企業距離最近的融資「窪地」。

從貸款利率差來比較,內地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6.56%,而香港的銀行經過多輪加息戰後,才從年息3%上升到現在的5%左右。另外,隨著當時人民幣升值的勢頭,用人民幣來還外幣貸款,還有匯率上的好處。

香港上市公司借道小額信貸

民間借貸火爆帶來的巨大息差,不僅吸引了中國信貸這樣的本土公司,還讓不少香港本地公司進軍內地小額信貸。

隨著民間借貸火爆,巨大息差成為小額信貸公司的暴利之源。香港上市公司也趨之若鶩,通過小額貸款公司介入內地信貸市場。

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信貸公司,無疑「近水樓台先得月」,這些公司到香港上市融資,利用這一金融市場的資源,將香港的金融服務間接傳輸給內地的企業。

中國信貸控股有限公司(08207.HK)就是這樣大發其財的內地公司。這家公司在上海和重慶開了兩家小額信貸公司。受益於小額信貸擴張,中國信貸業績迅猛增長。根據其年報,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3%;淨利潤同比增加121%。

高利差正是中國信貸的暴利秘笈。目前,中國信貸對外發放貸款月均利率為3.2%-3.5%,賺取的利息維持在年化利率約40%——雖高於銀行貸款利率,但低於民間高利貸普遍接受的72%。從其歷次公告中可發現,貸款者不乏願意承受30%、40%高息的房地產企業。

在2011年9月,中國信貸在香港發行了1億元為期兩年的人民幣債券,年利率才9%,2012年還將計劃在香港發行3億的人民幣債券——以低融資成本做高息放貸,利差高達30%。

正是由於巨大息差帶來的暴利,不僅吸引了中國信貸這樣的本土公司,還讓不少香港本地公司進軍內地小額信貸:包括FIRST CREDIT(08215.HK)、Aeon信貸(00900.HK),以及由香港「個人信貸之父」張炳煌率領的亞聯財小額貸款公司等。這些公司都在推進內地的小額貸款業務。

此外,連原來本身業務與信貸無關的民生國際(00938.HK),也與內地機構合作,轉型來設立信貨部門或跟信貸有關的附屬公司,目標也是瞄準內地企業。

「對比內地同行,在香港上市的信貸公司在於擁有更多的融資渠道,而且集資成本較便宜。」香港金融觀察人士蔡清偉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在香港相對寬鬆的市場,這些公司可以增發配股、發行可換股債券,以及發行債券融資。

香港的商業銀行貸款要求相當嚴格,包括抵押物的現場調查、更長的貸款審批期、還款計劃書制定,以及監測貸款用途等。而信貸公司對貸款者的要求較寬泛,顯得做生意手法靈法。

無論是內地企業到香港貸款,還是在香港的信貸公司到內地放貸,在蔡清偉看來就是「青蛙打水」。他打了個比方:內地有個資金池,國際上有個更大的資金池,現在兩個資金池對接只能依靠香港這一個水龍頭來連接。這兩年,內地的池子缺水,池子裡的青蛙太多,水不夠,「於是,內地池子裡的『青蛙長老』,組織了一眾小青蛙跑到國際資金池打水回去。」

(應採訪對象要求,韓斌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09

「女股神」劉央的財富之旅:「我也只是一枚棋子」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390

在香港打拚了十多年的「中資女股神」劉央,認為眼下港股前所未有的糟糕。 她被評為亞洲「最有權勢的女性」之一,但她說,「在華爾街強大的系統與預測能力面前,我們都是小學生。」

西京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西京)主席兼投資總監劉央的丈夫認為,女性的頭髮具有「某種天地合一的神力」,象徵著財富之源。但2011年劉央還是嫌留了19年的頭髮「太麻煩」,於是給剪短了。

結果過去的一年,西京的投資業績果然不理想,劉央本人頻頻被媒體爆出「洗倉」、「清倉」、「改口唱空」等新聞。

劉央是在香港撈世界的北京人,她鍾愛中資民企股,現在管理的基金規模約39億美元(合245億元人民幣),比爾·蓋茨基金作為非銀行機構QFII(境外投資機構)在中國的投資,2/3由西京打理,也就是說劉央是這位世界首富的「管家」之一;在2011年之前,她的出色表現為其贏得了「女股神」等稱號。

2012年3月31日,劉央在深圳接受南方週末記者獨家專訪,「這幾個月香港比2008年還慘。」劉央說。此前三天,香港恆生指數暴跌500點至20555點。而在整個2011年,西京旗下的旗艦基金虧損了約30%。

流年不利

2011年9月9日,香港各大媒體不約而同刊登了同一條消息——「西京劉央『清倉』,12只股票一股不留」。報導稱,港交所的股權披露資料顯示,西京於日前大舉拋售,「將原先持有的12只股票一次性清倉」。

劉央重倉民企股不是秘密,其中25只股票的持股量由於持有比例超過5%而必須披露。因此這條消息非常勁爆,當天港股大盤暴跌345點,跌幅1.71%,劉央名下持有的股票更是慘不忍睹。

然而實際的情形是,先前劉央的公司是西京中國,母公司是西京集團。她以個人出資收購了母公司並更名為西京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於是按照交易所規定,原西京中國持有的股票須將持股人變更為劉央及西京資本控股有限公司。

而變更程序是,由交易所先將西京中國的持股數清零,然後進行備案變更。由於時差原因(母公司總部在倫敦),變更期間又恰逢中國的中秋節假期,港交所沒有同步變更。然而就在短短兩三天中,香港媒體紛紛報導了劉央清倉的新聞。

消息見報的當天,劉央的手機被人打爆了,朋友、被投企業紛紛想一探究竟,「我怎麼可能一下拋得掉那麼多股票,交易量在哪兒?誰接盤?」劉央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後來我明白,有人就是利用香港散戶比較易受蠱惑的特點,專門造謠來打壓股價獲利。」

