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說新經:另類增光-Pencake

1 : GS(14)@2010-08-08 14:48: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571&coln_id=6339611

上周於 Facebook見到朋友分享的新聞,講述 Facebook封殺軟件公司 Pencake的所有軟件。以我所知, Pencake由港人所創辦,兩位創辦人皆在科大畢業,是兩兄弟,創業至今兩年多,今年四月收入達 33萬,殊不知又要臨被 Facebook封殺的厄運。
Pencake旗下軟件 Create your Quiz,乃 Facebook投票軟件,可以讓用戶自行設計投票遊戲,再邀請自己的 Facebook老友參與,例如「你最喜歡的哪個本地漫畫家?」之類。
在被 Facebook封殺前, Pencake已是全球第 3大 Facebook軟件出版商,累積的每月活躍玩家人數( MAU)超過 4400萬人, Pencake只有 9名員工,換而言之,每名員工平均每月便要服侍超過 488萬的用戶,認真厲害。
據 Facebook官方解釋,由於 Pencake違反了平台政策,故遭封殺,卻沒交詳細交代違反的是那項政策。
根據業內知情人士的報料,由於 Pencake在軟件介面放置的推廣客戶 fans page的廣告,異常收效,卻正正跟 Facebook本身 Social Ads廣告系統有利益衝突, Facebook此刻正埋首搞好盈利,肥水不流別人田,試問又豈能容得下這家 Pencake這家港人公司來分一杯羮呢?
尹思哲
2 : abbychau(1)@2010-08-08 14:50:21

Pencake 的存在本來就是個Bug
3 : GS(14)@2010-08-08 15:14:52

2樓提及
Pencake 的存在本來就是個Bug

why?
4 : oneirocriticism(809)@2010-08-08 17:00:50

3樓提及
2樓提及
Pencake 的存在本來就是個Bug

why?
係咪啲bug多得滯?
5 : GS(14)@2010-08-08 17:02:46

2010-5-13 NM
輕生兄弟愈懶愈富貴   

一對八十後兄弟,兩年前看見科技洪流,妄想一朝發達,決定劈炮唔撈,憑着十萬元積蓄創立網頁設計公司。結果捱了一年多,依然零收入,更沮喪至想過跳樓自盡。

幸好,呆坐一年並非全無收穫,他倆發現玩Facebook的人旨在打發時間,愈無聊的心理測驗愈受歡迎,遂想出開發懶人程式,讓網民在Facebook自製心理測驗。結果甫推出便大受歡迎,上月更大賺三十萬元。

左︰大哥曾建中

28歲︰未婚

06年︰科大土木工程系碩士

06年︰銀行金融銷售員

08年︰辭工創辦Pencake

右︰弟弟曾建豪

27歲︰未婚

06年︰科大電腦系畢業

06年︰中小企網頁設計員

08年︰創辦Pencake

09年︰外資企業兼職程式設計員

大埔科技園早前舉辦畢業禮,向十多間獲資助的科技公司頒發證書,表揚它們錄有盈利,可自立門戶。畢業禮完結後,園方即場設置攤位,趁勢讓各畢業生展示產品。

除了畢業公司獲准搞展覽外,尚有一間仍在「求學」的軟件公司Pencake,被園方安排與一眾畢業生齊齊擺檔,科技園的CEO陳蔭楠更親身走到Pencake的攤位與創辦人曾建中握手打氣,「園方由二百幾間未畢業嘅公司揀中我哋,證明我哋有實力!」曾建中老實不客氣說。

他笑言進駐科技園僅九個多月,離三年的畢業期仍很漫長,但園方已視他們為成功個案,「每年有四成公司畢唔到業,我哋短短幾個月就響到朵,同做到好多大Project有關。」

彈大企業出手低

他口中所謂的「大Project」,是今年初為港鐵一個名為「戀愛星願」的乘車優惠,設計相關的Facebook程式。用家只需登入Facebook,程式便能自動將當日戀愛運程及最新優惠資訊,送到用家的留言版。雖然港鐵這個優惠已經完結,但其Facebook專頁,至今每月仍有近千人瀏覽。