劉央不敢再接受採訪,「有人天天編排我,說西京被大鱷『吃了點心』(指小基金成為大的對沖基金的盤中餐),拿我的話去打擊我投的股票。」

還有一件同樣發生於2011年的小事,也使劉央深受觸動。一天她去香港一餐廳吃飯,遇到一位老人過來找她合影,拍完照後老人對她說,「我跟著你買了好多股票,虧了很多錢,但我還是支持你。」

性格開朗的劉央常在媒體上唱多個股或大市,這件事使她反思自己的角色,「我是基金經理,我的本職是向自己的投資人負責,給他們回報,我的投資人也不在香港,所以我沒必要說太多。」

2011年,香港股市如坐過山車,西京投資基金因此虧損了近三成。「我最大的失誤,」劉央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是在8月份中國不再升息、巴菲特50億美元買進美國銀行時,錯誤地判斷港股已見底並進場大幅加倉,其實那才是歐債危機引發一輪大跌的開始。」

本來截至2011年7月份,西京中國還微幅盈利並跑贏大市,但8月下旬至10月初短短不到兩個月,恆生指數從約20000點跳水至17000點,最低點曾跌至16100點,劉央損失慘重。而巴菲特投資美國銀行後,後者股價也繼續跌了25%。

如今整個西京控股管理的基金規模現值約39億美元,其中除了約5億美元的西京中國基金,和西京健康、西京財富等幾個小規模定投基金外,劉央還管理著約29億美元的專項委託理財賬戶,客戶包括挪威中央銀行、比爾·蓋茨基金會和羅斯柴爾德家族等。

亞洲「最有權勢女性」之一

不過,2011年確是劉央職業生涯中實現龍門一躍的一年——她出資逾億元,從創始合夥人手裡買下了有著20年歷史的英國資產管理公司西京集團的全部股份,成為首位掌舵英資資產管理公司的華人。

2002年4月,劉央獲西京三位創始合夥人之一Peter Irving的邀請加盟西京。次年3月19日,她獨立募資1900萬美元成立西京中國基金,從基金規模看可謂白手起家,「就這點錢還募了近一年,那時候投資人都不相信中國經濟的潛力,認為中國的銀行都做假賬。」

西京中國在香港成立伊始便遭逢SARS,而劉央入市抄底一戰成名。2006年-2007年香港兩年大牛市,恆指由15000點衝至31000點,劉央為投資人賺得兩倍收益,成為西京的王牌基金經理。她把自己賺的數千萬美元的管理費和獎金,也全部投資於基金中。

據劉央稱,9年時間,這只基金的規模達到5億美金,增幅超過摩根士丹利中國自由指數200%。其間劉央只有兩年跑輸大市,即金融風暴肆虐的2008年和2011年,也唯獨這兩年裡恆生指數第四季度為負增長。

這些成績為基金經理劉央贏得了包括「女巴菲特」、「女股神」在內的各種光環,2012年3月還被《福布斯》雜誌評為50位亞洲「最有權勢的女性」之一。

2006年,Peter Irving在一次遊艇事故中遇難,根據他的遺囑將其在西京的部分股權,贈與「對公司貢獻達到一定比例的明星基金經理」。當時劉央因對西京的收入貢獻高達80%而獲得了股權,與另一創始人Tony Jordan成為聯席主席。

三年後,Tony Jordan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後決定退休,劉央買下他的股份。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使三位創始合夥人中的最後一位——專注日本市場的70歲老人Ed Merner雄心不再,他主動提出將自己掌管的日本業務剝離,由劉央繼承西京並希望她能將之發揚光大。

劉央買下母公司於是水到渠成。她信上帝,於是把自己擁有的家庭抑或事業,都歸之於「上帝的賜予」。她的野心極大,希望自己能夠發現「中國的可口可樂、卡特彼勒和微軟」,並使西京有朝一日如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一樣聞名。

劉央是個工作狂,每天深夜才離開辦公室。她對中資股情有獨鍾,5億美元西京中國基金的七成均投向了營收規模在百億港元以下的民營企業股,自稱「靠專業吃飯」的劉央對所投公司的管理層、業務狀況、財務數據等瞭如指掌。

「我們都是小學生」

香港股市在2012年3月底爆發了一輪「民企風暴」,博士蛙(01698.HK)、大慶乳業(01007.HK)等數隻民企股因財務醜聞而致股價暴跌(參見本報3月30日「港股起『風暴』,內地民企遭遇誠信危機」一文),香港人稱買了這些造假公司的股票為「踩了地雷」。

「得以慶幸的是,這幾年我一個地雷也沒踩到。」劉央說,不過,2011年至今,她所持有的雨潤食品(01068.HK),股價也從28港元跌至10港元;中國建材(03323.HK),股價從27港元跌至不到9港元;威高股份(01066.HK)從22港元跌至8港元;人和商業(01387.HK)從1.3港元跌到0.45港元,並曾三天跌去44%。甚至劉央名下的某隻股票近期盈利增長超過50%,也被券商稱為「盈利未達預期」而股價暴跌。

作為聲稱「永遠買被賤賣的或錯誤拋售的優秀民企股」的價值投資者,劉央很容易被空方盯上。「只要我持有的被披露出來的股票,幾乎都被阻擊,我成了港股第一大賣空對象。」

她認為,「民企風暴」是空方勢力發動的新一輪阻擊,港股正處於一場金融戰役中,她堅信阻擊者是大洋彼岸的華爾街。華爾街對沖基金的套路是,用「裸空」手段先建好賣空的倉位,到季度末使由券商發佈相關股票業績低於預期的報告吹響集結號,其間「渾水」這類調查公司發佈看空報告,穆迪、標普等評級機構調低股票的評級,投行炒作行業風險,媒體再跟進集中進行負面報導,在市場營造恐慌氣氛引起大面積的恐慌性拋售。這套戰法使香港股市近一年來幾乎每到季度末就有一輪暴跌。

「這是一個強大的系統。」劉央說,2011年下半年對沖基金云集香港,總規模估計達到數百億美元,「就像一隻大老虎進入羊群中,跟人家強大的系統和操作預測能力相比,我們就是小學生。」

她甚至通過追蹤西京存在託管銀行裡的股票被誰借走(賣空者需要先從託管銀行借股票),追查到這場金融戰役的「總指揮」,是華爾街一家赫赫有名的對沖基金。劉央稱自己非常佩服這些老牌基金,「他們選擇的切入點,無論是題材還是時機,都無懈可擊。」

早在一年多以前,對沖基金就選擇和食品、農業及地產、建材相關的股票大舉建空頭倉位。果然,隨後內地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發和房地產調控,使得多只股票在遭受攻擊時幾無抵抗之力。而2012年3月份新一輪的攻擊恰恰發生在內地政治風雲變幻、香港特首選戰正酣的當口。

在2011年港股的慘烈大跌中,多家香港本土基金破產清盤,劉央說,如今在香港有十年以上歷史的資產管理公司,就剩下西京和惠理兩家。2011年底和2012年初,西京獲得了兩筆共3億美元的投資,其中一筆來自美國第一大保險公司。最近,西京還將有2億美元的新投資流入。

為什麼這個時候來自西方的資本開始拿錢給她,「他們是熊市牛市兩邊通吃的,往下砸的時候把錢給對沖基金,知道市場觸底的時候,就把錢拿給價值投資者。所以我是春江水暖『央』先知。」

「咱也不過只是人家一棋子兒,我這十年,就悟到這麼點東西。」劉央嘆了一口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5

思考的碎片---Boracay之旅的收穫9/26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5756.html
思考的碎片---Boracay之旅的收穫9/26

已經有評論說我不是碎片是意識流。
不過無論是碎片還是其他,這不過是一個表現形式,核心是分享思考。碎片的好處是零碎有亮點跳躍性思維。
缺點是不夠系統。
問題是系統本身不來錢哈。當然碎片的本身也很難說會來現鈔只是一個觀察社會的視角。這次去度假應該收穫很多。
主要是兩個角度,一個是接觸不同的人看到地球各角落人的生活方式和狀態。第二個是摸索觀察和分析社會的方式和方法。如何貫徹,如何分析。這點特地要在節前寫出來。很多人會在長假出遊或許會有助於觀察新世界。


碎片

1.從包裝大小觀察社會城市化進程
美國因為汽車購物所以比如是大包裝
上海是班車超市購物所以必然是中等包裝
Boracay是小包裝。
Boracay的商店從洗髮水開始都是小包裝。大約是上海超市洗髮水包裝的一半。基本上是旅行裝。
這裡撇除旅行者購物的因素。
分享一個鏈接 詳見紅字部分。
「。香煙販在公共汽車站叫賣是非洲大陸上很常見的景象,而很多人一次只能負擔得起一支香煙。衣物、鞋帽等用品也是這樣,不論質量怎樣,當地民眾更多地選擇便宜的中國商品,而不是本地產品。(完)」
https://www.evernote.com/shard/s113/sh/eecc3e46-71bf-482d-9f4f-f8ba1cbd518a/713d7a0e9775e11ae92a6aff55eed999
2。要素價格

Boracay的酒店前台。一年工作經驗大學旅遊專業畢業。4500比索大約600-700人民幣月收入包吃包住。

我們住的酒店水電煤月50萬比索,我沒問到單價。

tricycle 三輪摩托。60-100-120 差不多1:7換算就是8快14塊 18快RMB這樣。

馬尼拉是起步費40比索然後一般20分鐘大約200比索以內。

馬尼拉出租車司機的平均月收入是300刀 2000人民幣

快餐的套餐價格大約是100比索左右。也就是14RMB

Clark PUB的消費是最低沒人200比索大約30塊RMB

總體的感覺相當於90年代初的上海。

3.飲食文化

觀察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可以透視他的全球化程度。

菲律賓是徹底被美式化鳥。

當地最典型的食品是BBQ

而且有超級多連鎖的餐飲店東西都還做的不錯。

有系列的照片
有機會我貼上來
這個值得國內做連鎖餐飲公司借鑑。對了馬尼拉有家小肥羊。


4.樂隊

想到菲律賓 GF的第一反應是樂團。在Boracay的樂團很普通很普通。我的回答是旅遊經典的樂對都是一次性生意所以單次博弈,消費者不太可能每夜去同一酒吧,基本是去一次就離開的所以品質一定不會好。唯一差異是他們還會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奉承台灣遊客,當然旅遊景點的表演有另外特色就是一定會讓你留影所以有火球表演適合拍照。
這裡想起我一個好友的名言:在旅遊景點買保健品「沒有效果還好,如果有效果就麻煩了」
年紀大人都容易在景點受騙買保健品哈。這句話是最好的答案。買沒有關係。就是不能吃。


後來我們去馬尼拉和clark的酒吧水準明顯高很多。因為是針對當地人的酒吧所以必然有優勝劣汰。我們一般選聲音最大的酒吧人最多一定不會錯一定代表當地水準。事實也正是如此。

當然這也和菲律賓的英語文化有關,我們去了當地最大的書店100%是英文書!
so他們不做酒店樂隊駐唱才奇怪鳥。

去酒吧和disco另外一個感受是世界大同,都是Rihanna都是江南style
而且一道江南style就全場high 翻天

5.Everyone Facebook Every country iPhone
這次我出去最大感受就是everyone facebook碰到歐洲非洲南美洲東南亞韓國全部是facebook無論年齡
甚至還和小朋友交流他們確實不願意認證父母為好友。
但是不改變他們使用FB的習慣。
這真的是FB的時代。
問過孩子們很少用twitter
反而有職業人士用linkedin
這次還有部分集體早在Facebook上改天去看看。參加cliff jump後有不少集體照哈
every country iphone是幾乎各大洲的人都在使用iphone 無一例外唯一問題是我覺得滲透率是否到極限鳥?