儘管得到港鐵等大企業垂青,但曾建中指「有苦自己知」,皆因寫「戀愛星願」此等複雜程式,足足花了近兩個星期,可惜收入有限,每單工作只得五千至數萬元,「我哋只係為咗响朵,根本賺唔到錢,只希望放長線釣大魚。」

說到這裏,一直坐在旁邊的弟弟曾建豪,突然笑笑口自封為「Facebook專家」,指每日在Facebook玩足十多小時,故此深明玩家心態。他認為 Facebook玩家以白領居多,普遍愛趁上班時偷懶玩Facebook,查看朋友動向或玩心理測驗,「Facebook每月有數以萬計程式湧現,就算幾好玩,用家玩得耐便會喊悶,轉玩其他遊戲。」故此不少開發商為留住客人,無時無刻要開發新遊戲,不過遊戲開發成本平以十萬計算,令不少新公司望而卻步。

心理測驗致勝

曾建豪直言他們沒資金跟人鬥燒錢,倒不如走另類路線,專攻心理測驗搏一鋪。他吼準大部分Facebook用家不懂撰寫電腦程式,遂設計「懶人軟件」,讓網民只須在網上按兩三下按鈕,便能代勞設計簡單的心理測驗,並自動放在Facebook的伺服器內。由於使用簡單方便,結果該程式甫出街,即吸引近十萬人使用。

他倆笑說現時每日有數百款新的心理測驗,是透過其「懶人軟件」設計出來,當中絕大部分內容非常無聊,「近期最hit係『你在《街霸》內的角色?』,答完問題後,就會得到最似邊個《街霸》角色。除咗有主角外,仲會有背景中打氣嘅粉絲,又或喺春麗旁邊路過嗰隻狗。雖然全部都係得啖笑,但每日都有成千人玩!」他指設計這類心理測驗的網民,大都抱「輕鬆吓」心態,從來沒有人認真,「大部分網上流傳嘅心理測驗都係抄襲,班網民整一個屬於自己嘅心理測驗,都係想滿足吓自己。」

而懶人程式最值錢之處,是網民撰寫心理測驗後,只要其他人每次開啟該心理測驗,便會連帶送上廣告,他倆隨即收到一元廣告費。現在公司九成利潤,均來自這程式;單計上月已淨賺三十多萬元,「我搞咗個程式出嚟,任人不停砌啲新嘢出嚟,變相不停咁幫我更新,好似幫我打工咁。」

創業初期傻更更

訪問期間,他倆一直很沙塵,記者以為提起這宗威水史,二人還會繼續自我吹噓,但大哥又忽然變臉訴苦:「半年前我哋差啲蝕到要跳樓呀!」八十後的思維,真係估佢唔到。

他倆創業前,是收入穩定的打工仔,哥哥曾建中在投資銀行任金融銷售員,月入四萬多元,而弟弟曾建豪是網頁設計師,月入一萬多元。○八年中,二人茶餘飯後談起弟弟在求學時期,設計一個電子賀卡網頁,曾得到公開比賽冠軍。兩兄弟愈說愈興奮,認為這門生意有得做,「當時完全冇諗過衰咗會點,而家睇番真係幾戇居。」二人急急腳拿着十萬元積蓄,齊齊辭工創業,兄長負責宣傳,弟弟則編寫程式,將十年前的電子賀卡網大翻身,讓網民用滑鼠自製電子賀卡送給親友。

瀏覽量一下子急跌

可惜網站出街後反應奇差,每日僅得十多人瀏覽。碰巧當時微軟有意買入Facebook股份,不少公司立即改為研發Facebook程式。他們亦有樣學樣,將電子賀卡製成Facebook版發布,想不到竟引來近十萬人遊玩,「當時日日見住個點擊率不斷暴升,興奮到彈起。」

雖然程式受落,但二人卻沒有想過如何將之化為商機,結果網民玩了不久,用家一下子由十萬人,暴跌至只剩百多人。惟大哥仍「死牛一面頸」,「諗過將網民嘅賀卡製成實體卡,總之所有都圍繞賀卡。」惟每個念頭只是空想,從來沒有實行。