6.語言和費用

Boracay的價格真心不貴。對比之下三亞有毛的競爭力?
我的思考是核心問題還是語言,你如果不是english speaker確實有問題。很難交流。而且旅途上也會寂寞哈。
比較open的人比較善於使用語言和人交流的會比較好的適應這樣的生活。

Boracay酒店200塊RMB也有,沙灘是免費的,不購物一天100塊人民幣兩個人可以吃飽。加上些旅遊項目300塊一天可以玩翻天。

這裡另外一個問題是TG真心壞讓你們厭恨英文所以出不了國門。哈

7. 車,車速,堵車

馬尼拉堵車相當厲害。

這裡我就有一個思考,堵車意味著什麼?

堵車是否可以解釋為計劃跟不上變化,只有在社會發展遠超過計劃的時刻才會發生?
也就是堵車普遍發生在高速發展的社會?

北京的堵車也和北京人購車速度超過規劃有關係。

上海的主要矛盾現在應該是小區停車位不足和車輛保有量之間的矛盾

車速的思考是這樣,馬尼拉到克拉克的高速車速目測大約80KM

在上海,我如果上高速目測車速會平均到110-120KM
這個速度差就是社會效率差?

美國120-140KM?

換句話說用高速公路平均車速對比作為效率指數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觀察視角。這很類似大麥克指數或者摩天大樓指數。
這兩個指數大家應該熟悉,不知道的自己去wiki,需要面壁去鳥:)



馬尼拉日本車95% 美國車4% 德國車1%肯定沒有

大部分都是雅力士
這類的經濟型轎車。
唯一看到過一輛保時捷是在酒吧街上。

酒吧街也很有趣。開在凱悅旁邊馬路。和早年上海的希爾頓旁的酒吧街有一拼。原來世界發展的路徑都是相同的!

8 房價

馬尼拉地鐵上蓋大概8-10萬比索一平方套內面積
基本月還款是7000比索
一套基本是一室戶從25平方開始到50平方這樣。

這裡我提一個天際線理論。
看一個城市的天際線,也就是摩天大樓的天際線能否感受到房價上漲還是下跌趨勢?
馬尼拉商業中心的天際線已經不比陸家嘴差,但是房價還有三四倍差價
我能否這樣判斷 馬尼拉的房產有的炒?
天際線就是白領的需求量
白領就是房價中堅的支持者。
當然這還要研究下當地的房產政策。
我有聽不同人說不同的方案
有說外國人不可以擁有房產。需要建立家公司才可以擁有
也有說可以直接買入
好像差別是別墅和公寓
這裡有點複雜。



9.銀行

mortgage利息是10%
問題是銀行存款利率才1%不到。我靠 絕對暴利!

當然外國人還不能開戶。這很扯。

也沒見開放金融管制,看來銀行是暴利。

記得5萬美金存款可以拿到菲律賓綠卡然後投資移民香港都是這個路徑:)

10。SM
SM mall 號稱是mall of asia
很棒
我在馬尼拉去了兩次基本都在那裡耗費時間

有幾個思考
A.這是傳統生意,換句話說這類傳統生意必須是和官家合作的,不然公共交通和公共安全就沒法保障。這麼大的mall一定涉及規劃,涉及政府對商業區的安排和設想。所以傳統生意都不是年輕人可以做的。

B. 商場還是有專業性

對比國內萬達,和上海日月光。
SM是專業mall出身,做的mall真漂亮,走道人流安排等等都很舒服。這個差異只有經歷和體會過才能明白。就是好就是專業。

11.安全

這次去菲律賓明顯感覺安檢嚴格。估計是受峇里島恐怖襲擊影響

我們進SM mall都是要開包檢查的,出入clark酒店我記得也要查車底反光鏡。是否攜帶違規物品

機場安檢還有需要脫鞋過X光。

恐怖活動真的很破壞效率

12.笑容和服務意識

菲律賓人的服務意識太好了。和印度人有的一拼

難道是我們在天朝受欺負事件太長了?

笑容。Boracay窮人的笑容都是那麼真心,
路上還碰到巴西的混血。巴西和日本人混血。他們的自得其樂,自娛自樂也讓我感慨。他們太會享受生活。
而且還很open
這在天朝是不可想像的。

對了老外最會起鬨。比如I jump you jump 比如。。。。很多很多

13.服務人員年齡

在澳門威尼斯美食街上打掃衛生的收銀的大多是45歲以上中年婦人。

在菲律賓100%是年輕人。這幾乎可以斷定兩個社會的人口年齡結構。

未來的上海中年婦人做餐飲服務業的一定會越來越多。

這也是人口結構決定的。

14. 購物

這次有對比了下奢侈品價格

美國標價比澳門便宜25%
估計澳門比國內便宜30%

換句話說
130-100-70
這就是三地的價格。
所以買奢侈品已經不需要去香港和澳門買鳥

這裡的邏輯是這樣,大部分奢侈品大中華區是獨立鳥,這樣quota是一個老闆背的。自然會控制差價。
這和成本已經無關。

昨天特意看了PPR的年報。好像Q2 Vs Q1 內地的增長已經開始放緩,當然這類奢侈品的毛利竟然也只有30%
不算高。

報表的趨勢看,是收入增長率在下滑但是收入還在增長,同時因為淨利潤率高的緣故所以利潤的增長還超過銷售額的增長。
按照這個趨勢Q4會見分曉。中國的放緩會影響全世界奢侈品。
估計這波影響最大的是表哥系列。歷峰Q3Q4業績一定受影響。

差不多就這些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77

一雙襪子的10倍增值之旅啟示錄:中國研發投入強度去年創新高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0/2187249.html

款普通的針織襪出口價格僅0.25美元,而增加幾項專利技術的襪子售價卻能達到10倍。嚴寒的外貿「冬天」,一些企業正在通過研發投入和專利搶佔有利地位。

這也可以從一組數據獲得佐證。國家統計局、科技部、財政部昨日發佈數據稱,2011年我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8687億元,比上年增長23%;經費投入與GDP之比為1.84%,高於上年的1.76%。而我國的研發重鎮主要是江蘇、廣東、浙江、上海等地,它們的經費投入強度均達到或超過全國水平。

研發投入帶來高利潤

據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和文化產業統計司副司長賈楠介紹,R&D投入力度和強度是國際通用的反映一國科技投入規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標。2006年以來,我國R&D經費投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投入強度從2006年的1.39%持續提高到2011年的1.84%。

這樣逐漸走高的數據也與我國近年的專利成就相印證,2009年,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首次超過國外在華發明專利授權量;2011年底,我國已擁有國內發明專利35.1萬件,首次超過了國外在華發明專利擁有量。

華為公司日前給《第一財經日報》發來的一份數據就顯示,其每年堅持在研發領域的投入不低於當年銷售收入的10%,2011年的研發投入為237億元人民幣;超過44%的員工專注在研發領域(62000多人)。2011年,華為的PCT申請量居於全球第三。同行業的中興通訊在這方面的成績也毫不遜色。

如果說科技公司的研發是應有之義,那麼一些輕工業產品也在增加技術含量則是可喜的變化,本報記者近日在佔據我國襪業產量65%的浙江大唐鎮採訪時注意到,即便是普通的襪子也都在追求更多的功能,進而攫取更高的利潤。作為龍頭企業的浙江襪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均說,其生產的襪子最貴的一雙出廠價達200元,除了原料上佳之外,其增值的部分就靠功能和技術。

大唐鎮宣傳委員宋健珍稱,有家原本做襪業的企業增加了手套業務,但並不是傳統的手套,而被稱為「i手套」——觸屏專用手套,因為伴隨蘋果手機等觸摸式電子產品的流行,戴著普通手套無法令觸屏產品感應,尤其是冬天不便。該公司的研發團隊就研發出拇指、食指和中指指尖部分加入傳導材料製成的觸屏感應型手套,可讓人們在戴著手套保暖的同時順暢地操作觸屏類電子設備。

提升研發投入的效率

研發投入換來專利,繼而帶來巨額利潤。這也是西方一些成功企業的商業邏輯,不過我國目前的研發投入總額相比國外還有差距,投入的產出比以及研發效率亦有不小提升的空間。

此前,中國歐盟商會就發佈《創新迷途:中國的專利政策與實踐如何阻礙了創新的腳步》報告,稱儘管中國專利數量增長迅速,但質量並未得到相應發展,高質量專利佔比偏低。雖然其結論有所偏頗,但同樣可資提醒:投入的數量提升,也應該伴隨著投入的質量提高。

在國內,無論是研發投入還是專利數量主要還是和自己人比,只有走出國門到海外,其實力才會得到更加確鑿的檢驗。一家美國律所的合夥人湯姆·歐文(Tom Irving)從事醫藥領域的知識產權服務三十年,他曾告訴本報,一些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研發水平相當高,他們律所也幫不少中國企業代理海外申請專利,成功率也頗高。他認為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實力已有較大的進步,中國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也並不少,尤其是它們在中醫藥領域的研發,非常有助於在國際上拓展市場。

去年,各類企業經費支出為6579.3億元,比上年增長26.9%。它們已經成為我國創新的主體,如果說企業的研發投入主要是基於利潤,那麼國家財政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則是立足於多重效應。2011年,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4902.6億元,比上年增長19.2%;財政科學技術支出佔當年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為4.49%。其中,當然會有一部分被用於獎勵技術創新、專利申請等。這在相當程度上起到了槓桿作用,刺激企業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研發。

上述報告曾提到,一些中國企業、官員和學者為了達到專利申請量的指標,以獲得財政支持和業績評估,提出了一些低質量的專利申請,以至於有聲音傳出,乾脆取消這種獎勵,或許可以降低造假的可能。不過,專注於知識產權業務的美國飛瀚律所管理合夥人林藝思說,其實對科技創新的獎勵補貼還是有必要的,因為它確實可以一定程度上鼓勵企業創新,哪怕有些瑕疵。(記者繆琦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53

大連萬達→大連實德→大連阿爾濱 一家足球俱樂部的財富之旅

http://www.infzm.com/content/83654

儘管風格和目的各異,但貫穿王健林、徐明、趙明陽三任老闆的,始終是行政力量、金融資本和企業利益之間的盤根錯節。球隊消亡了,故事還在繼續。

2012年12月3日,經大連市足協上報大連市體育局同意,大連阿爾濱足球俱樂部整體收購大連實德足球俱樂部一事已上報中國足協。

在一個月前的11月2日,下午一點,球員洪海(化名)第一次確認自己東家大連實德俱樂部將不復存在的消息。那是大連實德本賽季中超謝幕戰,也是這支中國足球「八冠王」的最後一場比賽的前一天,他和其他隊友之前被告知,集體到實德俱樂部訓練基地開會。

他們到達後,發現基地內停了很多車,這與過去半年的冷清氣氛大不相同。大夥兒都在等待一位「神秘人物」的出現。

不久後,一輛醒目的邁巴赫汽車慢慢駛入。一位穿著黑色西裝、留著平頭的中年男人從車裡走出來,笑著說:「從現在起,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阿爾濱的。」