眼見積蓄快將燒完,二人心感不妙,紛紛找行家探路,有行家提議他們向科技園申請資助,二人遂膽粗粗拎着Facebook的賀卡版面試,「當時真係咩都唔識,連財務報表都係問人照抄。」大哥笑說事後才知,其實這類資助計劃一般都不大重視報名者的財務報表,只要提到Facebook或iPhone等近年大熱的字眼,便易於過關,弟弟更笑說:「總之講到天下無敵就得啦。」

以為搬進科技園便從此好境,但事實上卻差點令他們翻不了身。大哥指科技園內健身室、游泳池等設施齊備,故此每日閒極無聊便做運動,無形中令他愈做愈頹廢,「當時公司完全冇產品出,冇嘢做就去健身。」幸得弟弟閒時會替一間外資機構撰寫程式來維生。

戶口只剩數十元

二人每日健身當返工,胸肌雖長了數吋,但荷包卻減了數斤。母親眼見兩名兒子多個月零家用,哭着要二人放棄。大哥頓時晴天霹靂,差點精神崩潰,「我由細到大做嘢都順風順水,但竟然令到阿媽咁擔心,當時覺得自己好失敗,點解會搞成咁?」其後他更曾一度萌輕生念頭,「望住戶口存款得番兩位數,真係諗過跳樓。」

正當大哥打算結業再做打工仔,惟弟弟要求給他最後三個月嘗試,兄弟二人更承諾不再到健身室打躉,認真歸納從前失敗的原因。他倆發覺研發賀卡程式的時間漫長,而且用家每次自製賀卡時都要花太多時間,故此決定不扮高深,看到網民愛在各大討論區投票,於是想出將之與Facebook結合,讓網民能在 Facebook內發起投票及玩心理測驗,「直至而家好多行家都以為做Facebook要畫面鬥靚,但其實Facebook用家打發時間居多,所以我做文字遊戲,簡單又直接。」

結果弟弟花了三星期,設計出一套能讓網民在Facebook內發起投票的程式,甫出街便大受歡迎,更獲提名參加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最後更打入五強,同屆得主是高登、OpenRice及親子王國,「頭三名係呢幾間大公司,我入到五強簡直好似發夢。」

經此一役,吸引了多間企業如又一城和海港城等大型商場幫襯,替對方建立Facebook專頁,直接令他們「信心返晒嚟」,堅信搞Facebook生意有錢途,今年再借力打力,打算添食開發另一套軟件,讓企業可自行設計獨有的Facebook程式,「呢套程式暫時針對給企業客用,只要有少少電腦知識就可以自行開發,而家Facebook宣傳愈來愈吃香,相信企業會揀用我套軟件,到時收入一定幾何級數升。」
6 : 亞力士(1473)@2010-08-08 21:54:06

眼見積蓄快將燒完,二人心感不妙,紛紛找行家探路,有行家提議他們向科技園申請資助,二人遂膽粗粗拎着Facebook的賀卡版面試,「當時真係咩都唔識,連財務報表都係問人照抄。」大哥笑說事後才知,其實這類資助計劃一般都不大重視報名者的財務報表,只要提到Facebook或iPhone等近年大熱的字眼,便易於過關,弟弟更笑說:「總之講到天下無敵就得啦。


等我鑽研下香港d基金贊助條款先
7 : abbychau(1)@2010-08-08 23:00:52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Pencake 的存在本來就是個Bug

why?
係咪啲bug多得滯?


非也非也...


我本來想話中國人本來就很喜歡abusi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32

世說新經: Startup孰不可忍?

1 : GS(14)@2010-09-26 12:17: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486939

投資有五原則,忍、等、穩、準、狠,其中以忍為首,意思是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低買高脫,長遠獲大利。然而,忍這個字,或許不能套用在管理 IT團隊身上。
以二維碼( QR code)曾經叱咤一時的錢國強,據聞亦曾深受其害。錢 90年代初畢業,即加入太古做 trainee,由香港做到北京,參與過國泰及港龍網上預約系統的發展,他也不知不覺踏進了 IT界。離開太古後,到了一家內地公司打工,專門售賣 IT產品,幫公司從年賺 200萬做到年賺 2000萬。
其後科網的巨浪捲來(像不像今天的 Mobile浪潮?),憑藉於內地工作多年積累的人脈,錢決心自立門戶,先賣科技產品、又試過替雜誌搞網站,在大陸再闖一段時間,後來因不滿現金需求量高,幾位拍檔分錢離場。錢後來回港結婚,加入地理資訊系統( GIS Software)龍頭 ESRI,輾轉下竟又得公司出資相助,再創辦二維碼公司 2Dic,找得 3hk及新傳媒等企業合作,集合電訊及傳媒的力量,在港強推二維碼,奈何市場始終紋風不動。
事後檢討,錢認為並非沒有機會,最後悔自己太優柔寡斷,耽誤了最佳時機。此話何解?二維碼本非高科技產品,門檻低,競爭對手多,這門生意靠的是靈活走位,可惜市場實在太快,開發團隊速度跟不上,平白錯失不少機會。簡言之,技術高低不重面,反是如何加強 IT團隊機動性。錢倒也沒氣餒,經過 bootstrapping日子的人果然堅韌,轉攻商用市場,做回老本行,撐!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91

世說新經:有律師唔做去搞網?

1 : GS(14)@2010-10-03 11:42: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511128

80後友人 Ray港大法律系畢業,最後沒有當上律師,竟然入了一家互聯網 Startup打工,在香港可算異數。尤其他來自草根家庭,家境並不富裕,更堪稱是異數中異類。
Ray 的同系同學,絕大部份做律師,踏入社會幾年,待遇至差的至少都有「幾皮嘢」一個月,在 Startup打工的 Ray,其收入肯定相差一大截,難得他仲笑笑口話:「無問題,我仲有份工有收入。」我機心重,認為年紀輕的人不可能真心說出這種豁達的話,求學時攞慣獎學金、玩辯論隊的他,還是急於想要證明,自己選擇走這條路,並非一個錯誤的決定。
我問 Ray點睇同年紀人,他說:「其實任何年代都有一批最叻嘅人,這批人在任何環境都能適應生存,但相反大多數的普通人,在 6、 70年代而言,成長時沒有接觸互聯網,缺乏新視野;至於 90後,上網係叻,但唔鍾意書,可又接觸唔到最 premium嘅知識。惟有我哋呢代,接受過傳統教育,又有機會認識互聯網。」
棄高薪轉投有興趣工作

除了打工, Ray還有一個以搞笑為主題的社群網站 9GAG。意料不到是, 9GAG的發展比我想像中要更快。 9GAG由包括 Ray在內的 4位年輕人創辦,自開站至今近 3年,現時每月瀏覽頁次 1600萬,比香港高登還要高,有趣的是,其主用戶群是美國 35歲以下後生仔,在這方面又真有點高登的影子。
9GAG的廣告收入每月約 3、 4萬元,雖然不多,但以創辦人皆業餘工作來計,有此成績已是難能可貴。常言道創業和婚姻一樣,若一心二用,最後只會一拍兩散。但我有理由相信,假若 9GAG未來有更好的發展,例如收入再翻幾番或覓得天使投資者科水, Ray最終定會全職投入專注地做。
事實上,曾有美國公司看中 9GAG的平台和開發能力,打算買起他們的團隊,但幾位創辦人某程度上因為不想打工才會發展出 9GAG,當然對這種「變相打工」的注資方式不感興趣。
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喜歡甚麼都拿來比較,比身家比身材比人氣比學歷,放棄參與既得利益行業的高薪厚職,換取自己喜歡的工作和事業是否值得?當然值得,老了你就知。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999

世說新經:賣回憶的科技

1 : GS(14)@2010-10-23 12:54: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583465