阿爾濱集團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民營建築公司之一。老闆就是這位現年43歲的中年男人,名叫趙明陽,他還是新銳中超球隊大連阿爾濱隊的老闆。

一支球隊的興衰與存亡在別的地方可能不算什麼,但在被稱為「足球城」的大連,卻能攪起一場風暴。

趙明陽為什麼會接下這一幾乎注定賠本的燙手山芋?「中國的事情你還不懂?」趙明陽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反問記者。

最早的掌門人王健林

這支成立了近20年的球隊,最早的掌門人是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入主後第一場比賽,王拎著20萬元現金隨隊征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萬達隊奪得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第一個甲A冠軍。

第一年投資足球,王健林本來只想花400萬,到最後嚴重超支,掏了600萬。這對於事業剛起步的萬達集團來說「簡直要了命」。據大連市足協一位負責人向南方週末記者回憶,彼時王健林口口聲聲說「明年搞不起了」,聲稱要退出足壇。

不過隨後王健林帶領高管去新加坡訪問一家財團,卻被拒之門外。直到托熟人告知對方:「這家企業是中國甲A聯賽冠軍隊的老闆。」這家財團方被打動,以高規格接待。

從新加坡回來後,王健林彷彿打通了任督二脈,決定咬牙繼續投資足球。

然而王健林雖在球隊運營上的實際權力較小——時任大連市市長的薄熙來是著名的「足球市長」。1998年賽季初,王健林想請徐根寶當主教練,萬事俱備,就差開發布會了。「這時薄熙來把王叫到了辦公室,對他說原來的主教練遲尚斌是被市裡重點表彰過的人物,怎能說換就換?」上述人士稱。

被薄罵出辦公室後,王健林只好宣佈遲尚斌官復原職。

上有市領導強硬幹預,下面還要面對足壇的「假賭黑」。在足球聲望的頂點,王健林選擇退出。1999年12月24日,王健林將足球俱樂部甚至足球基地等優良資產一起甩賣給大連實德集團董事長徐明。

轉讓合同書顯示,大連實德集團只需掏5000萬元現金,其餘的7000萬元「通過實德集團指定的承貸單位承擔萬達集團在建設銀行大連分行的貸款來支付」。

儘管退出了足球圈,但萬達俱樂部累積起來的品牌效應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使王健林在商業開拓上如有神助。

前萬達俱樂部總經理石雪清曾向南方週末記者回憶稱,2003年6月他任職萬達集團重慶分公司總經理後,到南坪區為項目選址,卻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地塊。快要放棄的時候,石雪清與陪同的當地官員一起吃飯,南坪區區長恰好在隔壁,聽說石雪清曾經是萬達足球俱樂部總經理後,執意要見他。最後,石雪清拿到了想要拿的地,後建起南坪區萬達廣場。

徐明「利益捆綁太深了」

如果不是一心要討「足球市長」的歡心,徐明或許從來不會出現在體育場看台上。

業界多位受訪對象認為,徐明進入足球圈,與大連市有意打「足球名片」的背景有關。「徐明不懂球,也不看球。」徐的一位朋友說,「他只是把足球當成企業運轉的棋子。」

接管俱樂部的最初三年,大連實德隊幾乎囊括了所有國內頂級賽事的冠軍。但後來,隨著大連市主要領導的調整,以及「G7革命」(以「政企分開、管辦分離」為主要目標的足球改革)的失敗,地方政府對足球支持逐漸減弱,一切都變了。

「以前主場比賽經常有副書記、副市長賽前看望球隊,徐明就拚命把成績做上去。但後來領導不重視足球了,連體育局長都不去看球了,徐明對足球的熱情和投入也驟然降溫。」前實德俱樂部一位中層人士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稱。

2005年,大連實德隊拿到第一個中超冠軍——這是這支中國職業聯賽最成功球隊最後的輝煌。2006年年初,大連實德隊在亞洲A3聯賽中排名墊底,慘敗而歸,從此開始滑坡。

一位曾經在實德俱樂部做過高管的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有一天他到徐明辦公室匯報工作,中間徐接到一個電話,這位高管聽出電話那頭是大連市某區的一位副區長。電話打了半個小時,他聽出副區長是想通過徐明,和薄熙來及薄谷開來搭上線尋求晉陞機會,而徐明滿口答應。

不久後,這位高管就辭職了,他對南方週末記者稱,他預感徐明會出事,「和某些領導利益捆綁太深了」。

新「球迷老闆」趙明陽

趙明陽和王健林及徐明的不同在於,他是一個狂熱的大連隊球迷。

高調的趙明陽給外界的印象是一位飆豪車、玩遊艇的紈褲子弟。不過從外表來看,趙身材中等,體型標準,時常一臉笑容。他習慣留平頭,衣著普通,像在小區內隨便碰到的一個中年人。

他於1969年10月出生於大連金州區登沙河鎮阿爾濱村。工商資料顯示,阿爾濱集團的前身是村屬集體所有制企業阿爾濱建築工程公司,2002年改製為大連阿爾濱建設有限公司,他和公司創始人即他的父親趙文玉分別佔股32.1%和35.6%。經過幾次增資擴股及股權轉讓後,趙明陽從父親手中接棒,如今所持股份高達93.26%。

趙氏父子緣何能從無數鄉鎮建築施工隊裡脫穎而出並發展壯大?