情感和科技,表面上南轅北轍,一熱一冷,兩種特質似乎無法融合,其實不一定。在 500多年前,我們至少出過一個達文西。
世上最權威的科技創業網誌 Techcrunch,最近報道了一家名為 Printing Facebook(下稱 PF)的新網站, PF提供的服務很簡單,就是生產及供應貼滿 Facebook朋友頭像的海報,其重點是,網站整合了 Facebook API,整個訂購過程不用 30秒,付出 20美元,便可以做一個的有情有義的人,整天「掛住」你的朋友。
有人說過,兒時的美麗回憶,會影響一輩子,我很同意。現在很多人在 Facebook尋回老朋友、舊同學及一些萍水相逢的人。那種感覺,像在某年某天,於舊抽屜翻出泛黃的相片,相中人或已走遠或已不在,我們才驚覺那些日子原來那麼重要。
基本上,要親手弄一張由類似的海報,技術上不難,普通晒相店,或許也有類似的服務, PF所賣的,不是利用 Facebook印海報的功能,而是「回憶」這種情感商品,這也是 Facebook高速興起攻陷人心的重要原因。
商品加入情感助突圍

情感消費的論述,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 20年代。那時候戰事告終,經濟始見起色,消費者和供應者的關係,也逐漸從「需要」消費品,逐漸演變成「想要」消費品。說得白一點,那是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例如誰能擁有一輛汽車,其自我感覺會好些。自那時開始,學術界催生了情感消費的討論,商人們也意識到銷售情感的重要性,設法以情感連繫消費者和產品之間。
要分清楚,在定義上,情感( emotion)跟情緒( sentiment)不同,前者是實在的,例如「被狗嚇了一跳」,後者是不實在的,例如「我很怕狗」,因而情感消費需要通過某種實質的行動,去引發情感。
換個角度,隨着經濟發展,市場被無萬無千的產品淹沒,選擇之多,加重了消費者作出選擇的難度;為此,公司要在芸芸的產品之中突圍而出,替商品注入情感是上上之策,個人認為,蘋果電腦是其中佼佼者。
金融業懷緬代價高

至於回憶這種情感,個人很喜歡陳德廉在《經濟解釋》的觀點:「從事資訊服務業(尤其金融業)的人,有關資訊 24小時不停湧入,每一項新訊息都有可能帶來可觀利潤。這樣,花時間回想過去情懷的代價便急升了,回憶往事亦成為一項奢侈品。」不想做金錢和消費的奴隸,或許可以多點消費回憶的商品。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44

世說新經:團購網一夜情商業模式

1 : GS(14)@2010-11-13 10:39:4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656814

最近有機會跟 uBuyiBuy創辦人 Danny食飯,我才知道,香港已有約 20家團購網站,經營者包括中小型 Startup、大企業,甚至上市公司。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向 Danny請教經營之道。
的確,團購熱潮來得太快,包括在風險投資業。去年底, Groupon得到 Series B的資金,其時公司估值為 2.5億美金,到了今年中的 Series C,其估值已暴漲至 13.5億美金。若單看盈利能力,今天的 Groupon,相比起當年 eBay每天賺到的現金有過之而無不及。
uBuyiBuy應是香港目前名氣最響的團購網。那邊廂美國, Groupon宣佈與 eBay合作,在 eBay網站提供團購優惠。要知道, eBay是科網爆破倖存者,屹立多年,相反 Groupon作為後起之秀,要不是 Groupon有過人之處, eBay大可自己搞團購,肥水不流別人田。
究竟團購網的核心競爭力是甚麼?
網絡效應增網站身價Danny:「 Execution。其實呢門生意唔係咁簡單,需要一班管理人去 set the right direction,去做好每個步驟。喺英國好多 Media公司,以為有 userbase就做到,最終都係唔成功。」
uBuyiBuy在 4月推出, 10月達營運收支平衡,不要忘記, uBuyiBuy團隊有 12人,成本比中小型團購網高。售出的團購優惠,以飲食和美容為主,公司還製作 iPhone App。
據了解,最近連 OpenRice亦加入戰團,在網站推出飲食團購服務。話雖如此,相比起歐美和大陸,團購網站在香港的發展一點也不算快。眾所周知,團購網站的入場門檻甚低,因此不少大學生畢業後乾脆不打工,直接搞團購網創業,對於消費者和不願跟大隊打工的年輕人都樂見其成。
長遠來說,團購網卻有先天缺陷,首先是它不像 eBay,能靠用戶社群自然增長,團購需要大量銷售人員處理不同市場,例如 Groupon已有約 2000多名員工,而真正的問題是,團購網商業模式缺乏完整的網絡效應( Network Effect)以保護其業務。舉例說, eBay用戶有忠誠度,每多一名忠實的買家或賣家,都會帶來網絡效應,使網站更有價值。相反,團購網便沒有這種優勢,用戶為了優惠而來,也會為更好的優惠而去。若說 eBay和用戶是持久關係,那麼團購就是一夜情。 uBuyiBuy最近力推 TurboJet來回船票,果真應景!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543

世說新經:好 IT人難求

1 : GS(14)@2010-11-20 17:01: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681343

最近市道好轉,從事資訊科技業的朋友說,收多了人事顧問的電話。早兩晚到親子王國的辦公室找 Rainer,他也說 IT人難請,尤其是請擅長管理高流量大型網站的 IT人更難。
所有世界級頂尖企業保持高增長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不斷招攬第一流的人才。近幾年以來, Google、 McKinsey和 GoldmanSachs是美國 MBA畢業生最嚮往的公司。不過,若將全球大學畢業生分成 Business和 Engineering兩幫人,在那幫修讀工程的學生心坎裏, McKinsey和 GoldmanSachs卻連最愛僱主前 20位都打不進去,分別排名 26和 34。相反, Google在修讀商科和工程科學生的排名均是第一。
大家若有留意科技新聞,資訊科技界人才難求的現象,美國矽谷都是一樣,就連 Google亦不能倖免。何以 Google最近高調宣佈全球員工加薪 10%?因為 Google明顯受到了威脅,他們最頂尖的人才,正面臨被 Facebook挖走的危機。
Google吸引力遜 Facebook

Facebook現正身處尚未上市的冒起時期, Google也曾經歷過一次。雖然 Google或許仍是世上最偉大的公司,但無可否認,經過那麼多年, Google已是一家成熟的上市公司,增長的速度開始放緩,公司的架構及文化,亦不再可能是當初人人奮力向上、辦公室政治特少的創業形態。
因此,對於那些不怕捱苦只求改變世界、嚮往 Startup精神及討厭跟「廢柴」共事的畢業生, Google能夠提供的條件和吸引力,絕對不及 Facebook。再者,加入 Facebook、 Twitter及 Foursquare這些未上市的公司,所得到的認股權,就可以在未來公司招股上市時,換成股票然後賣掉變成一個又一個百萬富翁。
除了加人工, Google還有甚麼方法防止人才被挖?最近讀施永青的專欄,他提及到,在公司內部推行自由跳槽制度,受到下屬的抗拒與質疑,這自然是來自施永青對無為而治的管治信念。
地產代理業競爭激烈,企業要有好成績,要設法留住優秀員工,才能長遠保得住競爭力,而自由跳槽制度,將工作崗位的選擇權交到員工手上,並由「市場」決定公司人力資源的分配,的確有助工作滿意度,從而留住優秀員工。無為而治跟 Google一直提倡的網絡自由,在心法上異曲同工,這道招式或可借來一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662

世說新經:《 The Daily》

1 : GS(14)@2010-11-27 18:24:4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705699

江湖盛傳, Steve Jobs已跟 Rupert Murdoch聯手一段日子,為的,是推出專為 iPad而設的報章《 The Daily》。傳聞若然屬實,這個組合,一個產品詭奇絕倫,一個獨步全球媒體,雖說在戰績上,他們都曾敗於 Google,若論實力還是堪稱天下無雙。
翌月 9日, Apple將推出 iOS 4.3版本。問題是,為了一個軟件更新而開記招,那不是 Apple的作風。大夥兒估計, Apple將同時宣佈「 App subscription」功能,讓用戶付費訂閱軟件,為期以日、月或年作單位。就像 iPad剛推出的時候,市場及媒體對《 The Daily》毀譽參半,以下為一些常見的評價:
歡樂今宵式的內容雖說 Murdoch有足夠財力,搞得像歡樂今宵,就會失去專注流於平庸。純情的 App Store向來有潔癖的 Steve Jobs,不會容忍以性作招徠的內容在 App Store流行。
單一 App難滿足所有需求