據石雪清透露,王健林對建築質量要求極為苛刻,如今幾乎只和中字頭的國有大型建築企業合作,「唯一例外的是,阿爾濱集團承攬了萬達集團在大連的60%工程量」。

這一切源於趙氏父子給王健林留下的深刻印象。2002年王健林把大連雍景台項目交給阿爾濱承建,兩年後這個項目獲得了2004年度魯班獎(中國建築領域的最高獎項)。石雪清回憶稱,為了表示感謝,王健林曾專門召開新聞發佈會,獎勵趙文玉400萬元。

從父親手裡接過阿爾濱集團後,趙明陽向房地產業進軍。2008年2月,阿爾濱集團成功收購大連開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後者是一家成立於有國家一級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2009年,阿爾濱集團又進入盤錦,取得一千三百多畝的土地資源。

極少人知道這位「富二代」早期曾有過當農民工的經歷。阿爾濱村位於大連市東北角,人多地少,許多人成年後便外出打工,初中畢業後的趙明陽也未能例外。

在工地干了四年,在父親的建議下,趙明陽去學修車,終日與發動機的轟鳴聲為伍。從大型挖掘機到小汽車,各種類型的車的性能他都熟悉。直到發家後他去奔馳公司買挖掘機,銷售員看到一位億萬富翁能熟練地駕駛挖掘機推土,驚得目瞪口呆。

4年的修車經歷讓趙明陽對發動機有一種特殊的情感,他熱衷於收藏一切帶髮動機的玩意。他的車庫裡停滿了數十輛摩托,從哈雷到寶馬,從德國貨到日本製造,不過許多摩托車他並沒有騎過。

趙明陽同樣喜歡收藏汽車。在他擁有的眾多豪車中,既有布加迪威龍,也有勞斯萊斯的頂級幻影,以及賓利的敞篷。最讓他得意的作品則是1400萬買來的奔馳房車,他聲稱房車內的所有裝修都是他親自操刀設計並參與製作的——儘管他沒有專門學過繪圖。

讓趙明陽最為狂熱的還是足球。他經常半夜起來看歐洲五大聯賽,亦經常去現場看球,對大連隊很多球員的特點都很熟悉。2012年11月2日,他在接管實德俱樂部後的會議中,忽然說出實德隊很多球員的愛好、缺點及習慣。

「看他們吃驚的樣子,我猜他們當時心裡想趙明陽是不是找過私家偵探。」趙有些得意地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1加1等於幾

事實上,早在2009年,趙明陽就差點收購了實德俱樂部。當時徐明已經委託了大連東大招投標代理有限公司,決定將大連實德俱樂部70%的股權以4.2億的價格公開招標出售。趙明陽一度是接近交易的人。儘管價格不菲,但當時徐明滿口答應球隊轉讓後「將實德所有房地產項目給阿爾濱集團承建」的條件,這讓趙明陽一度非常動心——但真到簽約關口,徐明的承諾變卦,趙明陽選擇放棄。

彼時李明剛從大連實德俱樂部總經理位置上辭職,趙明陽撥通了李明的電話。他倆決定組建一支新球隊「玩」,並從中國乙級聯賽打起。從2009年4月註冊球隊成功,到2011年10月衝進中超,阿爾濱的發展速度超出了趙明陽的預料。

中超第一年,趙明陽在足球上花了兩個多億——這快要趕上聲勢浩大的廣州恆大隊老闆許家印。

趙明陽未曾預料到,因為2012年3月中旬徐明「出事」,讓他重新獲得入主大連實德俱樂部的機會。

為大連足球尋找新東家,令大連市足協頗為頭疼,他們的「底線」是不能讓這座城市曾經的旗幟離開大連。最終的入主者是趙明陽,「因為他投資足球意志非常強,且搞足球的動機看上去更純粹。」大連市足協一位領導如此評價趙明陽,「在大連足球最困難的時候趙明陽站了出來,用他不太寬厚的臂膀,扛起了大連足球。」

由於中超規定一家企業不能同時注資兩傢俱樂部,這意味著實德俱樂部會併入阿爾濱俱樂部,一支曾經代表大連甚至中國足球的榮譽之師就此宣告消亡。

從一開始,包括李明在內的大連阿爾濱俱樂部高層極力反對趙明陽收購兼併大連實德俱樂部。

2012年11月9日,阿爾濱隊外籍教練斯塔諾耶維奇宣佈辭職。17天後,他成為北京國安隊主教練。斯塔諾耶維奇的離開讓大連不少球迷非常傷心。他們更無法理解趙明陽隨後為何任命本土教練徐弘為阿爾濱俱樂部的新任主教練。徐弘之前是趙明陽非常欣賞的大連足球史上的一名「功勛級球員」,然而退役後擔任主教練的履歷平平,且與大連足協官員關係密切。不少球迷擔心,兩支風格不同的球隊合併,人事上的消耗很可能讓「1+1」的結果小於1。

好處在哪?

趙明陽買下實德俱樂部到底要花多少錢?一位接近實德集團清算小組的大連市足協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趙明陽以承接實德集團所欠大連銀行3.3億元債務的方式收購實德俱樂部。

阿爾濱俱樂部的一位高層證實了此事。他解釋稱,實德集團欠大連銀行約20億元,實德集團持有的2億股大連銀行股份被折算為16億元左右,沖抵後的債務還有3.3億元,「誰買實德俱樂部,誰就出這個錢」。

實德集團持有大連銀行的股權以每股約8元的價格清算,而2012年7月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的大連銀行股權4.3元一股也無人問津。顯然,大連銀行為掃清上市障礙,急於與徐明撇清關係。

實德俱樂部所有球員資產的總和僅1億元左右,但趙明陽要掏3.3億元來埋單。重要的是,據趙所言,受累於房地產調控,阿爾濱集團2012年的銷售收入原計劃為70億元。「現在看來只有50億元左右。」他說,「今年我一平米都沒開工。」