不懂互聯網強如 MySpace都可以給敗掉的 News Corp,就算有 Apple幫手亦不能辦好《 The Daily》。
新瓶舊酒沒有革新改新聞製作的流程,把內容搬字過紙移植到 iPad也不會成功。
其他的免費選擇需要不同類型的新聞資訊, App Store上早有大量其他免費 App,為甚麼要付費?
欠缺商業模式像《 Wired》那種賣 75萬本的雜誌在 App Store平均每月只賣出 3萬本。事實證明,能夠在 App Store賺錢的都是遊戲。
習慣自由瀏覽網上新聞的使用者,早已習慣在不同網站之間跳躍,很難以單一 App的內容便滿足所有需求。
據了解,《 The Daily》的管理團隊大部份來自媒體業的高管,並沒有印像哪位管理層有技術底子,始終 iPad App的產品定位不僅是一籃子資訊, App的使用經驗亦相當緊要,若然產品方面能夠得到 Apple的協助,的確是如虎添翼。
網上廣告委靡不振

批評別人是最容易的。自從互聯網泡沫爆破,網上廣告市場一直萎靡不振,直至近幾年才漸見起色。
對於很多有規模的網站,打從十年前開始就沒有商業模式,許多大網站紛紛結業,但這樣一來,卻把真正有心做的業者留了下來。如果試都不願試,還說甚麼回報?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807

世說新經:團購與軒哥

1 : GS(14)@2010-12-04 12:25:0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730845


中二生在學校派錢,豪擲四萬博同學叫他一聲「軒哥」,成了新聞人物。與此同時,另一個年紀稍大,三十出頭,在外國留學的港人楊聖武,其創辦的公司 ubuyibuy,被美國團購網站 Groupon收購,此消息卻甚少本地報章報道。要知道,此刻 Google正洽溝 Groupon,難得港人團購網被看上,風頭竟被軒哥蓋過。
ubuyibuy今年 4月推出, 10月達營運收支平衡, 12月便獲得 Groupon收購,其發展速度,不管在會員人數,還是營業數字方面都快得驚人。電子商貿的生意,香港以前不是沒有,例如拍賣網站及網上促銷,曾經參與過並投資巨額的大有人在。何解只得團購能起死回生?
團購網站的商品,重點除了「一群人團購」,還有「割價」。換言之,能夠大幅降價的產品或服務,才會選擇跟團購網合作。便利店罐裝汽水不會使用團購,超市日用品也不用割價促銷。但對於固定成本高、上客成本高而且很需要回頭客的公司,他們很樂意割價一次,將優惠當作宣傳,以便吸引顧客。
又是甚麼挑起 Google胃口? Groupon在全球 35國家超過 3300萬用戶,買下它, Google便能直接增強以消費習慣發廣告的命中率。試想像, InterContinental願意支付多少溢價,以確保其廣告能夠送到訂講了其他酒店套票的 30萬位潛在顧客?
港人團購網被 Groupon收購

再者,若任由 Groupon坐大,最終也一定影響 Google廣告收入。
香港互聯網市場到底是細,根據楊聖武的說法,「香港有 700萬人,上網得 400萬人,而上網購物的比例只得 50%,全東南亞最低,加埋得 200萬人,真係好細。」然而, ubuyibuy早已選定策略,做唔了最快,就做最大、最有公信力的一個。結果,策略成功終為他們掙到 15萬的最大用戶群,以及被 Groupon瞧中,開業 8個月即被收購。
軒哥事件後,很多人批評「金錢價值教育不足」,更多人批評社會「上樑不正下樑歪」。個人認為,還是陶傑說得好,香港是一方面保護既得利益壟斷,一方面又不鼓勵創新務實,全民嚮往學習財技炒賣,在此等畸形社會底下成長,豈能不是一個個模範二世祖?想自己下一代走楊聖武的路?倒也不難,學習特區的高官們,盡快將子女送往外國留學吧!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892

世說新經:偶遇 Chrome OS開發成員

1 : GS(14)@2010-12-11 16:01:0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754837

Google高姿態推出 Chrome作業系統的手提電腦,正面挑戰微軟,其實已不是第一次。
半年前, Google不斷地推出宣傳片,不止一條,而是一系列,包括設計一連串古靈精怪的虛構實驗,旨在證明 Chrome比行雷閃電及音波還要快,是地上最快的互聯網瀏覽器。
Chrome以快作賣點