從11月2日開著邁巴赫進駐實德訓練基地到現在,一個月過去了,但趙明陽還在等。阿爾濱俱樂部的一位高管稱,趙明陽在等政府的政策支持。

趙明陽聲稱自己無心上市,也沒有興趣去接近政治,「穩穩當當搞到我退休就行」。但如今,足球帶給他的快樂似乎也沒那麼純粹了。

2012年10月,趙明陽和俱樂部高管去天津,找泰達俱樂部總經理李廣益爭取球員陳濤的轉會。為了砍價,趙明陽在飯桌上喝下了兩瓶紅酒,席間有人揶揄他搞足球能撈到不少好處,喝紅了臉的趙明陽當即伸長脖子,一邊左右張望,一邊反覆念叨:「好處在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76

聊聊摩托羅拉收購後的蛻變之旅 hotashang

http://xueqiu.com/7062290132/22953785

2012年5月22日,$谷歌(GOOG)$ 宣佈完成對Motorola收購。此項交易,谷歌耗資約124億美元現金收購Motorola所有股份。摩托羅拉是一家在移動及無線數字通信、信息及娛樂方面擁有創新的技術、產品及服務的提供商。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旨在保護和提高Android生態系統並提高移動計算的競爭力。該收購交易費用約5000萬美元。

八個月過去了,谷歌統治下的摩托羅拉發生了哪些變化?

重組整合

谷歌自2012年5月收購摩托羅拉後,即開始對摩托羅拉進行重組。谷歌制訂的重組計劃主要針對摩托羅拉移動部門。重組計劃涉及裁員、重組管理架構、合併及處置公司以及簡化移動產品模型。谷歌期望通過一系列的重組改造摩托羅拉移動部門並使之盈利。

截止2012年12月31日,摩托羅拉重組支出達5.76億美元,其中裁員支出達5.2億美元,其他支出如資產減值、合併公司設施等相關支出5600萬美元。重組後,摩托羅拉員工為16317名。

剝離機頂盒業務

摩托羅拉的機頂盒業務是為有線電視運營商提供視頻服務。2012年12月,谷歌與Arris集團及其他機構達成初步協議以23.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摩托羅拉的機頂盒業務。此次交易有望在2013年完成。在出售期間,摩托羅拉的機頂盒業務的業績將在谷歌財報中的中斷經營中予以列報。

業績表現

谷歌124億美元的收購對價獲得摩托羅拉8億淨資產,淨現金29億美元,55億美元的專利及專有技術,7億美元客戶關係並產生25億美元的商譽。

谷歌自2012年5月開始合併摩托羅拉報表。自2012年5月至12月,摩托羅拉營收合計41.36億美元,主營業務成本合計約34.58億美元。主營業務虧損約3.9億美元。

谷歌CFO Patrick 在谷歌第四季度新聞發佈會提及摩托羅拉的虧損主要源於摩托羅拉的無形資產的攤銷。而摩托羅拉的無形資產因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產生評估增值,從而使得每月的攤銷費用大幅增加。

截止2011年12月31日,摩托羅拉賬上的無形資產餘額為8.2億美元,而谷歌合併摩托羅拉時,摩托羅拉專利及專有技術公允價值達到55億美元,增長了48億美元,另外客戶關係7億美元。摩托羅拉專有技術的平均壽命為9年,客戶關係壽命為7年,意味著,摩托羅拉每年會增加約6億美元無形資產攤銷。

從谷歌年報披露的信息可以推測出摩托羅拉全年移動業務營收合計76億美元,移動業務全年虧損約5.4億美元。而2011年摩托羅拉全年移動業務營收合計95億美元。全年移動業務營收下降20%。

專利

CFO Patrick亦提到了摩托羅拉無形資產及商譽減值的問題。他認為摩托羅拉目前還不存在減值。因為摩托羅拉有諸多的專利,在谷歌支付給摩托羅拉的124億美元中,摩托羅拉專利的價值大約佔55美元。而這些專利的價值有待發掘,至少到目前為止,谷歌通過收購摩托羅拉增強其專利組合來提高競爭力,從而使谷歌更好地保護Android避免受到微軟、蘋果和其它公司的反競爭威脅。

電池壽命突破?

谷歌CEO在谷歌第四季度新聞發佈會提及摩托羅拉正在致力於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研究一些新的機會及更舒適的體驗。其提到了電池壽命的問題,電池壽命是目前移動互聯網終端設備的一大的問題。而摩托羅拉的團隊正在致力於提升電池的待機時間及壽命。在不久的未來,摩托羅拉或許會在電池方面取得突破。

發佈新產品

2012年10月,摩托羅拉聯合美國運營商Verizon發佈三款全新的RAZR系列手機,Droid Razr HD 和Droid Razr M等。三款手機全部支持LTE網絡,LTE網絡除了速度快以外摩托羅拉還掌握LTE核心技術。在未來將有大部分人將使用LTE網絡,所以摩托羅拉將在網絡制式上做賭注。在本次發佈會上發佈的三款手機中,在電源管理方面著重優化提升手機電池續航時間,三款手機全部搭載安卓4.1系統。摩托羅拉發佈的三款手機並未帶來積極影響。

谷歌收購Motorola後,對摩托羅拉業務開始重組。在經過重組裁員、剝離資產後,谷歌開始專注於摩托羅拉的移動業務,期望利用摩托羅拉的專利,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研究一些新的機會及更舒適的體驗。目前摩托羅拉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盈利,但是由於收購而產生的無形資產攤銷的影響,摩托羅拉盈利道路顯得困難重重。新機型的推出致力於LTE網絡、續航時間及安卓系統的組合,其獲市場認可仍有待時日。至於將谷歌將其移動互聯網業務與摩托羅拉的終端應用整合,目前尚未提到日程。但就如谷歌管理層提到了,摩托羅拉的專利給了谷歌無盡的想像,而對於谷歌而言,重要的不是技術的研究,而是確定未來谷歌移動生態圈的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