其實類似的「生有限,活無限,以速度突破生命」的意念,香港人一早於某家網絡商的廣告見識過,而那家公司,亦早已從蚊型網絡商,搖身一變,成為可與電訊盈科比肩的大網絡商。證明喜歡以成敗論英雄的港人,心底裏其實對「快過你」優越感挺受落。逐漸地,捨 IE及 Firefox而投身 Chrome的人越來越多,多到足夠 Google自立門戶稱之為 Chrome OS。儘管,於香港這個小市場還是例外。
記得某次在東京的 Google活動上,旁邊坐着一位負責 Chrome OS項目的開發成員,他,也是香港人,但長駐北京,偶然去台北,懂得廣東話,就是很少回香港辦公室。誰都知道, Google香港甚少技術人員,就算有,都是經常來往北京台北,而不是長駐。我作為香港人,感到很遺憾。
大家年齡相若,很自然地聊起來。跟大部份「技術男」一樣,架上眼鏡的他,老成斯文,只是說到如何克服開機速度之類的開發難題時,他眼裏彷彿綻出光芒,站他身邊也感受得到,能夠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榮譽感,並體會到何以 Google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全球最頂尖的人材都嚮往加入這家公司。
「 Chrome OS和 Android,兩個都可裝在筆電,豈不是重叠了?」我好奇地問。「嗯,的確是,大約到年底就有分曉。」他大約是這樣回答。
當時 Android勢頭正勁(現在更勁),看他表情有點失落感,我以為年底將會宣佈, Chrome OS將停止開發。誰不知, Google竟然直接拋出一部 Chrome OS原型機。
網上流傳一段關於 Chrome圖示的笑話,話說兩年前,那時 Google還沒有推出 Chrome。
某天他們看見微軟視窗的圖示,對,就是那四片彩色的窗簾,頑皮的 Google出手把它蹂躪一番,擠壓成一團球,然後手攤開來,登登登凳,那團球竟然變成了今日的 Chrome圖示!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008

世說新經:香港沒有 Zuckerberg

1 : GS(14)@2010-12-18 16:38: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778961

被時代雜誌選為風雲人物後, Zuckerberg(朱克伯格)才開始成為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身邊的港女朋友都在談論他。
拒絕微軟 因毋須急售股份

Zuckerberg現年 26歲,大約 4年前,他 22歲的時候,微軟也曾主動接觸過他,當年微軟提出要在早上 8時會面的要求, Zuckerberg竟推說自己起不了床,那時全世界以為他自以為是,認定他是個驕傲的年輕人。現在看來,其實是 Zuckerberg太清楚 Facebook的實力根本未完全發揮,既然升勢依然強勁,實在無需要急於出售股份。
記得看過關於 Zuckerberg管理公司的資料,說他的管理學啟蒙老師是 Peter Drucker。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 Peter Drucker,曾經提出的管理者第一大規條是懂得問「需要做甚麼」,而不是「我想做甚麼」。有趣的是,有一句出自 Zuckerberg的名言,偏偏與他這位管理學老師的理念有點違背,那就是「 If you just work on stuff that you like and you’ re passionate about, you don’ t have to have a master plan with how things will play out.」(做一件自己喜歡甚至充滿熱情的事,並不需要為事情發展作太多的準備)
隨着 Facebook和許多美國 Web Startup的發展,矽谷近年彷彿出現了另一次科網熱。直至最近,就連香港的數碼港都宣佈推出 1億元的基金計劃。不過,思哲奉勸有志 Web Startup的年輕人不要相信官僚的把戲,重點不是數碼港或創新科技署的資金多與少,而是那種缺乏市場驗證的資金,極其量只可作充飢之用,而不足以令人脫胎換骨。
港 Web Startup文化不完善

再加上香港的地利位置的先天不足,本地也沒有的一套完善的 Startup文化及生態圈,要知道,在美國搞 Startup,即使失敗了一次,亦有大量的同類公司或同類型的工作機會,讓創辦人可以韜光養誨一段日子,待他日再東山再起。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